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功用为之彀”看功用主义的美学思想
2014-08-15陈静
陈 静
(三明学院 海峡动漫学院,福建 三明365004)
一、“以功用为之的彀”的功用美学思想——引自《韩非子·问辩第四十一》
原文: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夫砥砺杀矢而以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不可谓善射者,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逢蒙不能必中者,有常仪的也。故有常,则羿、逢蒙以五寸的为巧;无常,则以妄发之中秋毫为拙。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
译文:言行要以功用作为它的目的。磨快猎箭,用来无目的地乱射,箭头不曾不射中细小的东西,但是不能称为善于射箭的人,因为没有固定的靶子。设立直径五寸的箭靶,拉开十步的距离,不是羿和逢蒙不能一定射中,是因为有固定的靶子。所以有固定的靶子,羿和逢蒙射中五寸的靶子就算是技艺高的;没有固定的靶子,胡乱发射而射中微小的东西,仍然算是技艺差的。现在听取言论,观察行为,不把功用作为它的目的,言论虽然很明察、行为虽然很刚直,不过是胡发乱射的言论。
二、功用主义
(一)韩非子的功用主义美学思想
韩非对艺术的态度着眼于纯功利,他对于艺术作用的美学评价,完全建立在功利主义基础之上。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则故事是这样的:“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官。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这里说射稽的歌比癸“美”,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审美观念,而是从实用出发的功利主义审美观。癸歌时“行者止观,筑者不倦”,应该说他的歌是很有美的吸引力了。但在韩非看来,却远远不如唱起来“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的射稽之歌“美”,射稽之歌的“美”就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加强筑墙劳动者的强度。癸歌时只筑了四板,磓打下去土有五寸厚,射稽歌时却筑了八板,磓打下去只有二寸厚,筑的又快又坚。韩非把“歌”看作是加强劳动工效的一种手段,癸与射稽的歌的美与不美,完全在于它所产生的劳动工效如何,美的价值完全决定于它的直接的功利目的。
这显然不是对美所特有的价值的肯定,而恰恰是用极端狭隘的功利主义否定了美。所以韩非把实用、功利看作是决定事物价值的最根本的东西。韩非认为,一个事物如果只具有审美的、艺术的价值,而不具有实用、功利的价值,那它就是毫无意义的。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还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堂溪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厄,而无当,可以盛水乎?’昭侯曰:‘不可。’‘有瓦器而不漏,可以盛酒乎?’昭侯曰:‘可。’对曰:‘夫瓦器至贱也,不漏,可以盛酒。虽有千金之玉厄,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则人孰注浆哉?’”“玉厄”与“瓦器”孰美是显而易见的,但在韩非看来,如果“玉厄”底漏而不能盛酒,那就还不如一个“至贱”的“瓦器”。韩非明显地把实用置于审美之上。
韩非的美学思想除强调实用功利外,还十分重视美的“质”与“饰”。韩非所谓的“质”,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美;而“饰”则指人工的装饰。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事物的质地本来就是美的,那就不需要任何装饰,装饰是多余无用的;如果一个事物必须经过装饰才能成为美的,那就说明它原本就不美。韩非主张“好质而恶饰”,认为“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这种看法,同儒家所说的“文为质饰”、文与质相统一的观点是相对立的,他断定真正的美是不需要修饰的。
(二)功用主义的内涵
韩非强调实用,他说:“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者也。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韩非子首先提出的功用主义在以后的艺术美学方面有重大的作用。
首先功用主义(又称功利主义)是这样一种观点,它认为“行为正当与否完全要靠其结果的性质来判断。其余皆不重要。正当行为仅仅是那些能够引起最佳结果的行为”。一种结果是否最佳由这种结果所产生的功用或效用来衡量,衡量的范围是所有与行为相关的人。
(三)功用主义的特点
功用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在不同效用和不同人的效用之间进行质的区分,而只做量的对比。一条规则被适用,会对不同的人产生效用,这时我们不可以理所当然地认为某些人的效用就比另外一些人的效用重要。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衡量行为价值的一些伦理学说中最有影响的学说之一。这些学说通统被称为“目的论”,或者称为“效果论”。
(四)功用主义对形式主义的矫正
韩非子强调耕、战、法,要求美与艺术为富国强兵的基本国策服务,形成与儒、道两家大异其趣的功利主义美学思想。他以“功用”作为衡量美的价值标准,反对智巧,菲薄技艺,重质轻文,表现出否定美与艺术的倾向。他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褊狭的,但在反对美与艺术脱离生活、矫正形式主义文风等方面曾发挥过作用,是中国美学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三、形式主义
(一)形式主义的概念
形式主义是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一种思想方法,它也是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是文学、艺术或戏剧中专强调形式与技巧而不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它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而是形式决定内容,从而否定内容的意义,割裂形式与内容、艺术与现实的联系。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它的理论和创作实践都置内容于不顾,而把形式强调到一种绝对化的程度。赫尔巴特的形式主义美学认为其是一种强调美在线条、形体、色彩、声音、文字等组合关系中或艺术作品结构中的美学观。与美学中强调在于模仿或逼真再现自然物体之形态的自然主义相对立。美只能从形式来检验,即从构成美的个别因素和艺术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来检验。
(二)形式主义的特点
形式主义的主要特征是脱离现实生活,作品的内容空虚,表现形式怪诞、离奇。在表现形式上则因侧重点的不同,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如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都属于形式主义流派。
(三)形式主义的发展及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逐渐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从而出现一些所谓的形式美主义,例如康德曾指出“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无疑是形式。”康德强调的形式美使人们认识到过分强调模仿和再现会将注意力引向艺术品再现的事物而非艺术品本身,这样一来艺术品将失去它本身的价值。
王尔德也认为,现实的丑陋正在腐蚀和毒害艺术,“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并且是将生活和自然上升为理想的结果”。艺术要恢复美的声誉,就必须远离生活远离现实。“唯一美的事物,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并且,他提出一个颇富于挑战性的观念:艺术先于生活。这无疑是对现实主义所强调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一观念的彻底颠覆。在王尔德看来,生活对于艺术的摹仿,远远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模仿,因为生活中,形式之贫乏是非常惊人的,全靠艺术为生活提供一些美的形式。
(四)形式主义使艺术脱离生活
而现在的一些设计正逐步的走向单纯形式的误区,这些设计本身并没有什么内容和含义,只是一味的强调形式上的夸张表现,给人造成的一种视觉冲击,这些艺术作品形式怪诞离奇,脱离生活,是纯粹的为艺术而艺术。例如现在的大城市中出现的一些艺术雕塑,就只是倾向于艺术形式上的夸张表现,而并没有融入艺术本身的内容,更不用说是其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了。这些所谓的艺术品只是片刻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并不能长久带来一种深层次文化上的欣赏。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所谓的艺术品也只能跟那些被拆迁的腐朽建筑一样成为废墟与垃圾。因为这些艺术并没有源于生活融入生活,没有注入人们的情感,所以它们自不会深入人心。
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信息化、程式化、电脑化,社会越来越像一架精密的大机器,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有固定位置的小齿轮、小螺丝钉。20世纪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和交通、通讯的发展使整个人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空间的障碍被迅速地跨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共同居住在“地球村”上。现代出版业、新闻业、影视业的巨大发展,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人类历史上一个从未有过的大规模的国际间的文化传播时代已经开始,这便是所谓“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信息就是效益”,“效益就是目的”。高科技的发展还带来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和数码复制,从此不再有真实和原作,一切都成为类像和虚假。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最终使文化也成为机械复制的产品,而这些产品随后又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录像、录音、书籍、光盘、软盘等产品无穷复制,使我们失去了个性、风格乃至私人生活。一切都是类像,整个世界漂浮在表面上,没有了真实感。人们突然悲哀地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
(五)艺术应存在于生活
有一种说法是“艺术高于生活”,我倒以为,与其这样说不如说成“生活接近艺术”。特级厨师烹饪出来的菜肴,色香味俱全,是谓艺术。而普通家常菜端上家庭餐桌,满屋飘香,是谓生活。绘画中的劳作形象与农民的耕种是同源的,咏叹山水的歌赋与我们看到、感受到的自然风光也是同源的。由此看来,艺术是因为“美”的存在,才可能予人审美意识。那么,这个“美”从何而来?是从生活中来。我个人以为,艺术美高于生活美即可称为作品,而作品折射出的生活美比艺术美更富内涵,即是审美的自觉,就是享受。
艺术与生活是交互的,艺术与生活也是接近的。近几十年,西方的思想家以艺术作为批判现实生活的武器,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理想。他们批判现实生活中灵与肉、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美学作为艺术哲学则成为他们救赎世俗精神的一剂良药。在他们的笔下,艺术拥有颠覆性的力量,应当给日常生活“去世俗化”。这股思潮一诞生就传到了中国,并很快演变成为一种“精英意识”,遍地横流。艺术家正是在这股思潮涌动的背景之下,毫无顾忌地夸张他们所谓的个性,从而导致艺术和生活的严重分离,导致艺术作品极度缺失社会责任,导致艺术走向“贵族化”。最终,就像是地陷一般,芸芸众生面前出现了一道鸿沟: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之间不可逾越。世人在高喊“当代艺术看不懂”,但这丝毫不能阻挡大师们制造越来越贵族化的作品。更多概念性的东西拥挤在一部作品之中,原本应该表达的主题反被弱化甚至不见了。曲高,和者寡,这暗藏着“术业有专攻”的道理,理属正常。但若曲高,闻者寡赏者寡,这样的“高”就有故弄玄虚之嫌,就有故意同大众审美情趣别着走的意图。
脱离生活的艺术家是可悲的,他们未能揭开思想家华丽的语言外衣。究其实,艺术贵族化的根源不过是一种“精英意识”作祟罢了,是因为思想家拥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把自己认可的价值和理想强加给社会,凌驾于社会。
四、总结
这个世界从质朴到华美,这个城市从花香鸟语到钢筋水泥,这是我们感受到的生活变迁,也是文化的变迁。只是艺术孤立于生活的认识让我们丢失了审美的心态,而对变迁中的艺术漠然视之。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脱离生活的艺术没有生命,而脱离艺术的生活更是枯燥,只有将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才能给消费者带来高端生活品质的享受。
[1]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M].成都:巴蜀书社,1986.
[2]单世联.西方美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3]社卫.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传统[J].文艺研究,2003,(1).
[4]〔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