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养生哲学新探

2014-08-15

关键词:老子天地

宋 辉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安徽 亳州236800)

0 引言

老子,道家始祖,生卒年月,事迹无可考。据《史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1]438《史记》也只是记录了前人和当时的传说,并无确凿的史料。对于老子的寿命有多种说法,不可确信,不过老子长寿似无争议。其长寿的原因是“修道”。老子“修道”的情况也无从查证。《老子》一书中有许多养生的内容,也是我们学习老子养生哲学的主要文献。老子的养生哲学属于中华民族养生文化的重要源流。今天我们处于市场经济时代,人们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往往会不择手段,有的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不愿踏踏实实地做事。这些情况对于个人及社会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学习老子的养生哲学也许会给当代人某些教益。

在老子看来,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归到婴儿状态,即无知无欲,精纯气和。他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嘎,和之至也。”[1]89-90具有浑厚道德的人好像出生不久的婴儿。他连一般常识都没有却能安全成长,是因为他精气旺盛。他整天哭号声音却不嘶哑,也是因为心平气和到了极至。他认为,安守柔雌可达到婴儿状态,“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49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守柔雌的状态,甘做天下的沟溪。愿做天下的沟溪,永恒的美德就不会丧失,就能恢复到婴儿般的天真。圣人具有极高深的修养,无私无欲,清静无为,是“玄德”之人,达到了婴儿的境界,是人们养生的楷模。什么是“玄德”呢?他答道:“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18圣人帮助万物生长繁育,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自恃有恩,成就了万物却不主宰它们,这就是玄德(即至高无上的品德)。圣人肩负着拯救世人的重任,不可一日离却了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感,即使身处富贵荣华之中,面对世俗五光十色的诱惑,仍然能够安闲而居,超然物外。具体说,达到“玄德”境界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养生之要顺自然

老子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5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就效法它本来的样子。在老子看来,最好的修道方法就是保持本真,不矫揉造作,不刻意追求。人效法天地什么品德呢?《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2]371天地最大的德行是生成万物。天地是人类之父母,人类的生活之需全仰赖于她。亘古以来,她伴随着日月星辰,不知疲倦地周而复始运行,默默地哺育着人类,只有付出,不图回报,无怨无悔。即使人们不尊重她,甚至虐待她,摧残她,她总是忍辱负重,始终如一,尽力为人类造福。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胸怀?可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大爱。人类的情怀如果能像天地这样就够了。人效法天地,最终还是效法“道”,效法其本真。这就讲出了养生的真谛。真正的养生就是“不养生”——顺其自然,即顺应生命之规律。人类进入高科技时代以来,各种养生用品令人眼花缭乱,种种养生方法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但却互相“打架”,使人无所适从,有的甚至是包着科学外衣的“江湖骗术”。尽管人们重视养生,但各种怪病还是防不胜防。也有人练习这样那样的气功,死守丹田,结果不但没有练出功来,反倒被弄得走火入魔,神魂颠倒。这正应了“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那句话。

说到底,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3]340顺应四时寒暑变化,调和七情,安定日常生活,调节阴阳刚柔,使得刚柔相济,形神和合。根据“天人合一”说,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它与宇宙时刻进行着能量交换,天地动静,人亦动静,人体活动节律与天地合则吉祥,与天地悖逆则祸殃。

养生顺自然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每个人的体质等方面都有差异,要因人而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心情舒畅,乐观豁达就是最好的“气功”。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较优越,但是烦恼却多了,生活得更累了,远不如朴素的生活使人轻松愉快。当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着五谷杂粮,衣着粗布,喝着白水,外出步行或骑上自行车,天热时摇着芭蕉扇,天冷时穿着棉袄,很少有这样或那样的癌症、怪病、精神障碍等等现代生活综合症。在科技日新月异,社会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在发展的同时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是否有问题,是否丢失了某些珍贵的东西,而这些珍贵的东西曾被人类当作历史的“垃圾”扔掉。

2 无私无欲是根本

老子告诫说:“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1]13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为了自己生存,所以能长久存在。因此圣人遇事把自己放在最后反而占了先,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反倒保全了生命。无私无欲是天地的本性,天地按照自然规律运行,永远没有终止,并不因某些人的好恶而改变。天地无私无欲是因为它效法了道。自从生产资料私有制产生以来,私欲就成了人类难以摆脱的枷锁,对名利的贪求使人丧失理智,陷入了无边的“苦海”。这是违背道的本性的,必然要受到惩罚。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4]826-827看来名利的魔力确实使人无法自持。有多少人为了名利而勾心斗角,甚至拼得你死我活,又有多少人被名利撩拨得心神不安,还有人为了名利不顾人格、尊严、良心,竭尽卑躬屈膝、溜须拍马之能事,为了名利亲朋反目,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又需劳神费力,整天被搞得精疲力竭,多种疾病纷至沓来。长期以来,人们痴迷于名利而不能醒悟,实乃人类之大不幸。难怪有人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也有人说,五欲伤身。无欲则刚,心广体胖。但愿人们能够幡然悔悟,不为名利所累,真正享受生活,领悟人生价值,守住真我,活得潇洒些。话又说回来,人是社会的人,要完全无私无欲是不可能的,只是要正当合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量力而行,用之适度,造福社会。

3 戒盈适度是保证

老子劝导人们:“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1]16做事追求圆满,不如罢手不干;把刀刃锤锻得锋利无比,不能保持长久。金玉堆满堂室,没有人保得住。富贵而傲慢,只能是给自己留下祸根。自然之道不可强为。老子借用自然现象说明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1]41所以说狂风不会刮整整一个上午,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是谁造成了这种情况呢?是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维持这种剧烈的变动,更何况人呢?看来在自然、社会领域中那些极端、过度的事物都不会长久,因为这是违反自然之道的。人们做事都要讲究适度,不宜追求极端、过度的事,超过了“度”就会坏事,七情六欲过度伤身。事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物极必反,盛极转衰。这是千古不易的真理。遇事懂得把握分寸,适可而止,往往能给人留有回旋余地,不至于陷入无可挽救的绝境。这些道理对于所有的人都是适用的。我们做事,特别是决定人生的重要关头,都要考虑到各种情况,尽量周全一些,制订多种预案,以备不测,宁可把事情的结局想得糟糕些。这样就会使我们左右逢源,从容应对,即便出现不利的情况,起码也有必要的思想准备,不至于乱了方寸。古今中外,追求过分、极端而导致灭身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西方的一位哲人曾说过,想要毁灭一个人的办法就是赋予他炙手可热的权势。作为普通百姓,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凡事不可强出头,否则就会自寻烦恼。不要为了升官发财过分热心于投机钻营,误入歧途招来灾祸。再者,就其他方面来说也要持之有度,不可牢骚满腹,争强斗胜,要与他人和睦相处,不能太劳神费力,对于脱离现实可能的事不宜操之过急等等。这样看来,老子的话对于今天的人们还是适用的。

4 知足常乐心无忧

老子分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73名誉与生命哪个更可爱?性命与财货哪个更有价值?获得与丢失哪个更有害?所以说,太过吝啬必定会有更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定会遭受更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就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最大的祸害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灾难是贪得无厌。知足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它能使人心地安宁,无忧无虑,促进身心和谐,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来祥和快乐。故曰知足之足,常乐矣。知足是一种境界,要经过长期的修炼才能达到。唯一的途径就是减少情欲,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长期坚持直到清静无为。要随遇而安,不妄想,不攀比,心地坦然,就符合了道的要求。随遇而安,并不是要满足于现状,不图进取,而是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不妄为,不背道行事。这是最理想的人生状态。人生的快乐与否不完全取决于占有财富的多少,而在于心境是否安泰。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居住在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几乎没有什么可支配的多余财富,但其快乐指数不比大城市中的富人低,贫民窟里的穷人的快乐感也不比富人低多少。看来财富并不能决定一切,关键在于心态。不知足是人类的劣根性。人欲猛于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庄子讲:“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5]7庄子比喻的是人的生存需要,这是容易满足的,而人对名利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有些人拜倒在金钱面前,受金钱奴役,这样的人生岂不可悲。

5 心平气和体自健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多注意保养形体,而对精神养生则关注不多,这是养生中的一大误区。只有心平气和,形神合一才是佳境。要保持心平气和并非易事,需要高深的修养功夫,明达事理,心胸开阔,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外界的纷扰。还是老子看得真切:“宠辱若惊……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22-23人们趋宠避辱以至于为此担惊受怕,受宠高尚,受辱卑下,得到宠爱会惊喜若狂,失去它又惊恐不安,这就叫宠辱若惊。我之所以有大灾难,是因为我太看重自身了,如果我不考虑自己,又会有什么灾难呢?说到底,荣与辱、宠与惊、贵和贱等等都是人从自身考虑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如果超越世俗的偏见,从道的角度来裁决一切纷争,就不存在所谓的荣与辱、宠与惊、贵和贱了。其实,宠辱在人,身心由己。上述的价值判断只是人类给自己惹出了诸多烦恼。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毁誉评说不过如同行云流水、花开花落而已,又何必过于计较呢?社会中的争斗没有真正的输赢,成与败、荣与辱、宠与惊等等都是相互转化的,事实不正是这样吗?对于他人的偏见与评议不必在意,这样你就会守住真实与宁静,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106孔子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在老子看来,人应该像道一样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正是由于遵从规律,顺从自然,才能无所不为,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是应该用平和的心态来做事,对待一切。凡事有得必有失,有福就有祸,这是千真万确的。譬如,你努力积累了巨额财富,同时你也失去了自由、休闲、亲情、友情甚至健康,生活条件好了,各种麻烦也许会找上门来,如富贵病之类,孩子的学习动力可能会不足了,或许会失去谋生的本能和获得劳动成果时的快乐。有时候你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得一官半职,同时也就失去了人格尊严和他人对你的尊敬。无欲才能心静,心静才能守神,心平如水才能看淡一切虚幻浮华,纵欲使人心神荡漾。“和”就是心理和生理的各个系统协调有序,反之,系统及其相互之间出现紊乱,各种问题就会冒出来。要平和就不能大喜大悲。医家有言,哀甚阳气损,乐甚血气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不忘形,失意不自弃,遇到羞辱不失态,碰到烦心不暴怒,少思虑,多宽心,始终做到心如止水。为了“和”,除了思想随和,不偏执外,还需致虚守静,极力追求心灵虚寂,切实保持清静无为,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不为浮云遮望眼,保持心灵明净,精气旺盛,康乐长寿。

6 生活恬淡乐无边

老子警告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1]21缤纷的色彩使人目盲,美妙的音乐使人耳聋,丰盛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纵马狩猎使人心狂荡,奇珍异宝使人行为失常。所以,圣人只求填饱肚子而不去追求耳目享受。因此要抛弃那些声色奢欲,满足于简朴的生活。道的特征就是“朴”,没有粉饰和雕琢。养生就是守道,守道就是要返璞归真,守住真元,保持自我。否则,偏离了正道,不仅达不到养生的目的,反而会象老子所说的使人目盲、耳聋、口味败坏、行为失常,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老子进一步分析道,人的一生,生存的途径占十分之三,死亡的途径占十分之三,有的人为了生存而碌碌多为反而走向死亡的,也占死亡的十分之三。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们的养生方法太过分了。老子所说的道理,当代人都很熟悉,但人们往往不自觉地重复犯这些低级的错误。许多人都知道摄入过多的脂肪会使人肥胖,使血脂、血压升高,但又有谁能够抵制住鸡鱼肉蛋、山珍海味的诱惑呢?声色犬马会使人意志消沉,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饮食养生的关键是合理膳食、营养平衡,而人们总是迷信于蛇胆、鹿鞭、虎骨等等所谓的“补品”,似乎越稀奇,营养价值就越高,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凡事都有两方面,“补品”也不例外,如果脱离了自己体质的实际,有可能会越补越糟。研究表明,过度补充某些营养成分可能会打破肌体各系统的平衡,造成功能紊乱。其实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即中医按摩)。清心寡欲,生活恬淡方为上。诚如《黄帝内经》所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3]3从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来看,长寿者多是偏远乡村的“山野村夫(妇)”,而都市中的富商官家子弟长寿者不多见。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富人的条件太优越了,太注重养生了,远离了自然,结果事与愿违。生活其实很简单,简单本身也是一种快乐与轻松,如果误解了生活的本意,使之复杂化,反而会对人生造成拖累。老子特别推崇节俭的美德。老子的生活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把“俭”看作自己持有的“三宝”之一。对于“俭”的含义有不同理解。王弼解释为:“节俭爱费,天下不匮”。[7]170陈鼓应先生认为,“‘俭’:有而不尽用。”[8]306其本意《说文》解释为:“约也。特指节约,简朴。”[9]719后来的道家也都节俭。庄子生活贫困,有时要靠举债度日,见到魏武侯时是一副穷酸相。但他并不感到沮丧,仍然不卑不亢。[5]235多数道家人士都超凡脱俗,乐居于山林、河湖之间,与自然为一。生活节俭,排除欲望,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正气上升,胸中充满精纯之气,使人精力旺盛,益寿延年。节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儒家也很赞美节俭的品质。在中国历史上,那些理想远大、高风亮节、功勋卓著的人物无一不崇尚节俭美德。那些暴殄天物、挥霍无度的人,大多是胸无大志、品行不端之徒,到头来只能是咎由自取,受到后人的唾弃。

7 谦下不争心常泰

老子赞扬“道”不盈满的特点,“道冲,而用之或不盈。”[1]9道体空虚无形,如果依它从事,也许就不会追求圆满。最圆满的好象残缺,它的作用永远不会损坏。最充盈的像似空虚,其作用永远不会穷尽。得道之人处世谨小慎微,不露锋芒,这是保全自己的良方。因为这样不会破坏已有的平衡,引起他人的反感,做事没有大的阻力。他们也常常在众人不愿处、从而也是反作用力最小的地方做事,这就会在别人不知不觉中做成了大事,实现了愿望。老子认为,水的品行最高尚,至善的人像水那样。水滋养万物利于它们生长,又不与万物相争,它甘居于卑下之地,所以它的行为最接近于道。李斯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10]224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盈满会走向反面,自然和社会现象无一例外。“满招损,谦受益”[11]6。自以为是,狂妄自大,头脑发热,很容易出现偏差,不利于身心健康。反之,经常反思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不同意见,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思虑周全,遇事谦让不争,就能使自己心地安泰,能力和学识不断长进,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享受人生之幸福。中国古代的养生哲学非常强调养生与养德的统一,只有惟德惟馨,惟德是依,才能达到“德全”,实现“天人合一”。[12]43古今中外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之所以在事业上有大的成就,并且享有高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于事业,志向高远,待人恭谦,品德高尚,不与人争高低,自然心无烦恼,活力无限。

8 随和融通事事通

老子描写了得道之人:“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1]26-27古代善于行“道”之人精微奥妙深远通达,一般人难以理解:小心谨慎啊,像是冬天涉水过河;踌躇徘徊啊,像是害怕四邻的围攻;庄重恭敬啊,犹如一位宾客;通达随和啊,似冰雪将要融化;敦厚纯朴啊,好像未加工的原木;空阔开朗啊,就像那深山幽谷;混同包容啊,好像混浊的大水无所不包。圣人是道的化身和践行者,它的内在涵养功夫虽高于众人,但不傲然于世,总能趋同众人,看起来与他人无异,这样就不至于招致他人的嫉恨,做起事来比较顺利。圣人的处世原则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1]92挫掉其锋芒,消除其纷乱;调和其光辉,混同于尘世,从而达到了与众人的统一。圣人方正而不损害别人,有棱角却不伤害他人,正直而不过度,光亮却不刺人眼睛。老子的处世哲学既提倡“出世”,也赞同“入世”。出世则骑着青牛出关,隐姓埋名,不求闻达;入世则同情民众,讥讽时弊,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绝唱《老子》五千言,又形同众人,以求得与社会的融合。这是人生的大智慧,是一种高超的生存艺术。试想,如果一个人遇事不能随和融通,大事小事处处较真,与他人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那会怎样呢?可以确定,这样的人神经会高度紧张,精神压力大,容易暴怒,活得太累,各种关系都处理不好。人生幸福的精髓在于“和”。心境和则气脉通畅,心神安逸;躯体和则张弛有度,筋肌强健;形神合则神清气爽,精力充沛,邪气不入;与他人、社会和则相互理解,互谅互让,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大家和睦相处,事事和顺,无危害之虞,可谓是理想的人世。要做到随和融通,就需要懂得进退之道,当进则进,该退则退,当方则方,该圆则圆,遇到矛盾妥善化解。进时成就功业,退时天宽地阔。在人格、尊严、名誉问题上应该刚正不阿,在生活小事、物质利益等方面则要懂得平和退让。随和融通是养生应该坚守的一个基本原则,否则,就谈不上养生。

9 仁慈博爱无忧患

老子还教导人们要学习圣人的博爱仁慈:“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1]47-48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挽救物,所以没有被遗弃的物。人之不善为什么要抛弃呢?道固然庇护善人但也不会遗弃坏人。因为道是无偏爱的。道的博爱会感化人心,使坏人弃恶从善。老子还把“慈”作为他持有的“三宝”之一,仁、慈、爱实质上是一致的,即以爱心对待人,感化人,包容人,最终使人类化解纷争,和睦相处。慈爱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根,只是经过社会化过程以后,人的灵魂被玷污了,爱心被湮没了,失去了本真,变得自私自利了。道家中的“圣人”,佛教中的“如来”,基督教中的“上帝”等等,他们都是善的化身,使命一样,都秉承道、佛和仁爱的旨意,驱赶妖魔、消除业障,普渡众生,教化人类向善。人类倒是应该向其他动物学习和解的艺术。对他人、对社会多献出一分爱又何妨?奉献爱的人,帮助了人,也成全了自己,使自己得到了快慰,灵魂得到了升华,献出的是爱心,收获的是幸福。正如一首歌词所说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美好的人间”里生活,大家都会修成“正果”。仁者高寿,恶者不得善终是有科学道理的。恶人性情乖张,心胸狭窄,行为偏执,报复心理强烈,容易失去理智,对他人、对社会充满仇恨,久而久之,内心煎熬,阴阳失调,心理和生理势必会出现严重问题,最终害人害己。

10 结语

老子主要是从对天道的观察和人生的感悟来谈论养生哲理的,所蕴含的价值并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失去。其核心是顺道而行,清静无为,减损私欲,回归婴儿。其途径和方法主要是存神、养性与养德相结合。养生需存神,存神要养性,养性必养德,德全神不亏。关键在内敛精气神。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老子的养生哲学比较简约、抽象,也很超脱,较难操作。但是他所阐述的哲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不正是人类所需要的吗?当生理养生在媒体上被炒得不厌其烦时,情志养生、道德养生更应该得到重视,使它们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才可以收到预期效果。

[1]唐忠民.老子·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2]徐子宏.周易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3]罗光乾.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辞书出版社,2010.

[5]曹础基.庄子浅注(修订重排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杨树达.论语疏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9.

[9]李恩江,贾玉民.说文解字译述(全本)[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10]邓英树,刘德煊.古文观止译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7.

[11]黄侃.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2]常炳义.周易与中医[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猜你喜欢

老子天地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Go to the Zoo
Where Is the Restroom?
拾天地之荒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