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014-08-15寇晓燕
寇晓燕
(成都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等为支撑,以网络、即时通讯软件以及手机等为媒介,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媒体形态。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载体和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们在不经意间已从传统媒体时代步入了新媒体时代[1]。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个性化和社群化等特征,对于青少年受众极具吸引力。 目前,微博、微信、QQ、E-mail、手机、虚拟社区论坛、校园BBS等,已成为大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载体。有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媒介的使用偏好主要集中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而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使用程度明显偏低”[2]。这说明,新媒体技术已经深刻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并影响其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与方式,着力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媒体技术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以教师、课堂为中心,通过有形的、直接外显化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理论灌输。知识传输的单向性和教师话语的权威性是其最大特点。然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普及,对这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首先,新媒体交流的平等性与共享性导致教师话语权的削弱。在以往信息“单向传播”的时代,各类信息处于相对可控状态,教师通过占有较多的信息资源,掌控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权,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权威,获得学生的尊重,从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然而,在新媒体时代,交流是一个去中心化、颠覆权威的双向过程。“在新媒体的语境中,传统的‘你传我受’的方式被革命性地颠覆成为‘你传我传大家传,你受我受大家受’的双向乃至多向交互传播的方式。”[3]新媒体开放、平等、便捷的特点,使学生在获取信息时有了更广泛的自主性和可选择的空间。以新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实时交流平台,为乐于参与社会活动的青年学生提供了舞台,便于其表达自我、张扬个性。教育信息的可控性、单向性被打破,教师传统的绝对权威地位受到很大挑战,已经无法真正有效控制教育的“话语权”。由此,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膨胀,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再愿意简单被动地接受理论灌输,转而积极追求平等的对话权和参与权。
其次,信息获得多元化导致课堂教育质量下降。新媒体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态,以多元化的开放方式,实现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的交流。大学生可以从多方位、多渠道接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主动判断、选择和整合,改变了在课堂上单一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新媒体时代,不良信息的大量传播,已对高校显性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严峻的挑战。一些学生对课堂上教师灌输的“正能量”不屑一顾,却对网络上流传的各种不良信息深信不疑。这种情况往往造成教师在上课时“自说自话”,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
再次,新媒体的开放性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新媒体的发展确实在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受众,社会化媒体的普及迎来了“自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媒体,既能接收信息,又可以向外界发布与传播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碎片化、个性化和多元化,且产生了很强的“羊群效应”。开放的环境使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冲击。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特殊时期,信息的判断与辨别能力还有待提升,他们的价值选择在良莠不齐的碎片化的庞杂信息冲击下极有可能被误导。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可能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思想观念的影响。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契合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更新与延伸发展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着眼于在日常生活中施加影响,善于把理论教育延伸到个体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之中。新媒体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开放性、自主性特征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可以使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是内隐的、潜在的,它追求的是“潜移默化”和“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教育者依托弥散于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环境之中的各种教育载体,巧妙地把预定的教育意图蕴藏其中,通过无声的渗透与传递,激发起学生自我审视的内驱力,从而自觉矫正自己的价值观与言行,以符合社会主流价值标准。新媒体具有信息全天候覆盖的特征,几乎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教育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内容潜藏于各种信息和活动中,使隐性教育方式的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限定于课堂中,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封闭性[4]。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教育方式,它借助于丰富的载体将教育内容传递渗透给受教育者,使其在不经意间接受熏陶,从而有助于形成持久的情感体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时空上打破了传统的封闭模式,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生活化的教育形态。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灵活性相一致,这极大地拓展和延伸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维度。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尊重与凸显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自主性教育。它以隐蔽的暗含方式呈现教育内容,达成教育目的。这种教育方式明显淡化了受教育者的被动角色,使受教育者感受不到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的单向灌输与居高临下的训导,避免其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同时,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创设的环境氛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介入的意愿,使大学生从一个消极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一个积极的信息参与者。所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完全可以说是受教育者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过程[5]。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往往更注重平等性,这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膨胀,不再轻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单向灌输,而具有与教育者进行平等交流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新媒体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学生主体选择的特点,与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张扬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加强是相契合的,有助于其充分发挥“润物无声”的教育效应。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1.构建具有互动特点的主体性教育方式
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隐匿、平等、交互、开放、共享等优势,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构建具有互动特点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体性教育方式是一种以情感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这一教育方式符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与要求,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体性教育方式的本质是“互主体性”。一方面,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促使其主动为受教育者创设宽松、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强调尊重和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不再拥有不容置疑的“话语霸权”;受教育者也不再完全处于依赖和服从的地位,相反成为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和交流。在主体性教育情境中,教育者和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真诚、自由讨论式的“商谈关系”。整个教育过程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教育者的任务是进行积极对话和个性引导,营造和谐话语环境,促使受教育者消除抵触情绪,自愿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体性教育方式无疑是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的。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利用新媒体获取信息。构建主体性教育方式,加强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利用新媒体潜移默化地引导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主体性教育理念否定了施教者的单极主导,但并不意味着主张在教育活动中完全“放任自流”。
2.打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
新媒体环境具有无权威、去中心、崇尚自由的特点,受教育者对各种信息拥有自主选择权,并且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多向交流的方法。教育者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平台优势,拓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园网络,重视校园舆情引导,尤其要注意监测网络舆情的政治导向和思想动向。要主动为大学生的网络言论设置一定的“议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树立其在网络交流空间中的威望;发展评论员队伍,用正面话题来引导舆论的走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场。同时,教育者要善于运用新媒体通讯工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完善思想动态疏导系统。要利用新媒体擅长实时交流的技术特点,就青年学生关心的重大事件和切身问题,如社会热点、政治事件、职业选择、情感问题、心理健康等,在第一时间进行正面引导,主动做“羊群”中的领头羊。要建立校园短信服务平台、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传递最新的主流价值信息,传播“正能量”。目前,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都已经启用校园手机报,这些即时通讯平台的应用为拉近教育者与大学生的心灵距离提供了便利。
3.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美国学者德里本指出:“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中,来自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经验的东西,与教给他们的东西一样多。”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涉及思想政治、学术品德、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使青年学生产生荣誉感、信赖感和归属感。爱因斯坦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新媒体是青年学生最乐于接触的文化传播载体,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及交互性强等优势,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要对传统的话语体系进行创新,寻求更贴近当代学生生活的表达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新媒体的信息化、数字化及网络化通道,更具有生活化、时代化特色,更有创意和新意。
4.改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方式
当代大学生对于枯燥刻板的理论说教不感兴趣,甚至十分反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实现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新媒体技术强调影音、文字、信息的全面整合,追求视、听、动等多方位的体验,这使得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新媒体技术对时空限制的突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停留于单一层面的“现实的”有形时空,更转向“虚拟的”无形时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时空上进行无限延伸和拓展。同时,要采用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手段,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用图像、影音等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但能够有效地传播“正能量”,而且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互动性是新媒体独特的魅力所在,应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把新媒体当作日常性的教育平台。在课堂之外利用网络、博客、QQ、微信等载体,以渗透式、体验式、互动式等隐性方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思想动态,在平等的话语情境中与学生交流,及时对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与疏解,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实现教育目的。
[1]谢相勋,彭巧胤.试论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蒋晓丽,董子铭,曹漪那.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3]张志君,张婧莹.多重视阈多种力量多维创新——转型期本土新媒体资源配置的几个问题[J].现代传播,2008(2).
[4]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品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5]张铤.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