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竞技陀螺运动的技术训练
2014-08-15李怀攀黄可可李旻君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409000
□李怀攀 黄可可 李旻君(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 409000)
陀螺运动是一项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如彝族、壮族、瑶族、哈尼族、佤族中发展更为鼎盛。特别是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的陀螺技术发展走在世界的前列。陀螺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体育项目,据考古发现,陀螺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西方也有陀螺的考古发现,考古发现的陀螺实物和绘画亦必国内丰富,每一个时期陀螺的制作和玩法都不近相同。由于世界各地玩法不同,在称谓上也有差异,如称“抽陀螺”、“打陀螺”、“打地螺”、“抽地牛”等。特别是在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区开展的比较广泛,特别是云南代表队在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屡创佳绩。
1、陀螺运动的定义
陀螺运动主要分为放陀技术和攻陀技术。陀螺运动是一项两队在比赛场地上,从守方旋放陀螺开始,由攻方将自己的陀螺抛掷,击打守方陀螺,将守方陀螺击出比赛场区或比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区内旋转的时间更长的比赛项目。比赛只计攻方得分,以当场比赛的累计得分决定该场胜负,得分多的队为获胜队。
2、放陀技术
放陀技术主要是由缠陀、握陀、持陀、持鞭、预备姿势、掷陀、拉陀构成。在比赛中主要是防守,在比赛中应做到陀螺落点准、旋转平稳、旋转强度大。落点准确是放陀的重中之重,如若放到旋放区外,则被判定为死陀,旋转强度再大的陀螺也是无效的,旋转不稳和旋转强度小就很容易被对方陀螺击死或击出场外,以致对方得高分。放陀的技术动作:以左手放陀为例,右脚在前,左脚稍后,略与肩宽,两膝微屈,左手五指自然分开,持陀在腰部,右手持鞭杆,将陀螺引致左体侧位置,目视旋放区,大臂低于肩,大小臂约成90度,肘关节外翻,旋放时,后脚蹬地重心前移,同时转体两臂前伸,用手腕和手指将陀抛出,然后迅速有力地抽线。
2.1、放陀准确性分析
规则规定,放陀落在旋放区外或落地后旋出旋放区外为死陀。由此可见,放陀落点准确的重要性,落点不准,是比赛中的大忌,以致给对方送分,导致比赛旋负。落点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掷陀挥臂的方向、用力的大小、以及拉陀的时机、拉力大小和方向等因素。
2.2、放陀旋转强度分析
旋转强度大,能够有效的抵挡对方陀螺的进攻,致使对方得分降低或者不得分。根据力学原理,旋转力矩(M)=作用力(F)x力臂(L),即M=F L,陀螺的旋转强度主要是取决于力矩的大小,旋转强弱取决于鞭绳回拉力的大小,鞭绳拉力越大,则陀螺旋转力也越强,反之则弱。
3、攻陀技术
攻陀是在比赛中得分的唯一的手段。攻陀技术对队员的要求较高,不但身体素质要好,而且心理素质也要非常稳定。攻陀技术主要强调三个字:快、准、狠。
“快”,是强调队员在攻陀时出手速度要快;“准”,是队员攻陀时要打得准,“狠”,是要求队员攻陀力量要大。队员在攻陀时只要一气呵成的做到这三点,就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3.1、攻陀的技术动作
缠陀顺逆都一样;侧面高姿准备放;掷陀技术是关键;拉陀旋转加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攻陀技术主要有准备姿势、掷陀和拉陀三部分组成。在陀螺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的准备姿势可谓五花八门,且不同的运动员也各具特色,主要是:正面姿势、侧面姿势、侧面高姿、侧面低姿、原地准备姿势、上步准备姿势等,常用的正面姿势和侧面高姿;掷陀是攻陀技术的关键环节,技术动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攻陀的准确性、速度和旋转力量;拉陀是陀螺获取旋转力量的来源,调节陀螺飞行弧线,控制陀螺落点的技术环节。
3.2、攻陀技术练习方法
(1)多媒体学习法:使队员对攻陀技术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对攻陀技术动作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在以后的训练中改进自己的技术动作。
(2)徒手练习法:不持陀螺的练习方法,有助于消除队员攻陀不中的心理,消除心理障碍,便于动作的定型,有助于后期的训练。
(3)掷石子练习法:这种方法是要求队员准备足够多的石子,与固定陀螺间隔一定的距离,连续击打陀螺的练习方法,队员在练习中能够找到攻陀的感觉,同时也为队员在训练中连续的捡陀螺节省了时间。
(4)掷持陀训练方法:距离分为2m、3m、5m、6m进行训练;鞭绳分为2m、4m、6m进行训练。
(5)无鞭绳训练。
(6)实心球代替训练。这些都是攻陀技术的辅助性练习方法,对于提高攻陀的准确性以及攻陀技术的定型有很大的帮助。
竞技陀螺技术的发展,不但提高陀螺比赛的观赏性,更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各个地区的放陀技术和攻陀技术也不近相同,而且每名运动员的技术也各具特色。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必须研究每名队员的特点和对手的攻陀和放陀技术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余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陀螺技术及特点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
[2]马汉文.陀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3]刘德琼,胡英清,刘靖南,陈志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和表演规则及裁判法[S].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5]胡小明,胡英清,刘靖南,方协邦等.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