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式教学”在《日语报刊选读》课中的应用与实践

2014-08-15张娅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报刊日语设置

张娅萍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延安716000)

引言

报刊选读课信息量大, 教学进度快。 当前,在高校日语专业的《日语报刊选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学生上课兴趣不高等现象。运用讨论式教学,能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学生对新闻报道的深度理解。 让课堂焕发出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及适用范围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作用

讨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具有带着问题去读书, 并要求在各种观点碰撞过程中, 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通过互相讨论、共同探究,从而把自己的思维引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讨论式教学的灵活运用还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一起探讨实现信息交换。 通过讨论,最终可以深化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发挥主体的主动性,才能改变传统的“被动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适用范围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讨论式教学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中的不同教学内容、以及授课对象的知识层次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

适用讨论式教学的学科至少具备以下特点:开放性、多维性。 比如:自然学科中的实验课。 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推测来展开对实验过程的讨论, 或者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结果进行讨论。

在初级学习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学习时期,讨论式教学中设置的讨论主题相对比较简单、具体和有趣;初中阶段讨论的主题设置会高一层次,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高中阶段讨论主题设置则会偏于逻辑性较强、 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而在大学阶段讨论的主题则可以是多元化的,能够提高思维的广泛性和深度性。

二、讨论式教学的组织模式

通过六年的《日语报刊选读》的教学实践,讨论式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介绍其具体的操作模式。归纳为以下四步:

(一)讨论的准备: 课前准备, 提出问题

由于报刊阅读信息量大、 节奏快, 教师要备课充分,精心研读每篇新闻报道的主题和要点, 联系与新闻相关的背景,设计观点鲜明,便于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对选用的讨论方法,讨论的具体操作步骤,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等多个环节都要做全面细致的课堂设计。

学生要按照老师提前布置的预习作业来进行课前准备, 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查找相关背景资料。 对自己存在的疑问,要做好标记,在上课时通过请教老师或同学的方式来答疑解惑。

(二)讨论阶段

1、 设置问题

讨论式教学要围绕讨论的问题展开教学, 选定讨论问题是关键的一步。 设置的讨论问题一般具有一下特征:

(1) 与课堂阅读的新闻密切相关。

(2)容易引发大家的讨论。

(3)与个人,实际相联系。

2、调动学生

讨论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课堂讨论。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言至关重要。正如布卢姆认为“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办法是观察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 如果只有个别学生积极参与,那么,这说明整个教学质量是糟糕的。 ”在《日语报刊选读》课上,这一环节是这样开展的:

(1) 设置分组, 延长每个人讨论的时间。

我们首先来做这样一个算术题。 如果一个班级里有20 个学生,一节课50 分钟。如果全班进行讨论,平均每个同学讨论的时间只有两分半。 可如果把20 个学生分成5组,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就是十分钟。 所以分组讨论可以延长每个同学参与讨论的时间。

(2)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

在课前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查阅到的相关资料做成PPT, 在正式开始上课前留出5-10 分钟让学生进行发表。 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又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营造畅所欲言的氛围。

(3) 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

一般采用的是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但有时候也可以进行师生讨论、个人发言、辩论会等各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各抒己见。

(三)整理讨论结果:

在每个小组结束各自的讨论后, 给一定时间让他们进行思考,组织语言,把自己想法或小组的共同意见表达出来。 陈述完之后,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进行补充。 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增强集体意识。

最后,教师简要归纳,对学生的讨论和发言给予积极的评价。 用「よくできますた。 」「すごいですね。 」「ほんとうに素晴らしいですね。 」等话语来表现对学生的鼓励或赞赏,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再次参与的愿望。

(四)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每月至少布置一次, 也可根据实际状况增减。 一般会要求学生对本月发生的最新新闻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写成读后感提交给老师。 因为该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每周只上一次,所以学生当面向老师提问请教的时间非常有限, 如果可以通过邮箱之类的方式提交作业和请教难题,一定比纸质作业快捷,方便很多。

三、实践中得出的一些操作经验

1、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日语报刊选读》课上,经常会让学生作为新闻播报员,用主持人的口吻朗读新闻报道。 有时候还会让学生扮演或模仿其中的一些人物,通过这些方式,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不再严肃沉闷。 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网络读新闻来活跃课堂气氛。

2、 教给学生的讨论技巧

教师需要让学生知道课堂讨论的目的、方法,以及讨论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等。 还要告知学生需要具备和培养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比如:尊重对方,对方在发言时不能随意打断别人,要等对方说完再去发表自己的观点。 遇到分歧,要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3、设置恰当的讨论题目

(1)讨论选题要新颖,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讨论的题目难度适中且具有多维性。

如果讨论题目过难,大多数同学会走神。 少数口语好的同学才敢于发表意见, 这样就达不到讨论的预期效果。所以为了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讨论题目要难易适中。

4、灵活运用讨论方式

课堂讨论的方法可采用全班讨论、师生讨论、小组竞赛、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 比如辩论会就属于其中一种,适合于明显可以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却言之有理的内容。

四、小结

在“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从最初的师生质疑,到逐步适应,再到现在的内化。 讨论式教学法已成为公认且行知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它丰富课堂,活跃思维。笔者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验证了讨论式教学在《日语报刊选读》课程中发挥的功效。 它可以点燃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使枯燥的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博闻多思,博采众长,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 但语言的学习绝非固定模式,还需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不断创新和改变。

[1] 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 贾荣固.把问题式教学改造、提升为对话式教学[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0, (9)

[3] 王秀芹.课堂中师生对话的质量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 2004, (8)

[4] 吴月新.试论日本报刊选读课的教材选编及教学特点[J].时代文学(下半期),2008(8)

猜你喜欢

报刊日语设置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百强报刊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日常日语
看漫画,学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