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诗人杨巨源诗歌用韵研究

2014-08-15闫文静

语文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韵部广韵声韵

○闫文静

(湖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杨巨源(公元755~833),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擢进士第,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除国子司业,年七十致仕归,时宰白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集五卷。今编诗1卷。杨巨源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等人交好,甚受尊重。《唐诗纪事》说:“杨巨源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得名,故乐天诗云:‘早闻一箭取辽城,相识虽新有故情。清句三朝谁是敌?白须四海半为兄。……’。”他耽于吟咏,作诗格律工致,风调流美,颔颈二联,时见佳句。《全唐诗》(扬州书局版)辑录其诗1卷,共158首(诗题末尾有“二首”等字样,则分别进行分析,后加其一、其二等进行区分)。在这些诗歌中,有古体诗16首、近体诗142首。

通过韵部系联,可以归纳出杨巨源古体诗有24韵部,其中阳声韵6部、阴声韵8部、入声韵10部;近体诗有24韵部,其中阳声韵14部、阴声韵10部,所用韵的分布遵照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中的隋——中唐音系50部,参考刘根辉、尉迟治平的《中唐诗韵系略说》(以下简称《略说》)。因篇幅所限,每一韵中,相同现象列出次数,只举一例。具体情况如下:

一、杨巨源古体诗用韵归纳

(一) 阳声韵

1.东部(《广韵》东董送)①东独用1次:《月宫词》通空。

2.文部(《广韵》文吻问)①文独用1次:《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分闻云。

3.元部(《广韵》元阮愿,魂混慁,痕很恨)①愿韵出霰韵1次:《题赵孟庄》线霰变霰遍县健卷。

4.删部(《广韵》删潸谏,山产裥)①删独用1次:《大堤曲》鬟颜。

5.仙部(《广韵》先铣霰,仙狝线)①霰线同用2次:《独不见》霰扇面见;②先霰仙同用1次:《月宫词》见遍娟前;③仙独用1次:《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其一)》翩泉年。

6.庚部(《广韵》庚梗映,耕耿诤,清静劲)①庚清同用1次《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卿清盟;②庚元混押1次:《赠卢洺州》城孙。

(二)阴声韵

1.脂部(《广韵》支纸置,脂旨至,之止志)①至独用1次《月宫词》地泪;②之置至同用1次:《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思智地;③之置至通押1次:《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思智地;④旨止同用1次:《题云师山房(一作权德舆诗,又作戎昱诗)》里起水。

2.鱼部(《广韵》鱼语御)①语独用1次:《大堤曲》渚语;②御独用1次:《月宫词》处去;③遇(模部)御(鱼部)混押1次《衔鱼翠鸟》树去。

3.模部(《广韵》虞麌遇,模姥暮)①遇(模部)御(鱼部)混押1次:《衔鱼翠鸟》树去。

4.咍部(《广韵》灰贿队,咍海代,泰)①灰咍同用1次:《月宫词》开回;②泰代同用1次:《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其一)》外塞旆。

5.豪部(《广韵》豪皓号)①皓独用1次:《杨花落》早好。

6.歌部(《广韵》歌哿箇,戈果过)①歌独用1次:《大堤曲多娥。

7.麻部(《广韵》麻马祃)①麻独用1次:《杨花落》家;②麻马平上通押1次:《乌啼曲赠张评事》家哑沙。

8.侯部(《广韵》尤有宥,侯厚候,幽黝幼)①有独用1次《大堤曲》手柳。

(三)入声韵

1.屋部(《广韵》屋)①屋独用1次:《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宿竹速。

2.沃部(《广韵》沃,烛)①烛韵出屋韵1次:《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宿竹绿速。

3.月部(《广韵》月,没)①月没同用1次:《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感恩恋德,因登丛台》骨咄月忽发阙;②黠月薛混押1次:《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节裂烈雪杀穴谒切滑阙冽月发热说。

4.黠部(《广韵》黠,鎋)①黠月薛混押1次:《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节裂烈雪杀穴谒切滑阙冽月发热说。

5.薛部(《广韵》屑,薛)①屑薛同用2次:《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节裂烈雪穴切热;②黠月薛混押1次:《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节裂烈雪杀穴谒切滑阙冽月发热说。

6.缉部(《广韵》叶,帖)①缉韵出叶韵1次:《野园献果呈员外》惬叶颊裛。

7.铎部(《广韵》药,铎)①药铎同用1次:《杨花落》著落。

8.陌部(《广韵》陌,麦昔)①陌昔同用1次:《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剧赤石宅客积。

9.锡部(《广韵》锡)①锡韵出陌韵1次:《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剧赤石宅客寂积。

10.叶部(《广韵》叶,帖)①叶帖同用1次:《野园献果呈员外》惬叶颊。

二、杨巨源近体诗用韵归纳

(一)阳声韵

1.东部(《广韵》东董送)①东独用9次:《与李文仲秀才同赋泛酒花诗》风中空丛。

2.冬部(《广韵》冬宋,钟肿用)①钟独用3次:《供奉定法师归安南》峰逢重钟。

3.真部(《广韵》真轸震,谆准稕,臻,欣隐焮)①真谆同用7次:《将归东都寄令狐舍人》春尘人臣亲;②庚真混押1次《赠卢洺州》城孙。

4.文部(《广韵》文吻问)①文独用5次:《酬于驸马二首(其一)》分君云军闻。

5.元部(《广韵》元阮愿,魂混慁,痕很恨)①魂痕同用4次:《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孙恩尊论门;②魂独用1次:《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门盆论村;③魂慁平去通押4次:《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孙尊论门。

6.寒部(《广韵》寒旱翰,桓缓换)①寒桓同用3次:《赠史开封》坛宽寒看鞍;②寒独用1次:《送太和公主和蕃》难寒残看安;③寒翰平去通押4次:《赠史开封》坛宽寒看鞍;④桓缓换平上去通押1次:《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欢宽漫攒端。

7.删部(《广韵》删潸谏,山产裥)①删山同用4次:《关山月》关山闲还间。

8.仙部(《广韵》先铣霰,仙狝线)①先仙同用9次:《同赵校书题普救寺》天染前烟篇;②先独用4次:《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其二)》前烟弦天妍年。

9.阳部(《广韵》阳养漾,唐荡宕)①阳唐同用9次:《赠张将军》光霜阳长苍。

10.蒸部(《广韵》蒸拯证,登等嶝)①蒸登同用2次:《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胜灯仍凝凌能层藤丞;②蒸证平去通押1次:《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胜灯仍凝凌能层藤丞(首句入韵)。

11.青部(《广韵》青迥径)①青独用2次:《石水词二首(其二)》屏经瓶。

12.侵部(《广韵》侵寝沁)①侵独用8次:《长城闻笛》林砧心深寻。

13.覃部(《广韵》覃感勘,谈敢阚)①覃韵出侵韵2次:《古意赠王常侍》深簪心砧林;②覃韵借侵韵1次:《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簪沉心林。

14.庚部(《广韵》庚梗映,耕耿诤,清静劲)①庚清同用11次:《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城明晴旌荣;②清独用1次:《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清营蜻旌征;③清韵出侵韵1次:《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沉声心林。

(二)阴声韵

1.脂部(《广韵》支纸置,脂旨至,之止志)①支独用5次:《题贾巡官林亭》枝篱儿知池;②之独用1次:《寄薛侍御》事时诗;③脂之同用3次:《送绛州卢使君》期时诗迟祠;④支脂之同用3次:《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期时姿仪知词陂枝迟思;⑤支纸平上通押1次:《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垂知枝离随池仪迤;⑥之志平去通押1次:《寄薛侍御》事时诗。

2.微部(《广韵》微尾未)①微独用5次:《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辉飞衣归菲。

3.鱼部(《广韵》鱼语御)①鱼独用6次:《和卢谏议朝回书情即事寄两省阁老兼呈二起居谏院诸院长》疏居余舒初除书徐疏渠庐裾虚胥蔬车蕖摅玙如。

4.模部(《广韵》虞麌遇,模姥暮)①虞模同用3次:《寄江州白司马》无炉孤途;②虞独用1次:《送司徒童子》儒雩珠殊雏。

5.咍部(《广韵》灰贿队,咍海代,泰)①灰咍同用6次:《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开来回催。

6.宵部(《广韵》萧筱啸,宵小笑)①宵独用1次:《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朝飖消饶。

7.歌部(《广韵》歌哿箇,戈果过)①歌戈同用6次:《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和过多鹅何。

8.麻部(《广韵》麻马祃)①麻独用7次:《春日有赠》斜家花霞华。

9.侯部(《广韵》尤有宥,侯厚候,幽黝幼)①尤独用2次:《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由周愁悠流秋游洲;②尤侯同用8次:《胡姬词》头留羞楼留。

10.祭部(《广韵》齐荠霁,祭,废)①齐独用1次:《赠崔驸马》齐低泥。

三、杨巨源诗歌用韵分析

1.用韵严格

总的来说,杨巨源的诗歌用韵较严,偶有借韵、出韵、不同韵部混押现象,基本合于《广韵》以及王力先生考证的隋——中唐音系。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指出:歌部分为歌麻两部、宵部分化为豪肴宵三部、耕部分化为庚青两部、冬部分化为冬江两部等一个韵部分化为两三个韵部的情况,还有之支脂三部合并为脂部,这在杨巨源诗歌中均有体现。

2.首句入韵

杨巨源的近体诗有142首,其中首句入韵的有90首,占到全部近体诗的63%。

3.平仄通押

杨诗平仄通押现象共20次,占到全部韵段的11.8%。通押多次的都是同一个字,分别为论、看、过,一首诗中通押的仄声字一般只有一个。在初唐诗人王勃的诗中就存在平仄互换的现象,中唐时期在用韵非常严格的杨巨源的诗中也有不少平仄通押的情况,说明平仄通押可以取得抑扬顿挫的美感,越来越受到诗人的青睐。例如:

之置至平去通押:《赠从弟茂卿(时欲北游)》思智地

4.借韵、出韵、混押

首句入韵的诗歌中,有一首诗有借韵现象。《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押(远)闲山还关,这首诗押删韵,首句借元韵。

出韵共五次:《秋日题:陈宗儒圃亭,凄然感旧》宿竹绿速(烛韵出屋韵);《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垂知枝离随规池仪迤(微韵出支韵);《题赵孟庄》线霰变霰遍县健卷(元韵出仙韵);《野园献果呈员外》惬叶颊裛(缉韵出叶韵);《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剧赤石宅客寂积(锡韵出陌韵)。

若根据《略说》,只有《野园献果呈员外》惬叶颊裛(缉韵出叶韵)是真正的出韵。《略说》中谈到不同韵部通押时说“缉立部与叶洽部。共1例。元稹《忆远曲6》:立置”。应补充杨巨源《野园献果呈员外》这一例。

不同韵部混押三次:《赠卢洺州》城孙(庚真混押);《衔鱼翠鸟》树去(遇御混押);《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节裂烈雪杀穴谒切滑阙冽月发热说(黠月薛混押)。

若根据《略说》,只有《赠卢洺州》城孙(庚真混押)是不同韵部的混押,且属于不同韵尾混押的类型。《略说》中谈到庚青部与真义部不同韵尾混押时,说:“共2例。元稹《书异》:青庭零霆停缺腥形醒宁扁冥珍灵经刑。顾况《塞上曲》,境屏冷整釁。”应补充杨巨源《赠卢洺州》城孙(庚真混押)这一例。

通过对杨巨源诗歌用韵的分析,结合前人的评价,我们发现杨巨源用韵非常严格,近体诗首句入韵比较普遍,有少量的平仄通押现象。还有个别借韵、出韵、混押现象。平仄通押、借韵、出韵、混押等现象可能反映了当时的实际语音面貌,也可能与方言影响有关。由于目前水平有限,只能留待以后探索。

[1]刘根辉,尉迟治平.中唐诗韵系略说[J].语言研究,1999(1).

[2]佐宏.杨巨源生平诸事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8(1).

[3]刘青松.王恽诗词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6(4).

[4]王力.汉语语音史[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5]王力.诗词格律十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张令吾.北宋诗人徐积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8(1).

[7]于丽媛.古近体诗辨析方法研究[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2).

[8]上官翰清.孟郊诗歌用韵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8(2).

[9]罗德真.王安石诗词用韵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1990(3).

[10]刘青松.王恽诗词用韵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6(4).

[11]钱志熙.论初盛唐时期古体诗体制的发展[J].南开学报,2011(5).

猜你喜欢

韵部广韵声韵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从淄博方言看聊斋俚曲的儿化问题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论《中华通韵》15韵部的科学性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李绅诗歌用韵考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古入声韵在《徐州十三韵》中的消变轨迹研究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