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4-08-15许金如刘卫琴
许金如,刘卫琴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和理论基因,它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总体性范畴,又是其观察和研究社会的辩证方法。该理论认为任何社会机体都具有整体性、再生性、实践性和主体性的特征,其自身各要素相互促进、自我发展。
高校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子系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窗口。校园文化又是高校有机整体的重要内涵,是高校活的灵魂。社会有机体范畴为我们观察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考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得到相关启示。
1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要点
马克思最早论及有机体范畴是在1842 年,首次从国家生活层面提出“国家生活的有机体”的“不同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1]333-334。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形态”的概念[1]68-70,将人类社会理解为一个由经济基础和包括社会意识形态在内的上层建筑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1847 年,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针对蒲鲁东仅从经济方面来把握“社会”这种片面的观点,首次明确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将社会看做是一切社会关系和环节“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有机体。[1]14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正式提出。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强调社会不是“结晶体”,而是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其自身也是一个产生、发展、更替的历史过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完整提出。1859 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有机体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概括出被理论界视为社会有机体理论基本内涵的经典论述,由此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结构框架,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社会有机体活动和发展的生动图式。《资本论》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最完美的运用和阐释,从经济规律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个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这一机体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历史规律)”。[2]34马克思在分析了各种社会机体尤其是“资本”这一资本主义的经济机体的运动规律后,得出了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自身各要素相互促进、自我发展的结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1 任何社会机体都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结构中的各个要素如社会个体、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等就像生物器官一样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各个要素在社会整体中获得其存在的意义。这些要素与社会有机体的关系是从属的关系,部分一旦脱离其从属的整体,它就不再属于该整体,就会失去原属整体所赋予的特质。整个社会就是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复杂巨大的有机系统,具有整体的功能。
1.2 社会有机体具有变动性和再生性的特点
社会有机体要生存和再生,首先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即物质生产;其次必须进行精神生产(意识生产),它是人类创造观念形态产品的活动与过程;再次必须进行人自身的生产,它是社会有机体再生产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过程就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伦理关系、亲属关系等则正是在物质、精神和人自身生产的过程中形成的。
1.3 社会有机体理论具有实践性的特质
从实践出发来解释社会有机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其它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本质区别所在。“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56马克思从人类生活这一最“简单的事实”出发,找到了“实践”这把蕴含着整个社会历史宝藏的钥匙,并揭示出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历史之谜。社会有机体包含的“一切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社会有机体就是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展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全部关系的集合体。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成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4 社会有机体理论具有主体性特征
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基本要素是人类个体,社会之所以是个有机体,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本身,“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人本身是他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基础,也是他进行的其他各种生产的基础。因此,所有对人这个生产主体发生影响的情况,都会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改变人的各种职能和活动,从而也会改变人作为物质财富、商品的创造者所执行的各种职能和活动。”[4]300社会有机体已不同于纯粹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它里边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人是社会有机体的主体,社会一刻也离不开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正是社会系统的特殊之处。
2 社会有机体理论蕴含丰富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
马克思不仅把社会看作是有机的生命系统,而且把整个社会结构比喻为建筑大厦,指出它有自己的基础构成和上层构成,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作为两者统一的社会形态范畴,揭示出社会有机体结构理论的基本内涵,他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5]32在这里马克思概括出了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次: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精神文化结构。精神文化结构主要指的是与经济结构与政治结构相对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上层建筑中的观念形态部分,是思想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必然具有不同的社会意识。所以,任何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不同社会阶级、阶层意识形态共存状态。但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必然凭借其经济和政治的优势,利用手中掌握的宣传工具和精神生产手段,制造、控制舆论,宣传本阶级的思想,从而在思想上也占统治地位,形成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控制、统摄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3]98而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也必然为统治阶级所操纵,形成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即社会核心价值观。所谓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所倡导的反映统治阶级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最根本的准则。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方向盘,它高度概括并集中反映时代精神,指明社会发展趋势,对价值观、价值体系起着支配和统摄的作用。
价值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2013年12 月2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贯彻《意见》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引领社会潮流的风向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应占领高校这个战略制高点。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多种思潮和文化在高校聚结汇合,当前我国高校显现出东西方文化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生、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的格局,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共存状态,表现出价值的多元化。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我国大学校园里有一定的市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尊重差异与包容多样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写照,但“尊重”与“包容”并非是放任自流与放纵不管。“在社会理想、思想道德、观念体系、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领域,全社会只允许一种思想理论体系作为它的指导思想和主导理论,不允许有其他的思想理论体系同它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6]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如果没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必然会造成思想的混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校园的主阵地,统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去主导、引领、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价值观。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其文化化人的功能。
3 社会有机体理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学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有“亚文化说”、“综合文化说”、“精神环境说”、“文化氛围说”等等,笔者赞同“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学校特色,及其所体现的独特精神气质、道德规范、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具体说来,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而形成的与时俱进的学校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7]高校校园文化以建设优良校风、学风、教风为重点,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渗透在教学、管理、科研以及各类校园生活之中。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3.1 重视物质因素的熏陶功能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45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始终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要与周围自然环境发生联系,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人通过生产劳动实践同自然界密切联系,使自然界人格化,变成人化自然。自然界就分成原始自然与人化自然两种。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运动过程,它以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为前提性条件,强调物质生活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必须重视自然环境等物质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校始终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之发生着极其重要的相互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反映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体现着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三个环境因素,这里仅探讨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作用。高校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方面,它是师生赖以学习、生活、工作的外部条件,涉及校园建筑及布局、校园绿化美化、文化景点设置、内部陈设布置和校园文化传播设施等方面,主要以校园物质文化形态展现。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标志,对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当然校园物质文化并非单纯的物质实体,还包含寓于其中的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将某种精神、某种思想注入物质实体,而不能停留在物质实体建设。”[8]189“真正做到让古老的大树‘开口’、让朴实的巨石‘说话’、让含情的草木‘微笑’、让厚重的雕塑‘显灵’。”[8]42-43蕴含真善美价值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人的思想,感染人的心灵。当前有些高校把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同于校园环境的美化、校园设施的完善,不惜花巨资修建馆舍楼室,但在校园的建筑布局方面缺乏“灵魂”设计,许多校园建筑缺乏个性和人文关怀,忽视了寓于其中的精神品质的彰显,新建的建筑、设施由于失去了大学精神的滋润而毫无生机,校园人文景点少或寓意不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合并扩张办学,许多高校都有几个校区,新老校区在校园环境上缺乏统一性,新校区环境缺乏文化的积淀,学校的办学特色被淡化,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校校园环境文化功能在消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所学校整体风貌的综合性体现,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特征。作为高校客观存在的物象,能使学生每天面对,并强化某一方面认知,对于学生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树立,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等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在校园环境文化的传承性、现代性、独创性等方面多下功夫,坚持创造能彰显本校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积极营造优雅、厚重、催人奋进的校园环境,达到环境文化育人的作用。默海德大学有一座四面分别写着“正义”“智慧”“爱心”“服务”的标志性钟楼,其传递的价值理念已深深烙入学生的灵魂。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 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校园物质文化形态中呈现出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黑板报、校报、广播、横幅、校园网络等物质文化载体中,比如计算机开机就显示这些内容,LED 显示屏不间断地重播,或刻在校园的石头、建筑上,循环往复地向学生传递体现社会发展目标、价值导向、道德准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3.2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
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有机体中最根本的能动性要素,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是社会有机体的坚实基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正是基于历史和逻辑的前提并把“现实的人”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克服了以往历史上唯物主义忽视人、“见物不见人”的缺陷,凸显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性应该理解为人在社会实践或生产劳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
大学生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他们会对社会传导的价值观进行评判与选择,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发现和创造。“从思想的形成规律来看,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教育的结果。这种选择是大学生通过主体认知、思考实践后完成的,即他人无法替代的“内化”的心理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进而实现教育目标。”[9]因此,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第一,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学生的心灵,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意见和需求,改变强制灌输的传统做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只有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对话、沟通、交流中才能生成。”[8]28要从解决学生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入手,把大一新生的适应心理教育,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学习辅导,大四学生的毕业就业培训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感染力和实践执行力,进而从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等方面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真诚地接受和践行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第二,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高校作为人才的集聚地、科研的制高点,从其诞生起,就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前沿阵地。创造性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培养创新性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为目标进行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文化活动等每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为人先,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1994 年清华大学学生党员运用互联网新兴媒体开通了“清华大学红色网站”,设立学习园地、校园风采、时事直击、精彩专辑、求是等专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经验交流、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讨论,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开了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先河,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成果。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创新载体形式,更快、更新、更好地传递社会正能量。
3.3 重视社团组织建设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由细胞又组成更大的“器官”和“组织”——人群共同体,如家庭、氏族、部族、民族、国家等等,然后“器官”和“组织”又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社会有机体。其中,人群共同体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组织形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学者马林若斯基认为,社会组织亦是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并重的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它本身也是由相关组织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班级、院系、党团、社团组成校内人群共同体。因此,在校园文化构成中,以社团为代表的人群共同体组织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依法自愿自发结成的群众性组织,具有鲜明的非强制性、非压抑性特征,能满足学生张扬个性的心理需求,所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学生需要出发,鼓励学生成立一些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通过创设良好的社团文化情境,形成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让社团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学生社团是影响大学生群体行动趋向的有效方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要重视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倡导学生成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社团,并创建社团特色品牌,规范社团的设置和运行,安排有经验的专家教授给社团辅导,通过培养学生骨干,使其成为主流意见领袖,带动、影响、感染周围的同学,形成学习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3.4 合力共建校园文化
马克思指出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包括了一切社会要素在内的总体性范畴。人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基本要素,但并不是唯一要素,在社会有机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又产生了诸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不是简单、偶然地拼凑在一起,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体。系统性、整体性是社会有机体的本质属性。
就校园文化本身构成来说,它是一个整体系统,包含了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目前学界关于校园文化的构成主要有“三要素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要素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五要素说”(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其实这几种理论大同小异,只是归类上的区别而已。大多数学者赞同高校校园文化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其中物质文化、语言文化、行为文化、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属于显性文化;精神文化如信仰、价值观即是隐性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要重视显性文化的传播,更要重视隐性文化的熏陶。当前许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等同于活跃师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侧重于办文化艺术节、主题晚会、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对校园文化的整体功能认识不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控制等手段,使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就校园文化建设来说,它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在教学、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宣传、学工、教务、院(系)、后勤等部门以及每位教职员工都要负起责任。但是很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校的行政部门,主要是学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或各级工会的工作,忽略了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要齐抓共建,形成合力,关键是要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整合校内、校外各种资源,统筹安排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真正形成层层有人负责、人人积极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良好局面。“重视把核心价值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形成精神统一的校园文化教育合力。”[1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要“发挥‘第一课堂’的‘内化’教育功能,‘第二课堂’的‘外化’渗透功能,‘校园文化’的‘固化’引领功能”优化组合校内诸多教育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成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灵魂。
4 结语
在当前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其知识创新、文化传承功能的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持续发展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要点及其社会核心价值观内涵则指明了高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要注重的问题及着力点,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清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列宁. 列宁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罗国杰.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 程样国,詹世友,王健清. 大学精神的奠立与高校校园化的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223 -228.
[8] 陈章龙.大学生精神彼岸的探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 田永静,陈树文.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5):22-24.
[10] 许金如.中外大学核心价值教育合力共建机制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179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