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

2014-08-15李冬梅

关键词:大学校园伦理校园文化

李冬梅

(东南大学 党委宣传部,江苏 南京210096)

任何文化形态都有其伦理学特质,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也不例外。那么,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学内核在哪里?在导引大学校园文化主体之时,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校园文化在向社会发散过程中,其伦理内核到底有何积极意义?要完成这一课题,必须从逻辑上解决一个问题:校园文化伦理内核的载体是什么?

毋庸置疑,大学校园文化的载体是大学生个体、师生群体以及大学这一整体。因此,探究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就必须借助于作为伦理个体的大学生、作为伦理群体的大学全体师生以及作为伦理整体的大学来进行。

人类文化学之父泰勒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1英语中“文化”culture是agriculture的词根,是“种植、培育”的意思。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理解,“文化”是人的实践活动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大学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是就校园文化活动而言,广义的校园文化则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多方面的内涵,是校园文化主体在长期的校园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具有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的意义。本文则主要从形而上的层面来探讨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

之所以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解读,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目前,关于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虽然也不少,但大多集中在对于校园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文化制度构建、校园环境建设、学生活动、作用发挥等内容的探讨上,从形而上的角度对其进行内涵解读的不多,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的则更少。

其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大学校园文化的生命指向和精神追求乃是真、善、美的价值归宿和知、情、意、行的道德融合,其伦理学特质不言而喻。无论是作为大学生个人的伦理个体,作为全体师生的伦理群体亦或是作为伦理整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对其而言,都有着深层次的伦理学内涵。

其三,大学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不仅局限于大学,成熟、优良、高质量的大学校园文化,必然会对社会文化的主体即社会成员、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大学校园文化进行解读,不仅可以剖析其深层内涵,打造高质量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可以深入探究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将校园文化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

讨论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是将其建立在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共同体这样的理论前提的基础之上。“学校作为一种履行特殊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的组织,其人文本性应当是一个大学作为一个教育共同体。”[2]而教育共同体又是一个伦理实体,“教育共同体是伦理性的结合,教育共同体是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体系,教育共同体内的基本关系是伦理性的关系。”[2]约翰·怀特指出:“受过教育的人从拓展的意义上考虑他的自身幸福,他把个人幸福推及他人,把幸福溶入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之中。这不同于把拥有知识作为受过教育的人之主要特征的观点,它把美德放到中心位置。受过教育的人是这样一种人:他倾向于某些行为方式而不倾向于另一些行为方式;他具有诸如审慎、关心个人利益等一般性的品质(也包括派生出的诸如勇气与克制等品质)。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考察,还应该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3]138这里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对伦理主体的德性指引。大学生、教师是大学校园的基本组成元素,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就是通过作为伦理个体的大学生、作为伦理群体的全体师生以及作为伦理整体的大学这三种载体得以展现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伦理个体、伦理群体、伦理整体的自我提升、气质凝炼、人文关怀等问题。

1.作为伦理个体的大学生

“如果从伦理道德的意义上诠释,生命的过程,在消极意义上是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由此显现出人的特点和人的尊严的过程;在积极意义上就是自我造就、自我提升,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4]因此,对于作为伦理个体的大学生而言,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强调学校对学生成长所肩负的“教育责任”,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为旨归。其功能在于导引作为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的存在状态与人生追求,使其符合人性价值与自我造就、自我提升的目的。

其一,引导大学生这一伦理个体学习和实践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并实现德性内化。

对于伦理个体而言,价值观作为深层信念、判断是非的标准以及行动遵循的准则而存在,是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于一体的道德教育与规范功能。黑格尔指出:“教育的绝对规定就是解放以及达到更高解放的工作。这就是说,教育是推移到伦理的无限主观的实体性的绝对交叉点,这种伦理的实体性不再是直接的、自然的,而是精神的,同时也是提高到普遍性的形态的。”[5]202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伦理特性就在于为大学生提供价值导向与行为规范,从精神上导引伦理个体的价值追求与道德选择,接受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实现德性内化,即“一个人越是受过教育,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就越少出现某种仅仅是他特有的东西、因而某种偶然的东西”[6]69。

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对伦理个体的普世价值观引导,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积淀,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凝结,更是民族发展和延续的精神支柱,这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是必须接受的洗礼。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针对伦理个体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无疑是对个人价值和个人道德选择的普世要求,与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仁爱德义不谋而合。三是大学自身的校风、校训、校歌等。不同的大学拥有不同的发展脉络,校风、校训、校歌等不仅反映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更含蕴着大学的价值理想、历史底蕴、大学精神,凸显着其异于其他大学的精神风貌。

其二,引导大学生这一伦理个体实现自由完美的人格塑造。

西方现代教育家艾德勒指出:“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传统上作为美德分析的东西。”[7]234伦理个体的道德提升、人生旨趣,除了外在的科学引导,源于主体自身主观上的自我塑造、自我造就、道德历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还在于引导大学生在对各种价值标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实现自我的德性追寻与伦理诉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真、善、美的价值引导。大学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含蕴着对真、善、美之伦理准则的努力回归。在校园文化之伦理内核的作用下,作为伦理个体的大学生能够自觉完成伦理人性、道德人格的主体构建,能够孜孜于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价值观照。二是大学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伦理关怀。大学阶段,青年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觉醒、个性张扬、价值观渐趋成熟发展的阶段,他们思维活跃、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实践,是大学生们作为伦理个体的主动选择和满足自我需要的伦理诉求,也体现了大学校园伦理群体及文化环境对伦理个体的认可、接纳和尊重。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在为其提供最基本的价值观引导的同时,还必须给予他们自我烛照的关怀,允许他们基于自己的判断,发挥他们自身的话语权与话语能力,在学习与实践中做出符合伦理个体自身特点与需求的价值选择,这有利于培养审美情趣健康、道德感知良好、人生价值观科学、个性鲜活的新时代大学生。

2.作为伦理群体的全体师生

大学校园中所谓的伦理群体,是指全体师生而言。毋庸置疑,大学校园中的全体师生是一个无法分割的亲密的伦理群体。尽管这一伦理群体的结合在时间上具有相对的短暂性,但由于受到校园文化长期的浸染与熏陶,特别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传承,这一伦理群体所内蕴的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不仅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而且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

其一,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这一伦理群体多年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的成果积淀。

在大学中,学生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载体,教师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其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发扬光大者。校园文化,作为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形态,是大学师生这一伦理群体在长期的校园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是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建设如校园内的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环境布置取舍等,还是制度文化的建设如校园内的规章制度、规范条例的设立等,以及精神文化的建设如一所学校的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价值观念,亦或是行为文化,即全体师生体现的文化行为、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等,都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为旨归,更是伦理群体多年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的成果积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伦理群体在对历史与当代文化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还会不断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体现时代特点和展示自身新诉求的新鲜元素,自觉摒弃校园文化中不合时宜的内容,在使校园文化保鲜、不断提高品位和层次的同时,也使校园文化更能充分体现当代师生的价值取向与伦理追求。

其二,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衡量自我道德水平与人生追求的伦理准则与价值坐标。

校园文化的伦理价值在于它是文明延续、发展与完善的教育实践形式。由于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辈一辈高校师生的伦理追求与价值取向,因此,当代的高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具有着高度的认同性。“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现实统一,人的三重性是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往中不断生成的,这种生成既有其内在的自然结构基础,更与其所处的具体环境密切相关,它们是人在与他者的差异—同一关系中结构、发展起来的。”[8]由于人是三重属性相统一的存在物,作为伦理个体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校园文化发挥其教育引导和伦理化育功能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会自觉地对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进行吸收与内化,在伦理群体的价值观向个体伦理的转化中,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追求成为全体师生自觉遵循的共同伦理准则,校园文化所含蕴的校园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社会魅力等则会直接内化为伦理群体每一个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伦理个体也会自觉地将学校的校风、校训、大学精神、文化品格等作为衡量自我德性水平、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的伦理准则与价值坐标。

3.作为伦理整体的大学

这里所言的伦理整体是就“大学”本身而言的。将大学定义为伦理整体源于对拜尔德·克利考特之伦理整体主义的思考。克利考特的伦理整体主义以“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为理论渊源。大地伦理依据生态学的整体性观点,确立了新的伦理价值尺度,以共同体的完整性、稳定和美丽为基本道德原则的思想内涵。而伦理整体主义亦超越了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超越了以生物个体的权利为核心思想的动物解放或权利论,颠覆了长期以来被人类普遍认同的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是一种主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论。高等学府——“大学”——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无疑也是作为伦理整体而存在。这一伦理整体所具有的精神、气质与价值原则,不仅具有完整性、稳定性、长久性,其独特的魅力更是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的区别所在。

其一,伦理整体的独特氛围与精神气质来源于校园文化。

一所大学之所以不同于另一所大学,究其原因,除了学科设置的不同外,校园文化赋予伦理整体的独特的校园氛围与精神气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是这种鲜明的特性,使大学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化和思想在一代一代大学人的选择与积累下,不断地碰撞、弹回、震碎、融合、重生、定型;不同的大学,基于各自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办学风格,亦会形成不同的个性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些思想和独特的经历,会逐渐积淀成一笔珍贵的智慧和财富——大学校园文化,并进而凝聚和内化为大学这一伦理整体稳定而恒久的气质与氛围。因此,每一所大学都有其独具的气质和魅力,选择了一所大学,就是选择了一种校园文化,也就是选择了一种气质、接受了一种熏陶,而伦理整体的这种气质往往会渗入每一个伦理个体的生命,影响伦理个体的一生。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财富。他就成为一个固有文化资本的继承者。”[9]3-6

其二,伦理整体的稳定源于大学校园文化之伦理秩序的完整与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大学形象以及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伦理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伦理群体在思想上、情感上、观念上、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亦来源于校园文化对大学校园伦理秩序多年的精心维护与持续发展。在校园文化之伦理秩序的作用下,不符合伦理整体环境氛围要求的心理和行为会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伦理群体和伦理个体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亦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因此,优良的校风、校训、办学理念、治校风格,厚重、内涵深刻、富涵人文气息的校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开放、包容、创新的大学精神、文化品格,无一不是校园文化之伦理内核的重要内容,也无一不是大学这一伦理整体得以稳定持续发展的必备因素。利奥波德指出:“当一切事情趋向于保持生物群落的完整、稳定和美丽时,它就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10]在大学的发展进程中,校园文化这一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颇具形而上学意义的精神文明成果,承载着的正是保持伦理整体完整、稳定和美丽的职责。

大学校园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成熟、优良的校园文化会产生巨大的辐射功能与人文关怀,极具感染力。作为一个高度专门化和密集化的学术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组织,大学这一伦理整体不仅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其独有的文化形态——大学校园文化——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以及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伦理内核更凸显在示范社会成员德性发展、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传承丰富民族文化精神等各个方面。

其一,浸润伦理个体为社会成员德性发展作出表率。

校园文化所倡导的校风、校训、校纪、校规等来自于全体师生这一伦理群体多年的共同创造,它对校园内的每一个伦理个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都具有约束、规范和导引的作用,每一个伦理个体也都深刻认同并自觉遵守。当然,校园文化的这一导引、约束和规范不仅仅是来源于校园内各项制度的僵化管理与威严恫吓,更多的则是隐性的,即来自校园环境、精神氛围、文化底蕴等的氛围熏陶,来自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的制度熏陶以及来自道德规范、伦理追求、文化品格等的观念熏陶,这些对伦理个体而言都是无形的。校园文化的伦理内核就在于借助环境文化所彰显的氛围力量陶冶伦理主体的情操实现引领,借助制度文化规范伦理主体之言行举止实现引领,以及借助精神文化提升伦理主体的道德素养实现引领,并最终提升伦理主体的精神境界与价值诉求。当一种价值观被伦理群体广泛认可以后,就会凸显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心理制约力量,伦理主体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会自觉选择群体伦理的价值观与道德规范,在行动与心理上自觉受其约束与制衡,并使个体行为符合共同准则,从而产生良好的行为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当受到校园文化多年浸润的校园伦理主体走进社会以后,亦会将这一自我控制能力带入社会行为,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努力追求高品位、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其他成员的德性发展做出表率。

其二,辐射社会主流价值观健康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之所以能够辐射社会现实价值的发展,原因有二:其一,大学集中着大量的社会未来建设者和先进知识分子,由于他们关心事物的未来发展,其知识、精神的生产必然指向未知、未来领域,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前沿性,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其二,大学校园文化所特有的开放、包容、积极向上以及百家争鸣、引领前沿的思想文化氛围,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内含高品位的价值坐标与道德情操,指引伦理主体的人生价值取向,唤起伦理主体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诉求和心灵祈望,因此校园文化具有理想价值性。正是基于此,伦理个体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及人生观、价值观,伦理群体的价值坐标、精神取向与伦理准则,特别是伦理整体所凸显的独特气质与文化氛围等,都会成为社会现实价值以及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参照的典范。20世纪美国教育家、高等教育哲学理论的奠基人约翰·布鲁贝克认为,19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社会现实价值的发展具有多元性、短期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而大学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则由于是伦理群体多年价值追求与伦理诉求积淀的结果,不仅相对稳定、厚重,而且不易受制于短期狭隘功利主义的影响,它可以利用其尖锐的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面价值的泛滥,将其所倡导的价值坐标和伦理准则向社会发散,从而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推广。而且,这种导引作用是持久的,深层次的。

其三,丰富、创新、导引民族文化发展方向。

作为先进文化的输出地之一,大学校园是全社会的文化高地、道德高地和精神高地,大学校园文化为先进文化与文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照。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多年积淀的结果,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文化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更,不断补充体现时代特点的新鲜元素,才能成为民族继续发展和进步的促动力。大学校园中聚集着一大批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勇于追赶思想前沿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总是在追逐和引领最科学、最先进的文化精神以及各种新鲜的思潮和观念。大学校园文化通过吸收、消化、扬弃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创造出更加先进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并用其武装校园内的每一个伦理主体。这些诞生在大学校园的新思想、新观念还会通过师生和各种途径涌入社会,渗入民族文化,挑战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内容,从而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丰富和创新。在中国近百年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就曾经诞生了很多新思想新文化,这些新思想新文化进入社会以后,对各个时代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就不断向社会传播北大的精神、北大的理念,导引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领航者,正如陈独秀所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1]109可见,大学校园文化不仅承担着传播社会先进文化思想的功能,更在积极创造新的高品质的思想文化,并在以自身创造的先进文化影响、导引、丰富着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1] [英]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 樊浩.教育的伦理本性与伦理精神前提[J].教育研究,2001(1):20-25.

[3] [英]约翰·怀特.再论教育的目的[M].李永宏,等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樊浩.道德理性与生命智慧[J].人文杂志,1998(5):7-13.

[5]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 [德]黑格尔.哲学全书[M].杨祖陶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 [美]艾德勒.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 李培超.反杜林论的伦理思想探析[J].吉首大学学报,2010(6):1-9.

[9] [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0] 张冬烁,谢亚兰.克利考特伦理整体主义理论研究[J].世界哲学,2008(4):65-70.

[11]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伦理校园文化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