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自由理论与当前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2014-08-15王群
王 群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杰出代表,其思想贡献在哲学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萨特自由理论在当代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当前青年思想中存在许多价值意识问题,不仅有碍于青年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不利于正常社会秩序的建立。因此如何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挑战,而萨特自由理论对于青年培养自立自强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萨特自由理论的解读
1.1 虚无中的自由选择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一书中全面阐述了存在主义思想,系统论述了自由理论,认为虚无作为自由的基础,首先意识的自由,是飘荡在虚无中的自由,是完全并永远囿于意识领域的自由。无论是否定还是选择,或是超越,都囿于意识领域之中,都是意识的自由。其次,是因为意识发现了世界,世界因意识而存在,没有人的意识,世界也无从而来[1]。第三,因为意识使自我涌现,是自我存在的证明,意识照亮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选择是自由的表现,萨特说:“因为是自由的,并不是选择其涌现的世界,这丝毫不会有什么意义,而是在世界中自我选择,不管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虽然有世界的存在,虽然我们存在于世界之中,但是我们可以不管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而“自己选择自己,自己决定自己”,不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他都是选择:把我们选择为“伟大”“高尚”或“低贱”“受辱”的人,取决于我们自己。最后萨特得出结论:人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过去,但能够通过自己的未来为过去赋予新的意义。因此,人生的意义只能由自己去填充[2],人究竟是怎么样的,取决于如何选择、如何行动。萨特驳斥了天生的懦夫和天生的英雄的宿命论观点,指出人并非长着一个懦夫的心或懦夫的肺才成为懦夫,恰恰相反,是懦夫把自己变成懦夫,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鼓励人们勇敢地选择自己的价值。我们在肯定萨特自由理论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明白他的自由是飘荡在虚无之中的,是一种主观绝对主义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容易使一些人盲目的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进行绝对的自我规划、自我奋斗,其结果必然不尽如人意。
1.2 “负责任”的个人主义
萨特认为,没有客观的必然性能约束自我的自由选择,更没有普遍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必须遵守。人的一切行为准则,一切是非、行为善恶的区分都由个人自己确定、自由选择。但人既然是绝对自由的,那么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行为和价值取向承担全部责任。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说:“如果存在先于本质的话,人就要对自己是怎样的人负责。所以,存在主义的第一个后果就是要自己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并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担负起来”。这种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而且还要对社会事件乃至全世界负责的观念,在法兰西民族危亡之际鼓舞了无数法国民众积极行动起来,反抗法西斯主义的残酷统治,为法国的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面对尔虞我诈、损人利己、推卸逃避责任的现实,萨特主张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的责任论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应该辩证地看待萨特的责任论,在现实之中,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条件的限制,并不能按照主观意愿成为绝对自由的人,也无法承担个人命运的全部责任,而萨特主张人是一个绝对自由的人,自由也是压倒一切包括责任的准则,其必然还会带来忽视社会利益和道德评价标准的盲目崇尚个人主义的行为,这是不可取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警惕的。
2 当前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当代大学生总体上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因素,对青年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解决的任务。
2.1 浮躁情绪的泛滥
某学院将《申论》和《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两项公务员笔试科目作为该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必修课,因为实用性很强受到了本专业学生的好评。与此同时,2010 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整体报考情况与冷热门职位分析报告称,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一职,招录一人,通过审核人数达4000 余人[3]。与之对应,还有多个“冷门”职位报考人数较少,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社会浮躁情绪在青年中的泛滥。很多公务员考生名曰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成就一番事业,实则是单纯抱着捧住“金饭碗”的目的和求稳的心态才背水一战。成为公务员有较高社会地位,收入高、福利好是公务员热的最大推手,此外公务员还可以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这种急功近利心态和短视性眼光无疑加重了社会浮躁情绪的泛滥,而这种浮躁情绪反过来又助推了青年心目中的功利主义、官本位主义等错误价值观。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浮躁情绪和功利心态已成为中华民族振兴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4]。
2.2 逃避心理的传染
近年来,“宅文化”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并且越来越倾向发展为“懒虫文化”。青年中存在许多“宅男宅女”,他们大多数没有直接经济来源,更多的是在家里、寝室里沉溺于网络游戏、动漫、影视之中,甚至吃饭都得叫外卖,还美其名曰:“低碳”,这种逃避现实、逃避压力的消极心理使他们普遍缺乏生活目标,更容易产生抑郁消沉情绪,难以实现自我价值,更谈不上为社会创造财富。无独有偶,考研一族也相继感染上了逃避心理。据统计,全国报名参加2011 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达到151.2 万,创六年来新高,基础学科就业难、用人单位门槛高、行业性别歧视等成为毕业生逃避就业的主要压力。首先,从长远来看,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综合素质而不在于学历,而综合能力需要在工作中慢慢的磨练。一位资深外企管理者认为:如果一个研究生和一个本科生通过面试进入公司,在头半年里研究生的工资会高,但时间一长,没人会在意你的学历,公司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和能力给予相应的报酬。其次,我们还忽视了另外一种情况:我们所说的竞争力应相对于同一届的毕业生而言,试想当工作了两三年的本科生和在象牙塔里多呆了两三年的研究生站在同一舞台上一比高下时,已经不是简单的学历之争,而更多的是经验技能和知识的较量。但笔者认为一个不具备职业基本素质的“新兵”不可能抵挡得住历经沙场的“精锐”。
2.3 强烈的被剥夺感
人民日报刊载文章显示09 年全国高考弃考人数达80 万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与此同时,“蚁族大学生”、“大学生农民工”也屡次被媒体报道,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跨入大学”多少学子憧憬的金科玉律正逐渐丧失原有的荣耀与光环。身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徘徊,心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纠结,诠释着底层知识分子的无奈与辛酸。这些现象的背后固然折射出高等教育深层次的弊端,但社会阶层边界逐渐强化和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弱化的趋势同样难辞其咎,这也是底层知识分子强烈被剥夺感的深层次社会根源。
从河北大学的“李刚门”到驻京办的“吃空饷”,从浙江杭州的“飙车案”到富豪子弟的“校园选妻”,“官二代”的飞扬跋扈、“富二代”的挥金如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着基本社会公平公正原则,底层知识青年想通过书本中的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原则,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来进入国家公务机关、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成功模式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合格而较难实现,试想十六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却是如此的窘境,那种强烈的被剥夺感不禁油然而生,却又难以言状。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资源紧缺带来争夺,分配不公带来倾轧。“官富二代”种种现象的背后是利益表达机制不够完善,农民等底层阶层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这必然会导致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举措不能充分实现[5]。据相关调查表明,社会阶层垂直流动的障碍越来越多,自下而上流动的人愈来愈少,社会阶层板结程度越来越高。面对着价值观的不断异化,社会低俗、媚俗、庸俗之风不断盛行,社会阶层边界封闭的不断强化[6],如何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面临的艰巨挑战。
3 萨特自由理论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萨特自由理论虽然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自由为核心的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却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并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创新具有启示。
3.1 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时代的特点,历史的局限是我们个体所不能改变的,社会转型时期各项机制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责不健全也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盲目的抱怨、无休止的愤怒是青年内心软弱的表现。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之中,看似底层青年没有资金没有权利没有机会,实则不然。正如创业教父、阿里巴巴的CEO 马云曾说中国不缺少机会,我们缺乏的是找机会的能力,我们更缺乏的是把握机会的勇气和胆识[7]。正如萨特所言,“是懦夫使自己变成懦夫,英雄使自己变成英雄”,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面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是消极沉沦、怨天尤人还是重树信心,直面挑战?一个人的内心的思想将对我们的命运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青年自立自主的观念,强化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摒弃旧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靠等要的思想和依赖性萎缩性人格,克服浮躁情绪和逃避畏惧心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综合素质发挥青年应有的活力和激情,锻炼自己发现机会、把握机会的勇气和胆识,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3.2 强烈的责任感
萨特自由理论强调人具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负责,不仅要勇于承担个人责任,而且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时刻怀着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不仅是对自己的行为思想负责的一种态度,更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一种态度,与一个人的具体的学习、生活、工作密切相关。即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思想行为有较强的义务感,兢兢业业,自觉自愿地把本份做好。在一定程度上讲,每个人把自己该承担的工作做好,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尽到了责任和义务,国家也就有了复兴的希望,腾飞的可能。在此基础上,要引导青年将责任感上升到对国家、民族、社会有关公共利害、民生热点的责任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支持和倡导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先进事迹,彰显和弘扬为了国家、民族、社会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同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反对片面强调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而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敷衍塞责的行为,时刻树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沉稳心态,也要反对以自私自利而忽视对社会公共事务负责的倾向,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民情怀。并将两者有机结合,不可偏废。
3.3 实事求是的心智模式
萨特认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就是“自由”,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那就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自由行动。萨特认为压倒一切的目的是“自由”,他强调人具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还是做一个庸庸碌碌的常人甚至对社会有害的人,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必须要有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观念[8],遵守一定规则,即要有实事求是的心智模式。首先要解放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21 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来适应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环境。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9],用创新的观念、思想,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方法和手段来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寻求创新,工作才可能做得比别人更快更好,如果想以不变应万变的话,工作就会滞后,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其次要充分挖掘内在潜力,树立不断超越自我意识。改善心智模式超越自我,挑战极限,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挖掘自身潜在的巨大能量,克服以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在学习工作过程中,要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克服局限思考,重塑自己、改造自己,完善创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积极心态去想去做,要真正做到敢想、敢闯、敢讲、敢抓、敢干、敢于突破自我,真正实现自我超越,实现工作上的新突破。
总之,在当前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从青年思想实际出发,顺应青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结合萨特自由理论的精髓,进一步探索新的内容,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
[1] 潘志恒.飘荡在虚无中的自由——萨特《存在与虚无》一书中的自由理论评析[J]. 比较法研究,2005(4):45 -46.
[2] 马全英.对“当前大学生考公务员热”现象的分析与思考[J].亚新时评,2010(2):12 -13.
[3] 张剑英,翟丽艳.试论萨特自由观的现代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5(7):8 -9.
[4] 萨特. 萨特哲学论文集[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
[5]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 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2 -3.
[7] 郑飞.当“被考研”成为常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19 -20.
[8] 曹福兴.考研之后就业继续[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45 -46.
[9] 于建嵘. 谁在扼杀中国底层知识青年的“中国梦”[J]. 红旗文稿,2010(8):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