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4-08-15施楠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红动手鸡蛋

施楠

(天津市岳阳道小学,天津 300051)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只有发现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现的新事物、解决人类历史上从未解决的新问题才能叫创新。这里的创新是指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掌握问题、解决问题的心理取向和行为能力,是重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

一、设疑引趣,激发创新欲望,让学生愿意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诸多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具有强烈表现欲望,都渴望体验成功的喜悦。他们不甘心始终作为学习任务的完成者,还希望能成为布置学习任务的“导师”。布置学习任务能使自己当上先觉先知的“智者”,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因此,作为教师应注重创设这样的机会,由学生编题让学生甚至老师来解答,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真正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提供良好的服务。

例如:在一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课上,我试着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整理编拟问题。有一位学生很“得意”地提问:谁能比较的大小?这是一道非常好的习题,他可以通过不同思路来解答。由于是自己伙伴提出的问题,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寻求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当提问的学生讲评时,他充满自信地说:“老师,我在想这道题目时,刚刚大家的方法有的我事先并没有想到,不过我还有一个和大家不一样的方法。因为,所以。”就这样,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实现了对学生设疑和解答的双重创造性的培养。

同时,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就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发现过程,在探究中实现创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应该掌握儿童的心理,知道他们所思、所想,利用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和性格特点,结合教学目标来引发学生产生疑问和解决疑问的需求,创设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由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产生探究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设置问题要遵循以下原则:(1)问题要小而具体;(2)问题要新而有趣;(3)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4)问题要富有启发性;(5)问题应该是学生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

例如:在教学“分数和小数互化”时,我先介绍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又复习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然后出示了一道这样的题:下列分数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大多数同学一看题,就马上动笔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寻求答案。结果两分钟后,仍然有同学没有做出来。即便有少数同学可能通过课外的学习知道要观察分母,但由于对知识的掌握较肤浅,对这样需要先化简的分数往往判断错误,产生疑惑。这时,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说:“你可以随意说出一个分数,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说出这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信不信?”这时,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纷纷举手,想要“考倒老师”,当我把学生“考我”的分数很快一一正确对答之后,学生的求知若渴的情绪被完全地激发出来,学生很想知道老师迅速给出答案的奥秘。这时,我引导学生探索:“奥秘就藏在分母里”,让学生把这些最简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最后让他们观察、比较、讨论,寻找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样,经过老师的引导、启发,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主动探索,难点不攻自破。

二、创设环境,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创新

1.注重求异和变通,对学生创造性的答案给予激励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促使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例如,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分别是多少亿平方千米?”我没有仅仅局限于讲解例题的知识,而是花了大量的时间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根据不同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尽管有的方程学生暂时不会解答,但在这个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养成不盲从、有主见的良好学习品质,这正是通往创新的必经之路。

2.要善于抓住学生课堂创新的闪光点,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尽情绽放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丰富思想的学生,这就注定课堂教学不会一味地按教师的预设而行,当中会有很多“突发事件”实际上就蕴藏着学生可贵的创造性思维。对于长期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来说,很容易产生一些教学的思维定势,总认为学生也想不出什么新的花样。其实这些主观、僵化、权威的条条框框,不仅约束着教师自己,还约束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

在教授完“真分数和假分数”后,按常规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有这么一道题:小红2小时走9千米,小明3小时走13千米,谁走得快?学生通过讨论,列出:小红(千米),小明,得出结论,小红走得快些;也有少部分学生得出了小数结果进行比较。当我准备出示下一题时,学生甲站起来举手:“我还有其他的方法,不过我会讲,式子不会列。”“我是这样想的:我求出了2小时和3小时的最小公倍数是6,也就是把小红和小明走路时间都看成6小时,那么在同一时间内,小红走了27千米,小明走了26千米,当然小红走得快一些。”随着他的叙述,学生们都开始争先恐后地探索“有新意”的方法。学生乙站了起来:“我又想到了一个方法,先想9和13的最小公倍数,发现是互质关系,所以假设他们在走相同路程的情况下,小红用了26小时,小明用了27小时,也能得出结论:小红走得快。”“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我用(小时)分别求出小红和小明走一千米所用的时间,再进行比较,也能得出结论。”

反思这个教学片段,它告诉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对于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的闪现,不能过早作出简单的判断,学会倾听,让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因为受到肯定而尽情地绽放,学生才会逐渐形成敢于创新的品质。

三、强化操作,发展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1.通过强化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潜力,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所学知识。就小学生而言,只要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就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动手操作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创新所应具备的思想方法。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孩子们熟知的形象具体的画面结合起来,并让学生具备动手参与的能力和渴望,首先必须充分利各种手段,创设有价值且必需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直观、清晰、易懂、好学。“直观”既能帮助理解问题,又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从而产生愿意主动探究知识的冲动,久而久之形成自觉学习的主动性。

在取得直观效果基础上,在教学中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或收集信息的环节,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联系、分析并综合使用,使学生能够在探究过程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动手操作绝不是单纯的肢体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连的,同时也是学生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中的动手操作,是学生借助手的活动来实现、反映头脑内部思维活动,学生把手中的学具,用自己的动作,把相关的数学的抽象逻辑关系物化出来,操作的动作本身往往就是认识的对象。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量一量等实际操作中能逐步体会、理解由“形”到“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快乐氛围中获取新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鼓励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学过的长方形,并自己推导出面积公式。这种转化思想的渗透,还使得学生在此后学习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推导过程中主动探索,充分发挥了创新意识。

2.让“开放”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土壤

“开放”数学课堂,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全方位动手参与创造了条件。同时,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更好地启迪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例如,在探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我拿出了一个鸡蛋问:“怎样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边想边讨论:没有已知条件,它又不像圆柱,也不像长方体、正方体,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平面图形可以用割补法,而这鸡蛋呢?这时教师引导: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知道知道!”经教师一提醒学生兴奋得欢呼,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马上展开小组讨论,交流非常热烈。

A组:向装着水的圆柱体(长方形、正方形)的容器中放进鸡蛋,水上升的部分的体积就是鸡蛋的体积。

B组:把鸡蛋放进容器中,再向容器中倒水,再把鸡蛋捞出,水下降的部分就是鸡蛋的体积。

C组:在容器中盛满水,往其中放鸡蛋,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鸡蛋的体积。

D组:我们组有更简便的方法,把鸡蛋敲碎,蛋清和蛋黄放入容器中,也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D组计算出的体积虽偏小,可孩子们那份执著的精神,那份与众不同的思考方法很值得鼓励。课堂上的“开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出相同的答案或者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出不同的答案正是创新能力的起点。所以,在开放题的设计中,要注重多向思维的培养,注重解题思路的多样性。

猜你喜欢

小红动手鸡蛋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神奇的鸡蛋画
相亲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诚实的小红
小红低唱我吹箫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