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2014-08-15周江唐植昭王龙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检验科生物化学实验课

周江,唐植昭,王龙武

(长沙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湖南 长沙 410219 E-mail:jiangzhouyy@126.com)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作为医学检验技术的主干课程,与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学科交叉渗透,是实验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实验室、检验科的工作环境显得很重要,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实验教学模式已基本达不到效果。实验教学是达到“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础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2-3],本教研室自本科评估通过以来一直致力于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其中实验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我们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摸索:

1 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在临床检验一线工作的临床经验[4],但是,检验科的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往往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且一般无教师资格证,加上授课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教学工作;而专业教师由于较长时间脱离临床,与临床脱节而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

2009年长沙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并正式营业从而使这个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检验科的规模完全是按照三甲医院的要求建立,自2011年开始我们实行了科—系合一的模式,三年来,有10名双师型的教师平均临床工作及教学时间均超过1年,教学时数年均超过150学时,其中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双师型的教师达到4名。同时,还与国内最大独立实验室——金域检验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其长沙分公司与我系在教学、科研、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全面合作,最重要的是在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对我们师资培养的帮助最大。经过几年来不断地努力,使检验科—实验室—金域检验中心的“三元模式”改革实践得到加强[5],现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较高。

2 调整实验项目

一方面我们增加了实验课学时,实验课时达到66学时,超过了理论课学时;另一方面在加强学生基本训练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实验能力的培养。原实验要求学生只需简单地测出数据、得到现象,现改为学生要对现象、数据做出综合的分析、讨论,将直观性、验证性实验变为研究性实验。

以往实验课的项目设置是单一模式、简单验证且多学科交叉重复,忽视与教学内容及现代实验室的结合[6],尤其是诸如分子生物学之类的项目缺少,单一的实验项目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领悟不足,因此,为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当侧重选择必备基本技能、淡化交叉学生重复的实验内容,选择系统性强,与时俱进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具体形式包括:①综合性实验:内容包括了不同电泳技术测定人体血浆蛋白成分的比较分析,具体包括了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②验证性实验:内容包括了线性范围实验、方法学比较实验、回收干扰实验、以及室内质控(L-J质控图的绘制),检测项目为血糖、血脂;③创新性实验:主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生物学检测,包括了质粒提取、重组及转化等对本科生来说较为前沿的内容;④应用性实验:从临床收集病例资料,采用类似与病例讨论是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实验项目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资料对病例进行分析,本课程是由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担任;经过调整后学生一方面学习兴趣、与老师交流等方面与往届比明显提高。

3 实验形式改革

3.1 由以往单独操作模式改为了团队合作模式 本实验室一般每个实验室24名同学,我们摒弃了以往学生单独实验操作的方式,将24名同学分成了4~6组,采取团队操作的模式,每次实验后由于团队成员采用的是同一标本和实验器材,所以成员之间的结果是具有可比性的,这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每次的学生调查文件结果得出学生对此项改革的满意度达100%。

3.2 安排学生参与实验准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改革后,每次实验前每组由两名学生(轮流),由实验老师指导,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全程参与实验准备,让学生掌握实验准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尤其是综合性实验,学生一开始没有特定的实验方案,老师只给实验要求和目的,学生还需要大量的实验预备、预作来准备。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态度十分认真,培养了学生踏实工作的好作风,为其将来在基层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6]。

3.3 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开放是势在必行的,学习委员根据计划设计好方案后反馈到实验室老师,实验室老师根据计划准备好所需条件[7]。实验室的开放使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问,完成实验。学生对能自由地利用实验室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对实验课乃至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3.4 开展机动性的临床见习,与实际工作接轨 以2010级本科检验班为例,该班总共101 名学生,利用附属医院检验科紧邻学院的优势,将学生分为了8组,基本是按实验课的合作团队分,两个团队为一组,与检验科协调好,利用学习及检验科实际情况的空档,到检验科见习、交流,通过与第一线的临床实践接触,使得学生对于专业的理解、定位有初步的概念,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这对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有一定的帮助[8]。事后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超过80%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对专业的理解有帮助;全部的学生都认为这种改革是有必要的。

经过2年多来的不断实践,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基本定型,从学生调查来看,2009级本科检验班和2010级本科检验班的学生对该项改革的满意度非常高,本教研室会超这个大方向继续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

[1] 姜旭淦,郑铁生,马洁,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6):1900-1902.

[2] 刘忠民,余琳,林勇平,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6):834-836.

[3] 罗艳红,邓益斌,黄跃斌,等.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1):100-101.

[4] 包杰,曾方银,郑磊,等.重视临床生化教学改革,培养实用型检验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11(3):276-277.

[5] 周江,李子博,罗洁,等.“三元教学”模式下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2034.

[6] 杨艳,欧阳旭红,杨小理,等.临床生化检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贵州医药,2013,37(8):756-758.

[7] 孙若东,及长虹.生化检验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44-45.

[8] 齐晓丹,王淑英,孙晓杰,等.如何提高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教学质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4):463-465.

猜你喜欢

检验科生物化学实验课
我校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22年活动计划表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