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视角下提升新市民社区认同的策略研究
2014-08-15崔凤生
崔凤生
崔凤生/吉林建筑大学文法学院讲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在读博士(吉林长春130118)。
社区认同是居民对社区的一种特殊情感,是指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民众,基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在相互沟通、相互交往、互帮互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心理上的依恋和归属。[1]它是社区成员共同信仰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群体内凝聚力的价值基础,是个体对作为群体范畴的社区感受到某种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以此形成处理个人与社区关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正如西蒙所言,一个人在对某个问题做评价时,如果是以这个问题给群体造成的后果为依据,那么就说这个人对那个特定的群体具有认同感了。[2]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党和政府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度思考,社区和社区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和决策层的关注,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后,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思路逐渐清晰,有关城镇化建设的观点不断深化。李克强总理指出,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的一个基本战略和较长时期内政府工作的重点,城镇化建设的好坏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和国际战略的调整。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而城镇化建设必然伴随城市空间在地域上的扩张。因土地被征用而在户籍上由“村”转“居”的新市民正是与此伴生的群体,他们在生产关系上是失地农民,在工作方式上是农民工,多数生活在城乡接合部,大都面临着从乡土性向现代性转换的困境:“一方面传统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而走向消退,另一方面新的价值元素不断融入但现代性尚不可得,成为新居民的农民体验着身份变动带来的焦虑和新角色适应引致的恐慌。”[3]
为此,国家需要在推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统一的基础上,有序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那么,这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农村转移人口该如何融入城市,如何在心理和行为方式上对社区产生认同就成为政府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学界讨论的热点。
一、社会支持理论对社区认同观点的解析
近年来学界倾向于从社会支持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这个问题。社会支持是当代社会科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最初作为心理学方法用于探测生活压力对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支持被作为专业概念由Cassel(1976)和Cobb(1976)在精神病学文献中提出,之后,很多著名学者将其作为一门科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日益成为社会科学具有非常地位和影响力的分支学科。通常来说,社会支持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父母、亲友、朋友等给予个体的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的系统[4]。这种支持可以包括两类:一类是客观实际的支持,比如物质上的援助和直接服务;另一类是主观体验或情绪上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上感受到被尊重、被支持和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5]。尤其是体验和情绪上的支持,能够直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和发展,在社会支持中起到基础性的独特功能。因此,适当的社会支持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从社会层面上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对于缓解社会压力、维持和谐稳定的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人们通过什么渠道才能获得社会支持?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既包括家庭亲友给予的精神或物质帮助,也涉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正式的社会支持主要有两种:一是来自公共部门,包括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二是由市场承担的社会保障计划和福利体系,如养老保障金和医疗保险等服务。但无论是来自政府和其他组织的社会支持,还是来自市场提供的社会保险都有“未及的地方或存在未能公平实施的情况”[6]。实际上,在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府、市场和社会都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在对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总有某些资源是政府不能直接管理或运营而市场又不愿意提供的,这就决定了在政府和市场之外第三种社会支持渠道——社会资本的存在。社会资本是“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7]。这种理论将个人置身于某种社会关系网络或社会结构中,研究个人如何通过这种网络来获取各种政治的、经济的信息和资源,以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
虽说这一理论明显地存在缺陷,如它只证明了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促进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但是不能自然而然地认定所有社会成员的财富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具体分析某一特定社会或国家的社区问题。
二、社会支持视角下新市民社区认同的策略选择
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社区认同是在社区成员以及社区组织之间互动形成的,并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8]由农村转移的新市民在社区认同方面存在某些天然性,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念的隔阂,造成新市民短期内很难适应城市的社区生活。为此,必须通过系统的培养和学习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以符合城市生活的基本规范和价值标准。本文从社会支持的视角出发,分析并归纳出提升新市民社区认同的若干策略。
(一)扶植建立新市民社区公益服务组织
新市民融入城市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重建社会支持系统的过程。新市民由于其特殊的角色定位——既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生产生活方式,又没有经过城市社区生活的洗练,无法获得归属需要的满足,甚至缺乏正常的人际沟通和交流,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疏离感和寂寞感,极端情况下导致心理压抑或者行为变异。尤其是脱离原有的生产之后,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如培训和机会),很难在城市找到合适的工作,这种因期望过高带来的心理落差会对新市民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加重其对政府和社区公益组织的不信任感。因此,积极扶植社区公益组织,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当前新市民工作的重心。但现实问题是,新市民社会团体组织发育既不完善又运作困难。由于当前社会团体注册管理的门槛较高,自下而上的新市民草根社团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来维持自身的运转和发展,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互信,难以充分发挥服务平台的作用。这一问题的解决急需在政策、资金、管理等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这既是政府的义务,也是新时期城市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尽快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9]这里所指的基本公共服务就是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受的服务。目前,我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在社会保障、公共设施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等方面有不同的标准,实际上造成了对农村人口利益的损害,其中就包括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新市民。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概念,在“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下,明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逐步缩小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因此,政府要出台符合实际的政策,让“新市民”感受到平等待遇:要将新市民培训工作列为重要议程,并在培训经费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要出台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对以往无法管理的问题补缺;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切实满足新市民需求,使之真正享受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消除新市民对城市的隔阂;帮助新市民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区生活,享受社区发展带来的便利,进一步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同和接纳。
(三)积极引导新市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
西方发展理论认为,理想的公民应当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是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公民意识最好的体现。以佩特曼和麦克佛森为代表的“参与型民主”理论,更是将参与视作公民社会自由发展的必然途径。在他们看来,通过参与带来的对集体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的、具有知识并能够对政府事务更敏锐兴趣的公民。”[10]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指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管理具有区域性、互助性和复杂性的特征,这就规定了社区管理在性质上是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具有自治性质。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若干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社区管理体制一方面要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吸收社区内各单位和居民参与决策和管理过程。尤其要鼓励和支持新市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审议和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大事项,并对社区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行使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职能。这种新市民的基层自治和社会管理机构,不仅能有效地促进新市民融入城市的速度,还可以增强新老市民之间的认同感。
(四)改进新市民社区教育培训模式
为了提高新市民融入新城市、新社区的能力,国家各级财政部门均已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用于新市民的多元化的培训,围绕劳动技能、继续教育进行宣传培训,并为新市民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方面的服务,提高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掌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从调查反馈的信息看,当前培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要,劳动主管部门自建培训机构,培训机构的可选择性差,存在冒领培训经费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与现行的职工培训管理机制是分不开的。因此,必须改变由政府指定培训部门全盘包办的培训机制,引入多元化的教育培训主体和机构,同时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供新市民选择。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价制度,对新市民社区教育的质量进行不定期的质量评估,以督促培训机构提升质量,切实提升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的技能。
社会支持系统重建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来自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其中就包括社区里的驻地高校。建立由高等院校主导的支持系统是多方力量比较认同的一条途径。发挥高等院校强大的教育职能和人才资源,加强学校与社区间的联系,从组织上保障二者的沟通,最终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中心辐射和社区教育专门机构自主办学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新市民社区教育未来必然的选择之一。
[1] 季伟.城市社区认同感的培育——对南通市崇川区学田街道的调查分析[J].社会工作,2008(9):49-50.
[2] (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杨砾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出版社,1988:185.
[3] 吴晓燕.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9-15.
[4] 全红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9-70.
[5] 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183-187.
[6] 卜长莉.社会资本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渠道[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
[7]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
[8] 吴晓燕.从文化建设到社区认同:村改居社区的治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9-15.
[9] 陈海威.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5):2-5.
[10] 佟德志.中国民主化模式的两个维度——基于政治文明理论框架的中外比较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