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分析
2014-08-15郑香玲
郑香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常见的胰腺炎疾病,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尤其是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容易对氧输送造成阻碍,导致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因此,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并加强临床护理很重要。本文就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治疗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26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6±5.2)岁;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疼、气促、腹胀及呼吸困难等,同时肺部有啰音;发病原因:单元性胰腺炎有28例,饮酒或者饮食过度15例,其他原因有7例;治疗方法:入院后给予禁止饮食、液体复苏及肠胃减压、水电解质纠正、抗感染等治疗措施,同时依据患者血糖监测结果,给予胰岛素进行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者,应及时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TPN。
1.2 护理方法
1.2.1 病情监测:呼吸频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患者氧合指数较为正常,但是呼吸频率已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浅且快速,将氧浓度提高后,症状未得到改善,且呼吸机出现疲劳,应及时告知医师,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血氧饱和度:通过对患者指端处血糖饱和度进行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组织是否存在缺氧状况,若患者在氧浓度为40%条件下,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或者出现持续性降低趋势,必须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2]。在监测过程中,不能在存在真菌感染指端上进行监测,并定期更换监测位置,以防止患者皮肤受压,血液灌注受阻,导致血氧饱和度指数出现误差。血气:在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前后15至30 min,应分别对患者血气监测1次,每天对患者血气监测1至2次,以为呼吸机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提高辅助通气效果,确保血气值正常。
1.2.2 心理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较为急促且复杂,患者容易出现腹胀、腹疼及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患者对呼吸机了解甚少,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甚至对临床治疗、护理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及时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主动向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知识,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2.3 导管护理:人工气道:情绪烦躁者,可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不仅能够提高辅助通气效果,同时使呼吸做功有所减少;掌握正确的气管插管方法,并对导管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导管出现折叠、牵拉、脱落等现象;对于气管切开者,需定期更换切口辅料,保证切口处清洁和干燥;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并定期更换导管;为了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痰液过于粘稠,将痰液有效排出,应对呼吸机进行持续性的加温湿化,并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给药,以将痰液稀释,利于痰液顺利排出。吸痰前后应该给予2至3 min的纯氧吸入,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动作要轻柔,吸痰时间在15s以内,保证将痰液吸出的同时,避免患者出现缺氧症状。胃管:通过胃管给药时,速度要慢,温度要适宜,并在给药后夹管1至2h,然后给予胃肠减压,对引流液体颜色、量及性质进行观察和记录,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2.4 营养支持:在急性发作期,给予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机体代谢功能得到改善。本研究患者均给予TPN,主要以脂肪乳和葡萄糖为主,并通过中心静脉进行供给,并控制要输液速度。当患者病情、肠胃功能均得到恢复后,可改为EN。但是肠内营养时,必须对患者耐受力进行充分考虑,并遵守循序渐进原则,以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肠内营养输液速度应从慢到快,并慢慢增加EN量,减少TPN量,最后过渡到全肠内营养。在输液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潴留、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若患者耐受力较差,应降低输液速度或者停止输液。
2 结果
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43例治愈,存活率为86%,平均住院时间为(16.8±6.1)d,7例死亡,死亡率为14%。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主要以呼吸困难和血氧分压降低为主,晚期则会出现呼吸窘迫或低氧血症[3]。临床研究表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有:肺泡细胞受损,肺泡表层的活性物合成受阻或者肺泡功能出现异常,引发肺水肿,肺功能气量降低,而分流增加,血流失调,最终出现低氧血症,且纠正难度较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内有大量积液,胃肠出现麻痹,而肠腔不断膨胀,膈肌被抬起,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缺氧症状不断加重。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疾病治疗基础上,给予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导管护理及营养支持等干预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治愈率为86%。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监测,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并及时给予辅助通气,能够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加强导管护理,能够减少呼吸机辅助通气而引发各种并发症,提高辅助通气效果;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及肠胃功能恢复。
总之,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治愈效果,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 王海霞.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8(31):76-77
[2] 苏小英,马桂芳.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2(04):56-57
[3] 金友红,徐雪琴.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8(1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