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悟中国传统太极拳的魅力

2014-08-15洪菁霞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湖南长沙41020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习练体悟太极

洪菁霞(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 湖南 长沙 410208)

1、初识太极拳,习练拳架

对太极拳最初的印象是80年代我读初中时,每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路过家乡的工人文化公园时,看到公园晨练的绿荫丛中,阳光柔柔的洒在一个安详柔和的身影上,感觉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气在公园的草地上流淌,常常吸引我走进去靠近她。

因为要上学,常常只是欣赏而已,总是觉得那个景象与自己是无关的。在我匆匆忙忙中的中学生涯中太极柔和、缓慢、轻灵的对我来说是一个美丽的清影而已。周日我会去公园跑步,随时在她们身边停留一会,一位老人告诉我退休五年了,打了四年的太极拳,她的兴趣起因于每天上下楼时膝关节疼痛,上楼困难,经过四年的坚持习练太极拳,感觉周身舒适,上下楼轻松自如了。一次简单的晨聊,像一缕丝线把我的好奇心牵动起来。太极拳这种缓慢、柔和的运动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它到底是一种什么运动呢?

我到附近的新华书店找到了一本 《太极拳全书》,书中前言部分,介绍了太极拳的作用和特点,中间部分是太极拳、太极剑套路的图解和文字。有了这本书,我就开始摸索着“比划”上面的套路。周日,就到公园与成年人一起晨练。经过半年时间的学练,基本掌握了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路线方向。

那时初中和高中并不教太极拳,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罢了,常常感觉到,太极拳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并有一种放松而舒适的感觉。

初一到初三常常参加一些市里举行的中长跑比赛,感觉运动前后打打太极是最好的准备活动和放松。高一到高三,参加了鄂州市第一中学体育高考队的训练,进行田径的系统训练和武术基本功的学习。一九九一年高考时,以鄂州市体育高考88分的成绩考入了黄冈师范学院体育系,学习武术套路专业,普修体育教育课程。

在大学读书期间,参加了学校武术协会,继续学习太极拳套路动作。那时校园里习练太极的大学生不是很多。我却对太极拳独有情衷,每天晨练时,在学校操场的花坛边都能看到我练习太极拳的身影。习练的都是一些国家自1956年以来推广的竞赛套路。记得一次下午放学后,学校有一个武术汇演,在师范学院的体育场上,准备吃晚饭的学生们拿着饭碗,围了一个大圈观看武术表演。我们武术系10个同学在中间表演,我演练的是1988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与有关专家人员共同创编的四十二式太极拳,在做到开合手时,一阵大风吹来,在风中一开一合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初识太极拳,对于太极拳拳架的习练,处于一种模仿状态,其中朦朦胧胧的记忆及浓厚的兴趣一直持续到现在,太极拳架既突出表现了连贯、细腻、协调、灵活、轻松活泼的技术风格,又体现了潇洒、劲力沉实的健美特色,演练中给人以美的愉悦。

2、再识太极拳,研习理论

2003年到2006年期间,我到武汉体育学院读研究生,师从于武术学院的温力教授,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学,主要了解武术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如饥似渴的读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有半年的时间我主要的精力花在周易、道家、儒家有关的理论上,每周去一次华中师范大学聆听历史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周易课程。中华深厚的传统文化奠定了太极拳理论的基础,它们之间的有着深刻的渊源。

王宗岳的《太极拳谱》中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 (《太极拳谱·太极拳释名》)

这一段话形象的道出了太极拳的基本手法和步法,技术动作与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巧妙的结合起来。

太极拳的阴阳理论主要来自《周易》的阴阳变化原理,同时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有密切的关系。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运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无极、太极、动静、阴阳、五行在这一段话中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念而又包含的变化的思想。

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又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太极拳谱.太极拳论》)

纵观太极拳理论受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观点上。

第一,吸取太极学说无极生太极的宇宙本体论(生成论)作为太极拳的本体论;第二,太极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阴阳变化观念是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是直接来自《太极图说》;第三,太极拳理论中所反映的“形神统观”亦与《太极图说》有一定的联系。

除了太极拳的名称之外,在太极拳的拳理和技术中如何体现太极的观念,在太极拳的论著中却未作深入的探讨。以最早的太极拳著作为例,除王宗岳在《太极拳释名》中说“太极拳,一名‘长拳’”,在《太极拳论》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

武术套路讲究“精、气、神”,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气遍全身”,所以中国古人认为人体是由气构成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滕然。”尾闾中正神灌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太极拳谱·十三总势歌》)

武禹襄在进一步阐释王宗岳的理论时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行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 ,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黏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太极拳谱·武谱·太极拳解》)

他说明了太极拳不仅是“极柔软”,并且也要“能极坚刚”,也要“运动如百炼钢”,决非仅是柔软,但但也不是“纯刚”,而是柔中有刚,柔是为了刚,既是攻防变化之道,又是肌肉发力的一般规律。武禹襄所说的“直养而无害”的气,正是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种体现了刚健有为精神“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不仅在演练太极拳时要有所表现,并且成了太极拳拳理的依据之一。关于太极拳,不能说是一种只柔不刚的拳种。陈鑫在论及这个问题时则说得更为清楚,他说:“何谓气,即天行健一个行字。天体至健,而所以行此健者,气也。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加以直养无害功夫,即是乾坤之正气,亦即是孟子所谓‘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者大约涉于刚一边多……能以浩然之气行于技,亦过乎大半矣,再加涵养功夫,则几乎中气矣。”

在这里,陈鑫不仅完全以《周易》的“天行健”的刚健有为的思想来阐发拳理,并且直接引用孟子的“浩然之气”来说明他自己所说的“气”的意思。虽然这种“至刚至大”的气“大约涉刚一边多”,但如果“能以浩然之气行于技”,也已“过乎大半矣”,可见其重要。再加涵养功夫,则几乎中气矣。”

可见演练太极拳时不仅要注意不能一柔到底,并且要做到“外柔而内刚”,要刚柔交替,以合“乾健坤顺”之意。

晨练时悉心揣摩《太极拳谱》中的“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等理论,通过习练太极拳,我的关节炎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习练拳架,研习理论既给我带来了健康又带给我一个和谐安宁的心态。

3、结识传统太极拳,体悟拳理拳技

2006年我进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成为了一名传统保健体育教师,太极拳和导引术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为了体悟太极拳的拳理和技术,我一直在寻找传统太极拳套路的学习机会。二零零七年我在烈士公园结识了刘应文老师,开始学习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第一路拳。逐渐了解到传统太极拳与养生去病的神奇魅力。传统太极拳给我的印象主要是:慢、静、松、实、恒。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以为会像竞技套路一样一次能学几个动作,没有想到一周来一个“起势”动作摸索了很久都觉得还有体悟的空间。

传统太极拳急的人学不好,心不静的人能锻炼静心,没有踏踏实实的走下去也不会掌握其要领,没有恒心在其中就没有拳术的真正造诣和所得。这是我学习老六路的真切体悟。

与我们一起习练的人中老年为主,其中年轻人也很感兴趣。其中一个叫曾荣的女孩子老六路的一路拳坚持打了3年,现在定居德国的长沙女孩曾韵每年3个月的探亲假都会来烈士公园学习老六路。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通过习练老六路都不同程度的恢复了健康。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面容及其憔悴的中年妇女坚持了半年的时间不仅容光焕发还能熟练演习老六路的前三路。

我与刘老师学习了一周的拳,随着他去香港教拳,我接了学校参加全国传统保健运动会的训练任务,学习传统套路中断下来。平时只能在周末时去公园自己练习,感悟不深,但是感觉非常舒适,睡眠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传统太极拳强调神、意、气结合,为拳艺的精进打下基础。初次接触传统太极拳的内功劲法,感觉非常难懂,随着长期锻炼之后了解了一点而已。

黄平老师有四十多多年的教学经验,教拳非常细致周到,对学员的心理把握恰当。跟随他的中老年人比较多,都有很大的收益。平易近人,学风高扬为他赢得了很多学员。不管是有基础的还是对太极拳完全没有概念的人,只要找到他学习,他都会耐心的鼓励他们。传统太极拳动作多,路线长,不容易记住,所以要长期用身体活动的方式坚持体悟而有所得。经过两位老师的悉心指点我利用暑期的时间顺利学完了吴氏世传太极拳,体悟到传统太极拳师傅们一般文化修为和个人修养都比较高,大多淡薄名利,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健康理念而身体力行。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楷模,经过传统太极拳的学习,我不仅体悟了它健身祛病的好处,还体悟到做人的一些道理:“中正行拳,认真做事,周正做人”。

[1]太极拳谱[M].王宗岳等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2]中国武术概论[M].温力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3]中国传统武术史[M].于志钧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习练体悟太极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世界,从此『太极』
郎世宁的心声与体悟
体悟伟大梦想 汲取创新力量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体悟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