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研究

2014-08-15刘建华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

刘建华

(延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编排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共有五册,每一册的内容均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四部分构成。每册教科书中关于写作方面的教学内容共有三大部分,首先是安排在“阅读鉴赏”之后,与“口语交际”共同构成“表达交流”的独立安排的写作专题;其次是穿插在教科书“阅读鉴赏”部分,在每篇课文之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的写作练习;最后是教科书“梳理探究”部分有关写作方面的练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每册书都安排了四个专题,五册共二十个专题。通过分析写作专题的内部结构可知,大部分写作专题都是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与写作练习三个版块构成。有五个写作专题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和网络作文建议四个板块构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每一册的阅读鉴赏部分都有四个单元,在这四个单元课文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练习。通过进过查阅,整套教科书的研讨与练习中一共有21 个写作方面的练习,其中必修一有七个,必修二有三个,必修三有四个,必修四有三个,必修五有四个。例如:必修四阅读鉴赏部分的第 二单元共四篇课文,学习的是宋词,选的是几位大家的名作,兼顾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其中《柳永词两首》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中设计了一个写作方面的练习,即要求同学们找出一些表现离别之苦的诗词,并就其中一首写一篇赏析短文。通过这个练习,可以加深同学们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并拓展同学们的语文诗词覆盖面,丰富同学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每一册的梳理探究部分都有三个专题,整套教科书共十五个专题,其中,部分专题后面的课外延伸有写作方面的练习。据笔者统计主要练习共七处,分别是位于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逻辑和语文学习、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专题后面的课外延伸部分。其中个别写作练习还在专题的正文中出现,比如以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课外延伸。

前两个是穿插在专题的正文当中,第三个是在专题后面的课外延伸当中。这一部分的写作练习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考,同时引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这三个写作部分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融会贯通,使全套语文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编排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编排存在的问题

“教科书是教师与学生同样倚重的一种教学媒体,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在其编排体例上固然有其特定的设计理念和优势,但通过分析,笔者也发现了一些在编排上所存在的问题。本章将对此方面进行着重探讨。

1.注重教学过程,缺乏写作指导

“表达交流”写作专题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写作教材的主体,写作知识也主要集中在写作专题的“话题探讨”、“写法借鉴”里。“话题探讨”和“写法借鉴”主要为我们介绍了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的写作要求以及要注意的问题,这些绝大多数是以陈述性知识呈现的。程序性写作知识主要集中在“写法借鉴”里,涉及两大文体写作技能、技巧和策略的部分。仅有的这部分程序性写作知识也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表达,被学生学习,而并不是以一系列的步骤呈现的。它没有实质性的反映“过程”,只是展示了“结果”。如:在必修一的表达交流部分,“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的专题的写法借鉴中,通过《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和《我的老师》两个片段总结出凸显人物个性,首先要写能表现个性的事,还要绘声绘色。但是如何表现人物个性,如何绘声绘色,教材中并没有细致、具体,可操作性的步骤,没有指导的全过程。

2.个性知识详细,共性知识缺少

共性指不同事物的普遍性质,个性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同样,对于写作来说,也存在着写作的共性知识和个性知识。我们可以从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三大部分中了解到,对于写作的知识有很多介绍,特别是“表达交流”的二十个专题中,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在写法借鉴中提及很多相关的写作方法,如“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景要抓住特征”、“如何描写”、“如何虚构”等等。但依据《现代写作教程》的写作原理论可知,写作包括主体、客体、载体和受体。其中写作载体主要由四个要素: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其中,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我们称之为内质,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我们称之为外形。然而,在必修教科书中,只是将写作的个性知识介绍的很详细,对于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知识在写作专题中都没有做系统的介绍。

3.经典材料居多,现实材料较少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中,对于引起写作话题材料的创作时间看,所选用的材料时间跨度较大,如《论语》距今己有三千多年;虽然《敬畏自然》等课文距今有十年左右,但它们已经是所选材料中比较新的了。再如:“美的发现——学习抒情”这个专题的话题探讨部分,引起话题的材料首先是出于梁启超的《美术与生活》的一句话来阐释“美”,然后是一首散文诗——纪伯伦的《美》,在写法借鉴中又分别选用了四段文章,即周敦颐的《爱莲说》、茅盾的《白杨礼赞》、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以上这些材料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堪称典范了,谁也不能否认这些经典名著的价值,但毕竟与当今社会文化有了一层隔膜,学生面对这些材料不容易直接引起共鸣,因而也不会很好的理解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我们需要清楚的是,我们所选择的材料不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的,而是为了引发学生的个人感悟并使学生在学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语文素养,丰富其情感体验。因此,用经典来作为引入话题的材料不大合适。

(二)合理编排的建议

1.建立具有操作性的写作指导

我国高中语文写作教材以陈述性知识居多,程序性知识较少,这也就决定了其写作过程指导的缺乏。而欧美一些国家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写作教材的编写己经是以程序性知识为技能训练,普遍采用全程指导模式,从而使学生在篇章生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多个方面都能得到详尽指导。如:美国就十分注重程序性知识的技能训练,把写作看成是思考和表达的过程,对学生的写作认知进行认真的指导。美国母语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策略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写作前,要求学生选择恰当的技巧和 组织思路;在写草稿时要考虑文章的结构形式;修改草稿的过程中,要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完成稿要针对特定的读者进行发表。在这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美国的母语教材按照写作前的构思、写作和修改这三大环节来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的训练,每一环节也都有很强的操作性。

2.融合选修教材,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文章写作与修改》,这是一本写作课选修教材,全书共四章,分别是: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材料的使用与处理;认识的深化与成篇;文章的修改与完善。每一章均有三节内容,每节内容分别由话题探究、知识引导、例文借鉴和写作实践四部分构成。笔者认为这四个部分安排合理,内容丰富,目标明确,特别是例文借鉴部分,给出了许多精彩的例文供同学们借鉴和欣赏。此书以写作过程为中心,揭示中学生写作的内在规律,注重具体的操作要领,追求实用性和灵活性。注重过程,引导自主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此选修教材的四大章节大部分属于写作原理论中写作载体的范围,如: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中,共安排三小节,即从素材到写作内容;材料的有机转化;材料的压缩与扩展。此章以材料为中心进行写作指导。第四章——文章的修改与完善中,共安排三小节,即整体的调整;局部的完善;语言的锤炼。此章以结构为中心来讲解对文章的修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此书恰恰补充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部分对于写作共性知识的缺失。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必修教科书与选修教科书在写作内容方面的互补性,将个性知识与共性知识进行完美的融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3.启用现实生活中的启发性材料

《现代写作教程》中关于“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中提到了选择材料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第四条是“要选择新颖的材料”。新颖的材料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以前没有被别人使用过或很少使用过的材料,其二是指对旧材料的活用,即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站在时代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高度,去揭示材料的意义。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多启用现实生活中的启发性材料,教材中引起写作话题的材料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容易打开思路,找到写作灵感并产生写作欲望。

例如:在必修一“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中,话题探讨引用的材料是杨绛写的《老王》这篇文章,写法借鉴中引用的是《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和苏叔阳《我的老师》。但笔者认为以上这些材料虽很典型,但毕竟与当今社会有了一定的隔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笔者认为在体现人性光辉上可以换一些近几年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且让人们感受深刻令人难以忘怀的材料。这些材料均体现了人性的光辉,现实性中渗透着传统理念,启发性中渗透着人文性和现实性,更有利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教学设计

笔者在学习“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时,对于老师所讲到的“建构主义”很感兴趣,并一直关注这方面的知识。笔者发现建构主义理论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部分的设计理念相呼应,其教学理论对写作教学策略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章就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切入点,对写作教学策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主要由四大要素构成,分别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 “情境”具体指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某种学习环境中达到对所学内容意义的建构,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协作”与“会话”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与合作,使学习者与周围环境产生交互作用,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起关键性作用。

笔者对以上这句内容拆分开来,并结合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教学的编排特点,归纳了两种与之相对应的教学策略。由“教师创设情境”可以得出“情境教学法”;由“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可以得出“自主学习策略法”。

(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场景,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最终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快速发展教学方法。如果能把写作任务也放置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中展开,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更快更牢固地掌握写作知识。运用情境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的任务、班级整体特点及教师本人的能力和素质,在创设情境时选择适当的途径。

如:必修五中第三单元“谈中国诗”,课后的练习是“联系课文,比较曹操的《观沧海》和普希金的《致大海》(见语文读本),写一篇一二百字的短文,评说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像这样的写作练习,我们可以选用音乐渲染情境的途径,在进行写作之前,可以给同学们找出这两首诗的配乐的音频朗诵,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进而体会这两首诗歌的情感基调和感情意蕴,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写作。

情景教学法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之中,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得以激发,写作思路得以开拓。使学生在良好的暗示或启发下,创造性思维和适应能力得以提升。

(二)自主学习策略法的实践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的学习要求,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些学习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了权威的讲授者的角色,而是变成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示范和指点,并引导学生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写作部分在设计理念上也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其编写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在写作系统方面,无论是写作专题系统,还是与“表达交流”部分相融合的系统和还是“梳理探究”相融合的系统,都十分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例如必修四第八课《拿来主义》的课后写作题““联系实际,全班或分组讨论: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拿来’?然后写成一篇短文。”这样的写作安排不仅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而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目标。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特别在实施新课改以后,作文教学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笔者在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部分编排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现代写作教程》、《写作学高级教程》等著作,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教科书的安排和作文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笔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理论认识,通过有计划、有序列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董小玉, 刘海涛. 现代写作教程(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2008.

[2]周姬昌. 写作学高级教程[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89.

[3]朱绍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张磊. 高中语文教科书写作教材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5]王璞玉.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表达与交流”部分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王爱华. 新课程高中语文写作教材比较研究——以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为例[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7]彭浩波. 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教版”必修课教材研究[D]. 2005. 4

[8]郭红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系统设计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9]张栋. 人教社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写作部分研究[D]. 西南大学硕士学士论文, 2011.

[10]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新版)[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77-378.

[11]周兴军, 张中原. 美国当代写作教材新探[J].世界教育信息, 2002(8).

[12]赵年秀. 学写作课本编撰策略探索[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1):135-139.

[13]王相文, 寒雪屏, 王松泉主编. 语文教材研究[M]. 北京: 等教育出版社,1999.

[1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四)[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2007.46.

猜你喜欢

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