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后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探讨

2014-08-15刘仕芳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来球接发球发球

□ 刘仕芳(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1、引言

随着乒乓球新规则的实施,许多新的发球技术应运而生,这对接发球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对接发球技术要求变得更高。本文通过新规则实施后接发球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提高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基础上,使运动员进一步认识接发球技术的重要性,更好地去掌握接发球技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新规则实施后接发球技术发展的特征

2.1、接发球技术的重要性

接发球是乒乓球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挑、点、拨、拉、拧、攻,以及晃、撤、推、搓削、摆短等技术。接发球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极可能直接得分。反之水平较低,则会处在被动的状态。加之心理恐慌,将产生一系列的失误,最终导致失败。因此,提高接发球技术的能力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2.2、接发球技术越来越强调主动性和稳定性

当今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快速、凶狠、积极主动。前三板积极主动,先发制人不但体现在发球抢攻方面,在接发球方面也应抢先上手,力争主动。在激烈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应不断增强和提高接发球的主要技战术,其稳定性提高后,心理压力就会减弱,就能使各技术动作结合发挥更大的优势。在接发球上就可能取得主动权。

3、新规则实施后对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3.1、改用大球对接发球技术的影响

比赛用球直径比原来增加了2mm。以致球的表面积、质量也随之增加。由于球体的改变,球的体积和表面积的增大,球在运动时的空气摩擦增大,以及球的弹性降低等各种因素导致球的旋转和速度也下降。从技术方面分析,处理台内短球时应主要用挑打技术。主要针对侧身抢位和侧身抢攻进行练习,其次加强抢冲、挑打、接发球抢位技术训练,加强正手攻球的威力。

3.2、无遮挡发球对接发球的影响

无遮挡发球,就是发球员或者其双打同伴,以不会挡住接发球员视线为限,进行无遮挡的发球,无遮挡发球技术出现,也使接发球技术产生一系列的变化。球速减慢旋转弱致使来回球增多,从而吸引了更多乒乓球爱好者,为乒乓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4、新规则实施后有效提高接发球技术的方法

4.1、提高接发球技术的综合能力

准确的判断和观察对方发球的性能是接发球技术的关键环节,练习各种不同旋转、落点和速度的发球,掌握发球性能,并通过判断,摸清对手发球的旋转变化。学习观察优秀运动员的接发球技术,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性能球拍的接发球练习。利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4.2、加强乒乓球接发球创新技术能力

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对于同一种发球,我们可以运用不同接发球技术,增加对手接球的难度。如控制下旋球的常用技术是摆短。在平时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中,接发球不再是一个被动环节,要建立主动的接发球意识,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从而加强乒乓球的创新技术能力。

4.3、明确练习接发球的指导思想

在比赛过程中发球是对手无法干扰的,所以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加强对来球旋转、落点和技术的判断能力;注意整体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运动员应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在根据自己接发球技术的风格和特点上综合运用。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在比赛中争取主动权尤显重要,准确的判断来球且勿被其假动作所迷惑。在这个基础上,附用其它乒乓球来球的判断方法,对来球进行精确的判断。

4.4、提高接发球技术练习方法

在日常接发球的练习中,前三板是乒乓竞赛中的重要部分。应不断加强对前三板技术的练习,从而增加乒乓球的接发球能力。训练方式以单球或多球进行接发球练习,同时发球和接发球应结合进行练习,比赛对抗的方式进行也是不错的练习方法。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现今乒乓运动处在一种顶峰状态,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能全面、争抢激烈、衔接紧凑、攻防均衡,朝着凶、快、转、变的乒乓球倾向发展。只有加强乒乓球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乒乓球的技战术水平,才能让乒乓球运动保持长盛不衰。

5.2、建议

(1)新规则带来的变化,给乒乓球接发球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加强思想认识,时刻了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其内在规律,树立全新的作战思维模式,建立新的训练导向,使乒乓球各技术动作更为锲机,使之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创新。

(2)乒乓球接发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训练时,我们要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在训练时应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加强个性化训练。使接发球技术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形成独自的打法特点和技术风格。实现竞技能力的个性化。

[1]高纪明,张邵兴.对乒乓球比赛中接发球技术的统计分析[J].学园:教学科研,2011,10(20).

[2]迟培莉,王艳.第48届世乒赛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前三板技术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1).

[3]任亚峰,李涛.乒乓球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时空,2013,(6).

猜你喜欢

来球接发球发球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我国竞技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战术运动规律研究
青年球员的乒乓球接发球抢攻战术选择的研究
浅析排球接发球阵型思维演变
飞身阻挡
对瓦尔德内尔、张继科2/3右半台短球接发球的研究
第52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前3名选手接发球技术分析
正手攻球技术理论实践之研究
提高排球发球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对方来球旋转性质对拉弧圈球效果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