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创新分析
2014-08-15王景茹
王景茹
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是速度滑冰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弯道技术是提高速度滑冰运动成绩的重要环节,对速度滑冰有着积极的意义[1]。因此,训练员的训练及科学试验都是围绕着短距离速度滑冰来进行的,对于意外项目的研究、借鉴及应用方向较少。短距离速度滑冰的成败不仅仅与技术有关,也与场地、服装、体能、技术及用具有关。训练员应以培训短距离速度滑冰技术为核心,在加强对外界因素管理的情况下进行深入探讨。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的创新也成了现今技术员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中易发生的问题
速度滑冰,即用冰刀为工具,在规定的距离内以竞技的方式来完成终点实现的一种竞技运动。其中弯道滑行技术尤为重要,弯道技术作为整个技术中重要的环节,最容易发生问题,尤其是在短距离竞技中。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中易发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心点。重心点不稳、不准是短距离滑冰运动员的大忌,也是最容易发生的失误。造成重心不稳的主要原因,一是滑行姿势不准确,即运动员往往在滑行时,由于肩部下压力度不断增大,上体前倾度加深,造成重心点偏低;二是训练的动作不到位,导致了臀部肌肉力量不足,无法对蹬冰的牵引、体重的变化进行支撑;三是跟腱肌柔韧性不足,导致了下弯角度有局限,无法正确把控重心的位置。
重心点不稳的后果,首先,膝关节前弓的角度过大,造成膝关节的承受压力高于正常值的2陪。其次,当腿部用力蹬冰时,会造成蹬冰的方向发生偏移,直接降低了过弯道的速度,间接降低了蹬冰的时效性。再次,离心力增大,造成滑行的后半段困难,对速度的掌控能力也逐渐变弱。因此,在弯道的滑行中应尽量放低上体,促使重心更为有效地跟上支撑脚的脚步,保持正确的滑行姿势,即冰刀要准确地落入到身体重心可控的范围之内,避免浮腿落刀时出现改变膝关节下弯角度而造成的后坐与前倾。可进行交叉跳跃等训练及背部负重的陆地训练。
2.浮腿落刀。浮腿落刀,是决定滑行方向的手段。冰刀着冰正确,不仅可以给运动员营造出最有利的蹬冰条件,还可以帮助运动员选择最合理的滑冰线路,实现滑行距离的最小化。浮腿落刀不准确的原因,一是反支撑,是由落刀超出身体重心的投影范围所导致的;二是裸关节力量不足;三是假支撑点,是由自身重心处理不当造成的;四是浮腿回收摆动过早,即浮腿的回收摆动早于支撑腿的蹬冰。
浮腿落刀不准确不但产生了较大的摩擦力,降低已获得的滑行速度,而且增加了运动员滑行的距离,增加了竞技时间。因此,浮腿落刀应遵循弯道技术的基本要求,即右脚内刃滑行,左脚外刃滑行。落刀点应尽量靠近重心投影处,避免左腿早着冰,并做加强裸关节力量的训练。
3.右腿蹬冰。右腿蹬冰是滑冰运动中最基础的部分。往往在滑冰时,对于右腿蹬冰的重心投影点把控不准确。右腿蹬冰不均衡的原因,一是右腿支撑体在交叉运动时没有起到支撑的作用,造成重心没有完全承接到右腿上;二是蹬冰发生晚,左腿结束交叉状态时,当左腿摆动至右腿的内侧时,右腿才开始蹬冰。
右腿蹬冰不准确会使左腿易疲劳,而且体重的交换不充分,透支运动员体力。因此,为实现蹬冰的整体效果,提高右腿蹬冰的能力是首要任务。浮腿冰刀应尽量靠近身体重心的投影点,适当减弱摆动的频率。可在陆地上进行右腿蹬伸的训练。
二、弯道技术速滑与短道速滑的对比
1.速滑姿态的差异。速滑运动员在进行弯道滑跑时,身体与冰面呈平行位置,然而由于蹬冰过程中下体蹲屈度的限制,导致腿部肌肉着力程度低,影响蹬冰效果,降低弯道滑跑速度。而短道速滑弯道滑跑过程中,运动员身体姿态较低,更为贴近冰面,膝盖、脚踝弯曲角度小,腿部较容易着力,因而蹬冰效率较高,滑跑速度更快。
2.蹬冰力度的差异。速滑运动员与短道速滑运动员由于平时训练的着重点不同,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跑时缺乏腿部肌肉蹬冰的爆发力。而短道速滑运动员由于短道弯道较多,弯道滑跑速度对总体成绩影响较大,平时训练过程中十分注重弯道滑跑肌肉爆发力训练,因而在弯道滑跑过程中,蹬冰效率较高并且弯道滑跑节奏掌握力较强,滑跑速度较快。
3.倾斜角度的差异。弯道滑跑过程中,运动员为克服离心力的影响需要身体向左倾斜一定的角度,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跑过程中,身体向左倾斜角度往往比速滑运动员更大,较大的向左倾斜角度能够避免运动员身体被离心力抛出,从而减少滑跑长度,变相提高运动员弯道滑跑速度。另一方面,运动员弯道滑跑向左倾斜角度越大,与冰面接触角度则越小,运动员腿部着力越强,蹬冰效率就越高,提高弯道蹬冰爆发力,从而提高滑跑速度。
三、短距离速滑运动员训练方法
1.身体素质训练。运动员除了进行冰面训练外,平时的身体素质训练也必不可少。身体素质训练不仅能够加强运动员肌肉力量,同时能够提高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这对速度滑冰运动有很重要的影响。身体素质训练分为专项技术训练、专项耐力训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三种。由于运动项目性质的差异,短道速滑运动员与速滑运动员相比,更加注重专项耐力以及脚踝关节肌肉力量训练,同时着重于运动员弯道滑跑技术的提高,因而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跑技术上往往强于速滑运动员。
2.冰上技巧训练。冰上训练过程中,速滑运动员直道训练较多,弯道训练则明显少于短道速滑运动员。而在起跑、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方面,速滑运动员与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差别较小。
3.速滑弯道训练。短道速滑运动员与速滑运动员都有各自的一套训练方式,然而就弯道滑跑技术训练而言,短道速滑技术训练明显优于速滑训练。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进行弯道训练时着重于实战滑跑技术以及腿部力量的控制训练。例如,在进行冰上训练过程中,通过障碍滑行训练、牵引带训练等手段,提高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腿部支撑能力,并以此提高运动员蹬冰的爆发力和向左倾斜角度,进而提高弯道滑跑速度。
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是以降低重心、有效地对弯道滑行的速度进行掌控、加强右腿蹬冰的能力来实现的,不仅仅可以降低膝关节、裸关节的受力状况,也可极大提高运动员对弯道倾倒角度的控制,实现运动员运动与各个关节肌肉群及做工肌肉群的力量,提高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及竞技意识、能力的发挥。
[1]南相华,邓雪峰,王达璐,展 鹏.短距离速度滑冰弯道技术训练的创新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2012(09).
[2]黄海,张微.浅析速度滑冰弯道技术及常见问题[J].黑河学院体育系,2012(01).
[3]梁林花,蒙猛.我国速度滑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国与韩国速度滑冰项目发展比较[J].冰雪运动,2010(32).
[4]李子龙,崔越莉.短道速滑弯道蹬冰原动肌分析及中医放松手段[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