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矛盾修辞法
2014-08-15○潘琳
○潘 琳
(北京师范大学 汉语文化学院,北京100875)
一、矛盾修辞法的含义
(一)矛盾修辞的近义称谓
矛盾修辞法,是指用字面上前后语义矛盾或不协调的词句组合寄寓深厚意蕴的一种修辞方法。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学者们对于矛盾修辞这一语言现象的命名不同,矛盾修辞拥有一些近义称谓:
1.“警策”、“警句”或“奇语”。有些学者把有些矛盾修辞现象归入辞格“警策”、“警句”或“奇语”中,例如“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等,从而在警示作用中阐释一些深刻的哲学道理。
2.“反映”。也有些学者把有些矛盾修辞现象归入辞格“映衬”的“反映”中。例如“诗,是最容易写又不容易写的”(何其芳:《一封谈写作的信》)和“大胖子往往小心眼”(钱钟书读〈伊索寓言〉)。
3.“正反对比”、“比照相宜”或“对衬”。有些矛盾修辞现象被称为“正反对比”、“比照相宜”或“对衬”,例如“我从前最讨厌的文法书、历史书,今天都变成了我的好朋友”(都德《最后一课》)、“在这样又古老又新奇的国度里”等。
4.也有把矛盾修辞现象称为“相反相成”的,例如,为人们熟知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和《平凡的伟大》。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命名显示了学者们对这种语言现象的不同探索:把矛盾修辞现象纳入辞格“警策”、“警句”、“奇语”主要是从矛盾修辞具有的深厚意蕴这一角度来归纳的;而将之称为“反映”、“对比”、“对照”、“相反相成”,则是着重从修辞矛盾现象的结构——意义矛盾对立的词句的组合这一特点来命名的。因此,这些近义称谓只能表达矛盾修辞的部分现象,而不能概括矛盾修辞的全部特征。
(二)此矛盾非彼矛盾——矛盾修辞与矛盾句
矛盾修辞不仅在意义和结构上有相似的称谓,在字面上更容易与矛盾句混淆。虽都是“矛盾”,但是此“矛盾”非彼“矛盾”。所谓矛盾句,就是指一句话中前后的句意相左而形成的病句,常常由于否定不当、修饰不当、前后照应不当、范围不当或者语序不当而造成。它是一种违背语法规范而又不合乎逻辑和情理的现象。而矛盾修辞则是用两种不相调和、甚至截然相反的特征形容同一件事物,在矛盾中寻求哲理,以便达到出人意料、引人入胜的效果。两者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并不在同一范畴之中。
之前,我们了解了矛盾修辞法的两个主要区别特征:一是语义矛盾的词句组合,如“失败是成功之母”等;一是矛盾的语义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如“无事忙”等。根据这两个重要特征,我们可将矛盾修辞与矛盾句二者区分开来。
二、矛盾修辞法的功能
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曾说过,“我们学习语言,就是要寻觅、体会、找到‘语’与‘意’之间的最微妙的关系,探索语言艺术家们以及人民生活里最美、最好的语言”。正如先生所言,了解矛盾修辞现象之外,我们更应结合具体语境体会矛盾修辞法丰赡的修辞功能。
1.揭示对立统一的客观规律。矛盾修辞法善以精炼的语言揭示客观世界的各种矛盾现象,从而表现人类深邃的哲理思想,使人们客观辩证地看待问题。如“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通过“有”和“无”、“难”和“易”等六组矛盾修辞揭示事物间相互对立和依存的关系,不仅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又给人们带来了“困惑感”,促使人们多方面地去领悟它的含义,从中获得一些哲理性的启示。
2.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小陈春的大气魄”(《中学语文修辞举例》),正是这一“小”一“大”之中,揭示了人物的特点和精神世界,表现了对于人生的坚定和执著。又如广为传颂的“我已经真的失败了——然而我胜利了”(鲁迅《孤独者》)。小说主人公魏连殳原本是一位“独战多年”的英雄,在世人的侮辱和诽谤中顽强地活着,但是孤独地挣扎和抗争之后,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在军阀部队里谋一个顾问的职位,接受着身边人的奉承和巴结。表面上看,他胜利了;实际上他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迷失了自我。此处矛盾修辞法的巧妙运用将人物性格的弱点揭示恰到好处。
3.表现主观情感的矛盾。“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做成的障碍。”(老舍《月牙儿》)因为生活,月牙儿和她的母亲沦落风尘,而她的母亲从生活中得来的“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这一带有原始残酷性的生活经验,与月牙儿从“新潮”中接受的“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等新观念格格不入。身体和心理都饱受折磨的月牙儿对母亲怀着一种又爱又恨的心情,而这句话也将月牙儿的矛盾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在两代人生活道路的分离与相聚背后,隐伏着精神上的分离与合一。
4.表现事物的因果矛盾。“善游者溺,善骑者堕”指出擅长游泳才不会被淹死,擅长骑马的人不会被摔死。但仔细斟酌,不会游泳的人不会擅自去游泳,也就不会被淹死。同样,不会骑马的人更不会贸然去骑马,故极少被摔死。此处与“聪明反被聪明误”有异曲同工之妙。
5.揭示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似乎”与“确凿”两个词语看似相互矛盾,实则表现主观情感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似乎”是指作者离家几十载,对于百草园的印象也模糊不清了,但不论过了多长时间,对于百草园杂草丛生却记忆犹新,故用“确凿”是再贴切不过了。
6.表现动机与效果的矛盾。动机与效果之间的矛盾以鲁迅的文章标题《为了忘却的纪念》最为典型。乍一看,这个标题不合逻辑,悖于常规,但实则寄寓着作者复杂的感情。左联五烈士罹难之后,作者只能靠笔头发泄内心的悲伤,把自己无形的哀思变为永恒的纪念。两个完全相反和对立的概念,但由于作者巧妙地把它们并叙在同一个事物当中,使它们彼此相映,凸显了彼此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但又从矛盾对立中,鲜明而又含蓄地展示了作者与五烈士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社会的批判和憎恶,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造成强烈的共鸣。
7.揭示物质与精神的矛盾。“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作者以蜜蜂体形与精神的对比之下,突出蜜蜂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如蜜蜂勤劳的农民。臧克家《有的人》中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前后语义故意违反逻辑常规精心构思而成,它像一枚橄榄,愈品愈有味,读者往往在一种矛盾的困惑中顿悟。
三、结语
矛盾修辞法,是汉语中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语言现象,除了在书面语中,口语中也较为常见。例如购物时,售货员为了推销货物,使顾客买上称心的东西,常向顾客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把两种货物比较,优劣好坏,尽在眼底。但是却造成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鲜明效果,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同时,“打是亲,骂是爱”、“歪打正着”等习惯用语也是矛盾修辞法的典型用例。
语言的魅力,矛盾修辞法的强大功能也非拙笔能描绘,但希望读者在遇到矛盾修辞现象时能够结合作品而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运,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1]吴家珍.当代汉语修辞艺术[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2]姚国亮,余彬编.中学语文修辞举例[M].青年书屋,1982.
[3]宗廷虎,邓明以,李熙宗,李金苓.修辞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