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城融合:扬州城镇化的基石

2014-08-15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产城扬州城镇化

钱 存 林

(江苏省扬州市委党校,江苏 扬州 225002)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是扬州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2010 年,扬州市政府专门成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了全市城镇化工作会议和推进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的意见》。但由于历史原因、基础条件、发展速度等因素,扬州市城镇化率和年均增长率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同时,扬州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化不太协调。本文从城镇化的经济分析入手,根据扬州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产城融合为基石,推动扬州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 扬州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扬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推进城镇化作为推动扬州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抢抓发展机遇,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1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到2013 年底,扬州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9.98%,比2007 年的50.2%提高9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8 个百分点,同期城镇人口从230 万人增至276 万人,年均增长8 万人。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20 平方公里,形成了1 个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66 个小城镇的城镇体系,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2 区位优势显著提升

加快区域主通道的打造,推动市域城镇更加紧密、更加深入、更加快速地融入宁镇扬板块和长三角城市群。扬州泰州机场建成通航,并先后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等10 条航线。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公铁水空全面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日趋健全和完善。建成江都至海安高速公路、江都至六合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18 公里,密度达到4.8 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框架。

1.3 中心城市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新城建设,在不断完善提升新城西区的同时,以江都撤市设区为契机,按照区域融合、空间整合、产城结合的要求,全力推动江广融合地带“智慧生态新城”建设;以扬州建城2500年为时间节点,启动城庆广场、科技馆、瘦西湖隧道等一批重大功能设施建设,城市规模明显扩大,建成区面积210 平方公里,人口180 万人;稳步推进古城保护与复兴,整治改造“双东”、南河下、教场等历史街区和地段,实施了古城街景美化整治和古运河沿线环境提升工程,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名城特色进一步彰显,区域经济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凸现。

1.4 城镇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积极规划建设共享型、区域型基础设施,加快提升城镇功能。累计建成区域供水水厂19 座,铺设供水主干管道1438 公里,支干供水管网12953公里,日供水能力达159.5 万吨,满足了460 万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实现了市域区域供水全覆盖。共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2 个,66 个乡镇全部建有二级生化污水处理设施,城镇污水处理率达85%。扎实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1.5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加快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城区来扬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近1.5 万人,实现了100%入学、100%享受“市民待遇”。城乡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机构覆盖率达100%,11 个重点中心镇建成医疗急救网络。文化服务设施和体育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乡镇全覆盖。

应该指出,扬州城镇化推进过程,主要是依靠政府推动的,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不太紧密。

第一,城镇吸纳、集聚要素的能力不强。城镇化与工业化互为支撑,推进城镇化必须使两者在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和发展速度上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总体而言,目前扬州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县城镇,大多处在产业集聚、整合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县城镇缺少强劲的产业支撑,规模偏小,吸纳生产要素、接受农业人口转移的能力较弱,基本以传统产业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没有形成鲜明的产业特色。

第二,人口城镇化的动力不足。扬州部分区域依靠行政区划调整和村庄拆迁整理等手段实现了“土地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存在夸大的成分。有着大量的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目前城镇化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农民进城的成本过高、农民工工资较低的现实状况,使得他们无法实现在城里买房定居的愿望,大多数农民工仍采用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转移出的劳动力基本上仍然滞留在农村,造成“进得来、留不住”,阻碍了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第三,产业支撑力度不强。在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和城镇盲目发展,有可能破坏工业化同城镇化的协同关系,或者城镇没有产业支撑,居民难以就业;或者进驻企业没有高质量城镇化基础的支撑而难以形成长期的核心竞争力,留不住人才,产业发展无力攀登技术制高点;或者城镇化的包容性差,外来人口长期无法融入,利益矛盾突出。这样产业和城镇发展均为低水平,往往导致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2 扬州市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产城融合

一个城市只有从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等实际出发,准确进行产业定位,形成产业特色,发挥产业优势,才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独特作用,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城市品质。扬州秀美的城市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迅猛发展的经济、丰富的优质劳动力,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扬州能源、矿产、原材料缺乏,产业的创新能力、配套能力、集聚效应不强,又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劣势所在。扬州特色产业的究竟是什么?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看,应该是发展前景好、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基础较好、产业链长、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的产业。

第一,汽车产业体量大、产业链长、本地配套率高、带动性强,是扬州的优势产业,尤其是上海大众仪征分公司30 万辆整车项目投产,已成为拉动扬州经济的第一产业。发展扬州汽车产业,要打造汽车生产专业园区,培养汽车产业高素质人才,创造汽车产业便捷和低成本的物流环境,走“专、精、特”发展之路。

第二,机械制造业是扬州的传统优势产业,数控设备制造、电线电缆、电工设备制造等部分产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半壁江山。发展扬州机械产业,不仅要培植龙头企业,还要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不断提高机械行业的附加值。

第三,扬州建筑业长期处于全省建筑业第一方阵,扬州是省政府命名的“首批建筑强市”之一。扬州建筑业要紧紧抓住城镇化、国家倡导绿色建筑等机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多元化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推进骨干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强筑产业的竞争力。

第四,扬州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这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发展扬州旅游产业,要将旅游和扬州文化相结合,紧密联系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促进融合、激发活力,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整合资源、加快转型,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强化创新、彰显品质,提升旅游市场竞争力。

2.2 依靠信息产业,推动产城融合

2009 年以来,扬州明确提出,要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作为“第一优先”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努力把扬州打造成为新兴的“软件名城”。经过几年的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规模由2009 年的65 亿元上升至2013年的230 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扬州产业结构正实现由“重”变“轻”、由“轻”变“绿”。依靠信息产业,推动产城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加快提升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扬州市政府云计算中心功能,加快城镇化管理系统整合应用,形成城镇综合基础地理、就业、治安、社区、公共资源、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础数字化环境,提高社区户籍、外来人口、市政、物业、治安、环境等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依靠信息技术提升城镇化产业质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造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自动化;改善经营管理,实现管理方式系统化;改进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改善营销手段,实现商务运营电子化。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扬州数字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产品联网检测监控系统”的应用基础上,积极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农业全程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手机短信查询模式,逐步实现农技、植保、土肥指导的自动化、服务的综合化、管理的数字化。

2.3 发展“亲农”产业,加快产城融合

所谓”亲农”产业,是指规模畜牧业、高档水产养植、花卉苗木、乡村旅游等,这些产业需要有现代科技为支撑,但仍属于传统农业的近亲项目,与扬州农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有着天然的联系。发展“亲农”产业的主要措施是:

第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超对接、产销挂钩、网上直销等现代流通业态,让一产的人做二产的事赚三产的钱。用市场带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形成“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现代家庭农场)”等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二,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继续按照“扩面、拓展、规范、提升、扶持”的总体要求,提升“三大合作组织”发展水平,把合作发展的模式拓展到农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建立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转化新机制,打造“农产品信息物流中心、农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农业博览会展中心”等。

第三,提升农产品品质结构。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广绿色、安全农业,在高效、外向、生态、品牌上下功夫,推进农业生产加速向特色化、优质化、设施化、生态化、园林式、观光性、产业型方向发展。

2.4 扶持绿色产业,支撑产城融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扬州的特点和亮点。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和倒逼机制,将生态优先贯穿于新型城镇化的全过程,努力探索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契合点,为子孙后代保住碧水蓝天。

第一,坚持反梯度发展理念,杜绝承接淘汰产业和污染企业。扬州在引进、培育主导产业中,注重科教生态城市特色,主动承接低碳、高效、产业链长的产业,如信息、旅游、环保等,如扬州天雨环保集团在水污染治理专用设备领域居全国前三强。这些企业应成为扬州发展绿色产业的重点,予以扶持。

第二,紧扣绿色发展,大力实现园区转型工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全面加快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8 个省级开发区生态化改造步伐,突出重点,限期整改,确保质量和进度。

第三,加强综合治理,提升环境质量。建立健全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当前重点以河道疏浚整洁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为突破口,着力改善空气质量;以造林绿化为主抓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3 结语

通过扬州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建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它是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和谐持续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以规模效应为基础,产业、城市、人之间形成良性发展的生态链条,彼此交织连接,互为依存。[1]

其次,产城融合是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很多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将不同城市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连接起来,必然导致很多新的城市、新的城区不断产生。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资金与物质基础,特别是工业化对生产要素的集聚作用,成为城镇化产生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以产业发展形成的经济基础是城镇化的根本内容和本质所在,只有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城镇化才能够富有生机和活力,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第三,产城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工业区位理论、地域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经济学学派都认为,产业的发展与特定的空间或有限的地域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产业因分布的空间不同而产生的效益各不相同,所以企业有扎堆的倾向。企业集聚带来的规模效益,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产业竞争力。城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业化提供了外部和集聚经济效益,特别是城镇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综合经济基础,已经成为产业现代化与集群化纵深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2,3]

第四,产城融合是市场导向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是个人空间自选择的过程与结果。那些向往城镇并在那里获得较高经济收益的个人迁移和聚集,是城镇化的最基础和最可持续的动因。政府干预和规划,是城镇化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城镇规划必须顺应产城融合的需要,扩大个人自选择的空间。这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制度市场化两个进程合力的必然结果。

[1] 沃纳·赫希.城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0.

[2]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黄基伟,鲁莹. 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开创者[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产城扬州城镇化
丘海雄 产城融合+创新驱动 海珠创新湾擎动下一个产业风口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的秋日
城市发展新结晶——产城融合一体化建设
家乡的城镇化
品质西区聚高端 产城文景共一色
加快产城融合 建设优质园区——以南昌市为例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