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脑中风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措施
2014-08-15邱云侠
邱云侠
(吉林省榆树市医院急诊科护理 吉林 榆树 130400)
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突发病,多数中风患者经过医院救治幸存,但出院后的患者常遗留一些感觉、运动、语言等障碍。所以,患者长期的康复治疗与护理极为重要。采取一种有效的好的治疗方法,加之护理恰当,就可以使患者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及工作能力。本文笔者依据多年的实际护理经验,谈谈脑中风患者后期康复治疗与护理得的点滴经验,与同行们共勉。
1 脑中风恢复期正确用药治疗
随着医疗条件完善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脑中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大大提高。摆在家属及医务人员面前的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防止二次中风”,即“如何做好患者康复期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最好能够及时接受治疗,尤其是对于恢复期的脑中风患者。脑中风患者在患病后一定要注意用药健康,脑中风患者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不过,服用这些成药有个原则,应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服用,根据病人体质情况有针对性的长期服用,必要时还要配合一些调补之品,如益气、滋阴、温阳、养血类成药或口服液,这样才有益疾病的治疗。
2 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
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这是家庭康复措施中的重要环节。对脑中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工作,脑中风患者家人适时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能够正视现实,鼓起勇气,积极进行补偿性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让患者明白通过治疗和锻炼后遗症可得到治疗,身体可以逐渐康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病人自信心。常用解释、鼓励、安慰等方法,使病人情绪乐观,同时要做好患者亲属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感受亲情的温暖。中风病人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躁。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按摩疗法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过程,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从而防止或减轻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患肢应处于功能位置,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防止关节挛缩。协助患者做好各项运动,操作患者肢体各关节方向的被动活,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轻肌肉痉挛。下注患者进行坐、站、走功能训练,提高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患者各系统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协助患者做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动作、大小便自理训练、洗澡、家务劳动及出外散步等,在训练中必须有人照顾。在生活中注意脑中风患者的饮食健康,饮食结构应调整为足量高蛋白、蔬菜水果、低糖低盐低脂肪。喂食时让患者取半坐位,将少量食物由患者健侧放入口中,以利下行。如患者吞咽反射障碍则以半流质饮食为宜,并防止呛咳。食后漱口避免食物残留在口腔。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糖为原则,如绿豆、小米、麦面、胡萝卜等;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者,最好多食白菜、黄瓜等蔬菜;便秘者宜食高纤维素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对于那些大小便不能自理或大小便遗床的患者。生活上离不开他人照顾,日常生活护理需安排一个舒适、安静、方便的休养环境,它可减轻久病者心身疲惫感,减少行动不便者的烦恼和沮丧。护士和家人与患者融洽相处、气氛和谐,并对患者多多进行开导是很好的心理支持。
3 小结
中老年脑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成功后,患者神志渐清,饮食稍进,痰火渐平,身体渐入恢复期,但多数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等后遗症:出院后患者仍须积极治疗,同时家属应有计划地做好患者康复护理工作,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多给予患者爱心和理解,最大限度第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防治抑郁症的发生;其次,监督患者每天坚持服药,确保降低脑出血复发率;做好患者患肢按摩,减轻或防止患者肌肉骨骼的废用性萎缩;再次,协助患者保持适当的运动,搞好科学饮食服务。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最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