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院校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培养

2014-08-15凌响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导游体系院校

凌响超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消费能力不断加强,休闲旅游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体育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等大量的新兴旅游方式迅猛发展。

旅游院校是我国培养导游等旅游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近年来,随着游客自身品味和要求的不断提升和国家旅游市场环境的不断规范,对复合型体育旅游导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旅游院校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旅游和体育导游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相对的专业人才还比较匮乏,许多院校还没有开设专业的体育旅游,没有建立体育旅游基本的教学体系,没有开设与之配合的专业课程。除此之外,具有体育旅游实践经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人才也显得十分不足,这使得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受到制约,影响着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培养体系零散,综合性与灵活性不强。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而目前许多旅游院校针对体育导游人才的培养模式仍没有实现从点到面的突破,整个教育多针对一些导游基本理论、实践技巧、导游能力等。彼此之间缺乏联系,整个培养的系统性不强。另一方面,现代体育旅游导游对导游的文化修养、体育知识、体育活动参与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心理能力等众多要素都具有一定要求,而目前旅游院校的导游课程中并没有体现这些综合因素,教学的广度与深度仍需要大力加强。在教学的灵活性方面,导游教学的模式与方法较为局限,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都影响着体育导游人才的培养。

3.实践教学较为缺失。作为职业化特征很强的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体育导游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受教学资源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导游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仍然比较缺失。许多学校在导游教学中设置了过多的理论课程,或是利用假期为学生寻找一些实习或实践的机会,但是这些实践活动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和引导,不仅显得零散,也使得许多实践活动成为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严重影响着实践教学效果。

二、培养的机制与方法

1.建立并完善系统化的培养体系。高素质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首先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教学培养体系,通过体系架构挖掘当中的各个要素,并进行分配和调整。一般来说,这一培养体系的构建可以采用因素划分法,按照人员、设备、帮助系统等要素将教学体系划分,每一个因素之下再不断细化,在这一划分过程中设置各项教学计划和内容,并明确教学中的权责关系。通过不断的细化,也便于发现体系设置中的不足和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2.强化培养的灵活性与综合性。体育导游是一项灵活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职业,目前许多旅游院校的教学并没有体现体育导游与一般旅游导游的差异性和特异性,教学的灵活性与综合性都十分有限。在这一方面,首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体育导游的特点,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例如,在教学中除了导游专业核心课程之外,还应该同步开设体育运动、体育文化、各个体育旅游景点相关体育项目的玩法、注意事项等。通过这些途径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在导游工作中可以提供给游客更加专业和人性化的服务,这是体育旅游区别于普通旅游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引起教学的足够重视。

在设置综合性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凸显教学的灵活性,以体现体育导游的特点,也使得教学更加流畅,学生也更易于接受。例如,可以采用角色互换法,让师生交换角色,由学生自己准备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解。为了在课堂上有较好的表现,学生往往会进行充分的准备,查阅大量的资料,这对于学生自我拓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便于发现学生理解上的误区和感兴趣的教学内容,以便于调整教学安排,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而这样的形式也显得活泼,课堂气氛十分融洽活跃,便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又如,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法,由教师利用课外或者主题班会教学时间代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体育旅游宣传,旅游知识宣传普及等主题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大量接触社会各界人员,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自身的表达能力,讲解水平,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等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而这些对于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

除此之外,网络辅助系统对复合型导游人才的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旅游院校可以依托校园网络建立导游人才网络辅助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利用在线交流、留言系统、邮件等多种形式进行高效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定期发布教学计划和配套的教学资源,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如此,借助于CAI系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体育旅游的相关视频资源,组织学生探讨视频中的导游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哪些地方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如果我是这名导游我会如何处理?这些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3.加强实践教学。在这一方面,首先应该调整教学内容的组成,大力削减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开发与构建。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从教学人才和实践教学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要丰富旅游院校的教学人才,应结合旅游院校职业化、实践化的特点,聘请一线体育导游人员或者离退休导游人员,这些人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给予旅游院校的体育导游培养注入最实际最直接的力量,同时也避免了高薪聘请专家、教授、学者等,可以将资金整合用于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

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在旅游院校建立旅游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包括导游在内的各个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在实践教学基地中,可以让学生,教师扮演游客、导游等各类角色,设置各种场景,让学生在各类模拟的场景中进行实践教学。除此之外,要定期组织学生到周围的一些体育旅游景点进行实践演练,让学生轮流担任导游分队组织体育旅游,全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实施,之后再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讨论。对于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采用多所院校共建共享的模式,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可以提升实践基地的使用效率。

体育导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与当下旅游形式多样化,多元化发展相适应的。旅游院校对高素质复合型体育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立足于旅游院校本身和体育导游的特点,完善教学体系,拓展教学形式。在这一领域,虽然我们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但只要积极探索和实践,一定可以推动高素质复合型体育导游人才的培养迈上更高的发展平台。

[1]程远.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连玉明.导游方法与策略[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3]赵宝华.导游教学新模式的探讨[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4]张必隐.体育旅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导游体系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网约导游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英语导游资格考试”目标引领下的“导游英语”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