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教学形式回归语文本真
2014-08-15张艺
○张艺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江苏 昆山 215300)
培养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正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指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兼具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语言文字运用课程。为此,语文课堂应当是开放的、多层次的,能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要立足教材,调动学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回归语文教学本真,就要做到“六个解放”:
一、解放“视”野,让知识目不暇接
学习语文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或是课本上,我们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电视、报刊、广播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语文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媒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能力甚至是辨别信息的能力,还是现代公民终身教育的一部分。教学《珍珠鸟》一课后,我就让学生收看电视节目《人与自然》等,了解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必须建立在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之上。
当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看课外书。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然,这种阅读不应仅限于几本作文选,老师要根据教材,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重点地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后,我让学生阅读一些反映长辈关心疼爱孩子的文章,体会什么是母爱似水、父爱如山;学习《三亚落日》时,我让学生欣赏巴金的《海上日出》,通过对比阅读,找出两篇文章中描写日出日落的优美词句,深化学生通过观察写好文章的意识。对学生不太理解时代特点的一些课文,如《半截蜡烛》、《卢沟桥烽火》等文章,则建议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事件的历史背景,通过学生对时代因素的把握,让他们抓住文章的脉络结构,理解文章表述的内容,领悟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还有很多事情都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学好语文,关键在课堂、课本之外。课堂讲授是为了传道授业,抛砖引玉;课本只提供有限的范文,讲述最基本的理念。如果老师能让学生的视线转移到课外生活,阅读丰富多彩的书籍,获取媒体信息,就会为学生打开一扇魅力无穷的大门。
二、解放头脑,让思想无拘无束
解放头脑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培养学生自由开放的性格,塑造其乐观开朗、自信向上的人生观,使学生不盲从答案、权威。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非常害怕学生“乱”说,议论纷纷,认为这有“跑题”的危险,既浪费了时间,又打乱了老师上课的思路。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循规蹈矩,不会想也不敢想更别提质疑问难了。在这样一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氛围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创新精神呢?所以说,我们要解放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创造出和谐而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想象插上双翅,保护并鼓励他们创造的积极性,从点点滴滴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次教学口语交际课《学会祝贺》,我请小朋友动手做一张教师节送给老师的贺卡,再写上几句表示祝贺的话。小朋友们个个兴致勃勃在交流的时候答案五花八门,富有童趣。这些无所顾忌、尽情展露胸臆的童言使我赞叹不已,也让我忍俊不禁,开怀大笑“老师,我希望你不要生气,因为生气对身体不好。”“老师,现在我写字进步了很多,但我还要写得更好,让你每天都开心。”“我喜欢看老师每天都涂漂亮的口红,我祝老师永远年轻漂亮。”……
精彩纷呈的交流把课堂气氛推向欢乐的高潮。这时一位学生说出让大家吃惊的话:“张老师,等我结婚的时候,我一定要来看你,并给你带来一份最好的礼物。”课堂顿时炸开了锅。教师表扬他敢于当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让小朋友形成自己的想法,让他们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千万别因为他们年纪小就多加限制,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切勿用“标准”或“正确”答案禁锢儿童的天性、避开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让“另类”思想有发育、生存的空间,使奇思妙想充盈学生思考过程。
三、解放双手,让能力“手动”提高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只有知识内化了,才能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内化的关键是求知者掌握了最基本的读书方法,自己动手,自觉能动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提高能力。如《读书莫怕拦路虎》学完后,可以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读书要勤查字典的习惯。上新课前让学生预习,用工具书消灭“拦路虎”。让学生办板报、出手抄报,举办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学生动手意识增强了,能力也随之提高;学习自信心和自觉性的高涨,反过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智力资源和能力支撑,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自在。每个知识点的理解都是一次成功的体验,每一步前进都会带来内心的愉悦。于是,每篇课文、每堂课都成为学生一段难忘的回忆,求知的动力和兴趣就会在一次次的愉快经历中得到强化。
四、解放嘴巴,让童言无畏无惧
嘴巴的解放,不仅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对解放思想的必然要求,使学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
国标版教材对口语交际教学十分重视。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进行“说”的训练,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条理地说。要让学生向教师挑战,看看谁说得有理、有据。通过讨论和辩论就会知晓,探究问题时人人都是平等的,有理就不要怕,一定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真理和知识越辩越明朗,心里也会越来越亮堂。通过说,学到“说”的技巧,提高“说”的水平,加强“说”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进取心。
在一个日趋开放、交流频繁、联系紧密的现代社会里,不会“说”,不善于与人沟通,不知推介自己,在竞争中肯定会影响个人形象,阻碍个人能力的发挥。我们的教学应倡导人人争“说”,把培养“说”的能力提到重要地位。
五、解放空间,让学问回归自然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实施大语文教育,就要解放学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走向社会。为此,现行教材编辑了许多从课堂到社会的文章和练习。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到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将语言学习与社会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时,可带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观察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把环保专家请来座谈,学生提出疑难。让多姿多彩的生活、美好的自然景观印入学生的大脑,以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和经验,只有这样,学生的题材“库存”才能丰盈、充实,写作文时才能有话可说,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六、解放时间,让学生掌控时间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可是真正属于学生的时间有多少?每节课老师烦琐的分析、讲解耗用了多少宝贵的时间?更有甚者课堂上的时间占用了还不够,还要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时间的主人,就要摒弃教学中烦琐的分析,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多想、多说。同时减少课外作业中机械性的抄抄写写,增加开启智力、活跃思维的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为了有效地利用、合理地支配课外时间,可结合教材,使学生能够围绕教材进行辐射性学习,如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后,课后作业是查找世界名城的资料,出一张手抄报;学完《三借芭蕉扇》后,则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小朋友听,再看《西游记》片断,与同学进行阅读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语文课外活动,从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管理。
大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非灌输知识,其方法和手段是参与和互动式的,要求学校课堂与社会特别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代表的“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及互补性,倡导团队合作与协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