APP下载

让课堂插上多彩的翅膀——谈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4-08-15张新刚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师

张新刚,杨 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各种电教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已经相继进入了课堂,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了“无纸化”办公,靠“一支粉笔一把尺,一块黑板一本书”包打天下的教学方式渐渐成为历史。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它的大信息量和生动形象的表现力促进了教学手段、方法、内容的重大变革,进一步加快了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如同给课堂插上了多彩的翅膀,推动了理想高效课堂的建设进程。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信息技术在优化课堂教学方面的例子。

一、知识导入艺术化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良好的导入可以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饱含趣味地投入到当堂课的学习与探究过程之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机地将声音、形象或情境生动呈现出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特别是艺术化情境导入,扣人心弦,激发想象,可以使人迅速入情入境,进而唤起或强化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理想的求知状态,便于学生在无意注意之中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讲授“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时,用幻灯片出示了一个故事,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是一个有名的瘦子,一天,他碰到一个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取笑萧伯纳:“一见到你,我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听后反唇相讥:“一见到你,我就找到了世界上闹饥荒的原因。”同学们一听就笑了,课堂上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此时讲道:“从表面上看,这个故事是萧伯纳讥讽资本家的肥胖,而从实质上分析该故事则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是造成劳动人民贫困的根源。那么,资本家是怎样剥削的呢?本节课就将揭示这个秘密。”,使学生在欢笑中开始了本课的学习。

调动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基础。艺术是以情感人的,精心设计课堂导入,使之具备艺术属性,可以巧妙地将学生领进学科的大门。而且艺术本身独有的审美张力会给人以长久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足以击碎门外的踯躅与徘徊,催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极大的信息含量、迅速便捷的提取运用功能、直观生动形象的呈现能力大大方便了课堂艺术化导入方式,到位地运用艺术化课堂导入,便于课程一开始就捕捉住听课人的注意力与兴趣点,使其全神贯注地进入到课堂接下来的环节中。

二、认识感知形象化

学生学习课程中,简洁的课本插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多面感知教材内容的需要。中学生新奇感、求知欲较强,挖掘课程文本背后蕴含的深刻内涵也需要诸多凭借,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满足学生可贵的求知愿望。许多课本知识抽象、距离生活远、不直观,学生仅仅凭借想象难以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对比认知是学习过程中常常用到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具体而又全面地整体区别感知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但是运用传统教学法就显得简单又笨拙,缺乏灵动性。

这些恰恰为现代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优越性所弥补。特别是课改条件下,教师要做到精讲,学生要满足多练的需要,那么教师所讲就要既精当又要明白易懂,就像武术中的点穴功一样,要做到一击中要害,一点定乾坤。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巧妙地将重点难点内容变抽象为具体,利用简短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顺利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地克服宏观、微观、时间、空间、动态、静态的限制,将抽象的知识、冗杂的过程形象生动、直观简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受认知所学,取得令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育教学效果。

如在讲授“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时,通过多媒体出示了一组相关的图片,先让学生分析说明其含义,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本人是否有类似的不健康心理及其对自己造成的危害。最后,再将其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相联系进行归纳总结。又如在讲“开拓进取的品质来源于浓厚的兴趣”和“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内容时,两次运用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古道尔“爬在鸡窝里观察母鸡下蛋”和“与黑猩猩一起生活”的动画图片,使学生在趣味横生中,真正懂得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

时下几成盛行之势的“微课程”,虽然刚刚发端,却备受一线教师青睐。其实“微课程”本身就是信息技术的随机技巧产物,它就像是一个小品、一篇微型小说,将最紧要的关键点浓缩进去做成视频,短小精悍,易作易用。

三、问题呈现巧妙化

学会学习、主动探究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关键词。现代认知心理学派“多元智力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被阐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师生角色应当重新定位,教学过程更应受到注重与研究,需要将着重点转移到研究学生的学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在讲述“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片《神州吟》第四集《漫长的跑道》片段,使学生看到了新中国40年来的成就;然后看第五集 《不平衡的舞台》片段,使学生看到了广大山区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在学生看完录像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多媒体课件走进思想政治课课堂,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翔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课堂中问题呈现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点,清晰、醒目是最基本的标准定位。即便是如此,其呈现时机、呈现方式、过程配合、结果评判等也需要充分考虑,教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拿捏到位,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现代信息技术介入课堂,其问题呈现可以嵌在丰富的铺垫之上,也可以凸显于具体情境之中,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之时,有机地将声、色、光、影结合起来,全面激发学生的情智因素,全身心地进入到探究学习过程之中,因此也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反馈讨论灵活化、及时化

信息化条件下,课堂上的反馈讨论变得生动活泼,尤其是微课程的介入,可以充分满足各个层次同学学习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直至弄懂搞清。

从另一层意思来说,反馈探讨还可以延伸到课外,网上看课件、网上留言等不受时间限制。而且可以突破时间、地域限制,与相同层次、不同层次的同学或不同学校的教师探讨同一个问题,学习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信息来源一下子开阔得尽心如意。

这种反馈探讨,可以用信息化技术记录下来,实现整个过程的研究资源,供教师或教师群体作为课例加以探讨,这是传统教学条件下反馈探讨环节所无法企及的。计算机反馈系统灵活便捷,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方案,优化教育教学程序;学生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细致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分析学习得失,及时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目标。

五、尝试运用快捷化

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资源丰富、获取信息方便快捷,且可生动直观地展示原来无法直接展示的东西。能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为其实现探索和发现知识创造有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得力助手。应用程序与反馈系统的高度配合,使应用尝试环节的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人手一机的情况下,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尝试运用的积极性与趣味性,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甚至自我创造新的知识。

六、课外延伸广阔化

网络天地,海阔天空。信息化教学可以将课堂内容延伸至无限广阔的知识领域,让学生领略无与伦比的信息魅力。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个课题,只要你善于挖掘,都有一个独具一格的广阔天地。关键是课堂上我们所提供的应该包含既有原则性的方法策略,又有精到的方向指标,这样学生在获取探究快乐的同时,不仅赢得了学科知识还得到了“渔猎知识”的方法,这才是更为重要的。当然,学科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与配合是必需的。

信息化课堂带给我们的必然是课堂结构的改变。使之走向更优化,使之更加切合于我们的教、更加适于学生的学,获得教与学质量的双赢;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力求实现开放式教学、交互式个别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性有效地学习;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要善于导,深入全面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教育传播媒体,进行系统化教学设计,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组合,推进理想课堂建设,促使教学高效,培养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这是我们教师的使命。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