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生丁用于轻中型高血压病的意义
2014-08-15陈泓宾
陈泓宾
(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人民医院门急诊科 云南 昭通 657400)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对其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药物较多,潘生丁作为一种降压药在临床广泛使用,[1]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使用潘生丁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其降压作用,此次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于2010年1月到2012年1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0年1月到2012年2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轻、中度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2例,女性38例;年龄在48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3.4)岁;患者的高血压病史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4年,平均时间为(22.4±2.8)个月。按照服药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经体检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排除曾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心率进行测查,另外还需对患者的血、尿常规、肌配、尿素氮、空腹血糖、甘油三酷、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进行测查。[2]频率方面,在进行治疗的前3天内,每日1次,之后每隔2天测查1次,使用用水银汞柱血压计对患者的坐位血压进行测定,需要注意的是血压测量的时间在上午8时-10时之间,且坐位血压每次都需测量3次,最后取患者3次测值的均值为患者的血压值,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值在仔细认真记录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对比分析。
1.2.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给潘生丁治疗前均需停止服用各种降压药物以及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按照服药量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潘生丁进行治疗,其中A组患者每次服用25mg、B组患者每次服用50mg、C组患者每次服用75mg,所有患者均需每日3次服药,每周2次在同一时间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则28天为一个疗程无需停药。在治疗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其他症状或是不适要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3]
1.3 疗效评定:对于治疗疗效的评定按照心血管流行病学的相关标准。[4]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舒张压下降为或是在1.33kPa以上,同时降到正常水平或是下降超过2.67kPa;有效:舒张压下降在1.33kPa以下,但是血压水平已经下降到正常或是下降水平在1.33kPa-2.67kPa之间,或是收缩压下降或在4.00kPa以上;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下降水平均没有符合上述标准,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对于收集到的资料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降压效果比较:A组患者中显效5例(16.7%),有效4例(13.3%),总有效率为30.0%;B组患者中显效7例(23.3%),有效12例(40.0%),总有效率为63.3%;C组患者中显效9例(30.3%),有效11例(36.7%),总有效率为66.7%。经比较我们可以看出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组及C组,且降压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服用不同剂量潘生丁进行治疗的3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其血、尿常规、肌配、尿素氮、空腹血糖、甘油三酷、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均没有明显变化。
2.2 心电图方面:经心电图检查显示,90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治疗前心电图有轻微缺血性ST-T改变,未达到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经过治疗之后20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好转率达到了80.0%。
2.3 不良反应方面:C组30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头胀、头痛的临床反应,且其中有2例患者同时合并有恶心的症状,但是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治疗过程中并未停药,根据患者的情况嘱其饭后服药后不良症状自行消失。另外还有1例患者心率稍有增快,每分钟平均增加2-3次,但是其没有感觉到有不适症状出现。
2.4 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通过用药治疗之后,因为潘生丁用作抗血小板凝集药,防治血栓形成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用途,在脑部动脉硬化、全血黏度高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方面有显著的改善,有选择性地增加脑血流量,提高血液流动性,改善微循环和脑代谢的作用,对于防止心脑等血栓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3 讨论
潘生丁作为一种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其为一种血小板抑制剂及血管扩张剂,因为此药具有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同时能够促进动脉血管扩张,增强患者的侧支循环等作用,所以其在临床上的主要用于对于脑血栓、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等方面的疾病。有关文献报道潘生丁亦具有降压的作用,[5]报告降压治疗总有效率达84%,在临床上经常用来与降压药联合使用对高血压病进行治疗,但是潘生丁的降压效果如何在所阅文献中并没有统一确切的记录。美国第17届高血压学会报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在睡觉之前服用有较为明显的降压效果,[6]因此我们推断认为,因为潘生丁不但对于血小板聚集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而且又对于体循环阻力血管有明显扩张作用,所以分析其应有很好的临床降压效果。
本次对于90例轻中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显示,潘生丁治疗高血压具有可靠的效果。而且此次研究还显示,潘生丁的降压作用与其用量有量效相关关系,即所用剂量越大降压作用越明显,但是同时患者也有更多的机会出现不良反应,虽然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但仍需引起重视。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组及C组,且降压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每日3次,每次服用50mg时患者没有不良反应出现,而且也有较好的降压效果。潘生丁在对患者起到降压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心肌供血状况,本次研究中有25例患者经心电图显示有轻微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在经治疗之后20例患者心电图供血不足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潘生丁的降压作用与其用量有量效相关关系,即所用剂量越大降压作用越明显,潘生丁对于治疗轻、中型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同时没有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的患者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综合对比来说每日3次,每次服用50mg时患者的临床降压效果较好。但是因为条件的局限性,此次观察的例数较少,对于潘生丁治疗高血压的确切作用机理以及最适合的剂量,仍需不断的深入探讨。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9,8(1):94-105
[2] 上海第一医学院等医用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2):447
[3] 丁国林.潘生丁治疗高血压病25例初步观察[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10,6(1):88
[4] 王建国.睡前口服阿司匹林降压作用明显[N].中国医学论坛报,2011,06(7):A4
[5] 李虹.卡托普利加潘生丁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与血液流学变化观察[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8,17(3):527
[6] 王灿堂,林长兴.硝苯毗陡、潘生丁治疗高血压病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8(04):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