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性质、意义与特点
2014-08-15
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少数民族的权利,也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双语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国使用民、汉双语教学的学校有1万多所,在校学生达600多万人,在中小学不同层次开展了21个民族的语文教学。
一、性质
在我国,民族教育被普遍地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教育,主要表现在民族的特殊性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从民族教育的传统形式来看,这种特殊性是十分明显的。如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以佛教文化为核心的藏族文化,与藏族传统的寺院教育相辅相成,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人才培养的机构。在政教合一的社会中,传统的寺院教育及其体系反映了藏族和藏族地区的特殊性。又如回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传统的经堂教育融宗教文化与教育活动于一体,反映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可见,民族传统教育往往与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在反映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就反映了本民族的特色。而现代学校教育的内容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关系密切,反映的是全人类的文化科学成果。民族教育的学校化运动使民族的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也就自然淡化了民族的特色。这种新型的教育事业和民族革命事业一并而来,作为新生事物受到了民族成员的普遍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的学校化运动,忽视民族特色的种种弊端日渐显现,形成了一套孤立的制度,不能融入民族成员的意识之中。发展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注重对民族特殊性的反映,学校这一现代教育的形式才能扎根民族地区,成为真正的民族教育的主渠道。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也不例外。民族教育开始由宏观的、外在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发展转向具体的、内部的双语教学、多文化课程的特色化发展阶段。
双语教学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现象。推行民族语与汉语并重的双语教学,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少年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还能够通过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民族的文化与历史,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留与发展。
二、意义
双语教育表面上似乎只解决语言与教育的关系问题,事实上,双语教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如果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社会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观点出发,双语教育则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工具、民族心理的表征、民族认同的标志等。双语教育也是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一个基本前提。
在处于多元文化的民族地区,总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总有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差异。一般而言,主流文化与强势文化对应,亚文化与弱势文化一致。主体民族则以主流文化占据文化交往中的强势地位,少数民族则因亚文化而处于弱势文化地位。从语言交往的社会功能方面而言,“使用强势语言的群体除非有特殊的用途,通常都不学习或掌握弱势文化群体的语言。相反,弱势文化群体,就必须掌握强势的语言”。[1]正是这种语言功能事实上的不平等,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主流社会视角的观点普遍认同,从而在双语教育中经常出现两种不正常的倾向:一是以社会的强势语言去代替少数民族的语言,忽视民族特征中最为重要的语言因素,同化主义教育中的语言问题便是如此;二是以少数民族的弱势语言去抵制主流文化的强势语言,形成狭隘民族主义教育。
相互隔绝的语言教育是不可行的,双语教育尽量给学习者提供相应文化的感性认识,使语言的符号与其文化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从积极的角度促进文化的相互认同,既要使少数民族有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又有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在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中去进行语言教育。这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多元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特点
儿童语言、文字的习得规律是建立在儿童所赖以生存的社会语言生态环境与社会群体成员的社会语言态度等因素基础上的。因此,依照不同的社会语言生态环境和社会群体成员的社会语言态度为儿童建立不同语言模式的学校,就是遵循儿童语言、文字的习惯。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现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但“双语教学”又是一种教学活动,它也必须遵循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长期以来,人们对“双语教学”的特殊性研究较多,而对双语教学与一般教学的共同性研究较少。
(一)从教学目的观看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与人们对双语的认识有关,也与人们对教学的认识有关。
有关“双语”的界定,虽然目前尚未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概念,但大都倾向于认为“双语”是个人或集体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由此,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双语教学就是使学生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实质上,双语教学的目的并非如此简单。
虽然双语现象自古有之,但早期的双语现象与当代的双语现象已大不相同。在人类社会早期,双语现象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需要而存在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通讯手段不断改进,人际交往不断增加,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双语现象已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了。语言已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的象征和代表,这也为双语教学赋予了新的含义。
对双语教学的片面化认识也与以往陈旧的教学目的观有关。以往的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知识的传递。也就是说,教学的本质是一种传递知识的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而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在于获取、掌握知识。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双语教学就变成了单纯获得某种语言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双语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教学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的、持续性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递不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于知识的传递,特别是通过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意义、价值和能力来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语言作为意义的表征系统,其符号的背后含有价值、意动、态度等成分,因此,双语教学的目的已不单纯是语言的学习,而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乃至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特别是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能够理解、尊重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和不同的文化,要具有本民族、本国家以外的文化知识,有信心、有能力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双语教学在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决不能把语言中所蕴涵的意义剥离,只是单纯地传播语言符号。
现代教育与教学论的发展,使学校里知识传授由传统教育目标的第一级层次下降到第三级层次,相应的“态度与技能”成为现代教育目标中的第一级层次。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将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内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各民族的教育和国家一体的教育也应把这些态度与技能的培养作为多元文化课程的主要目标。这样,在未来的社会中,各民族才能团结和睦、共同繁荣、彼此尊重、相互发展,中华民族新的多元一体格局将为国家更高更快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从影响双语获得的因素看双语教学
语言的获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而双语的获得则更加复杂。在双语获得的理论中,文化合流模式(Acculturaion Theory)、语言调节模式(Accommodation Theory)、话语理论(Discouse Theory)、语言控制调节模式(The Monitor Model)、多变语言能力模式(Variable Competence Model)以及共同语法假设(The Universal Hypothesis)、神经功能理论(Neurofunction Theory)等流派颇有影响,但却难以调和。而在影响双语获得的因素方面却又趋于一致。这些因素主要有:
1.生理因素
儿童语言的获得,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儿童可以在短期内发展出语言能力,一旦儿童开始说话,发展的速度就快得惊人;二是儿童都有说错之处,但这些错误既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又与成人语言有着质的差别;三是世界的儿童语言发展似乎都经历同样的过程,尽管所学的语言不同。以上种种现象使乔姆斯基及其他学者提出“语言发展是一种人类生理现象,即语言的获得更多的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的过程”。[2]这一观点对儿童双语的获得与发展也是适用的。
2.语言环境的作用
语言环境对语言获得与发展的作用是较大的。特别是近年来,很多学者都研究儿童语言的获得、发展与父母的语言、家庭语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或家庭用语与儿童语言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双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认知发展的作用
从认知理论特别是皮亚杰的理论来看,认知发展水平是影响儿童语言包括双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从皮亚杰的观点来看,儿童语言的发展,源于儿童智力的发展,语言与思维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还表明,元认知对儿童的双语或第二语言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个体差异的作用
不同的儿童,其双语水平和能力不完全相同,这与其个体本身的特性有一定关系。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上述四个因素实质上也是影响各类教学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必须以上述几个因素为核心。首先要把学生双语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掌握语言的过程,避免把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单纯的、机械而死板的语言符号来掌握。其次,要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学生在家中与父母的对话,在校内外与同伴的相处以及课堂教学中,都应有良好的双语环境,这对于学生双语的获得、双语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再次,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双语教学。比如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双语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双语认知能力,在思维水平上进行双语学习等。最后,要注意双语教学中的个体差异问题。对于某些个体差异变量,要注意利用、适应,而对于另一些则要超越、改变,唯有如此才能达到目的。
(三)从教与学的关系看双语教学
语言的获得尽管十分复杂,但有一点却是人们的共识,即语言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学习、联系而获得的,那么在“双语”获得中,教学起什么作用呢?
从教学论的观点和教学实践来看,教与学在教学活动中是不可分割的。对教与学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对双语教学至关重要。
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很多人往往片面或错误地认为,教师的教是学生学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因素,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大多数双语教学研究总倾向于研究教师的教。往往用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来评价教学水平的高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双语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的状况。
现代教学论十分重视教与学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认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并进一步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教与学是无法分开的。但是教与学的关系并非是因果关系,而是一种本体依赖关系。从本体依赖性关系来看,教的意义依赖于学的存在,学是教的前提,如果没有学也就没有教。但学并非教的结果。教与学之间的这种独特性关系对于双语教学颇有价值。
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在双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学生双语水平的高低,并非教师教的直接结果,而是学生学的结果。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学。教师只是双语学习的组织者,动机的培养者,价值观和态度的引导者,学生进步的评价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双语的动机,创造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和气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双语。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看双语教学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达成教学目的的重要渠道,也是全面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在我们所观察的一节藏语文课上,教师讲的内容是寓言故事《乌鸦与狐狸》,学生们大多没有见过狐狸,只有课本上的插图,这里的孩子都没有去过动物园,所以只能从插图去想象狐狸的模样。我们原本以为的双语教学情景是,如果学生听不懂一种语言,就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转换,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语言达到教学目的,用汉藏两种语言进行授课。结果完全不是我们的想象,藏语文课上,年轻的男教师用形体语言而非实际语言的转换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狐狸和乌鸦,藏族教师用身体表演乌鸦呱呱叫和流着口水的狐狸的贪婪,活跃了课堂气氛。
双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语言符号和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并具备使用双语的能力;而传统的以一种语言为主再加授另一种语言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师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需要,也无法全面达到双语教学的目的。
[1]万明钢.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双语问题[J].教育研究,1997(6):76-79.
[2][美]诺姆·乔姆斯基,牟小华,侯月英.语言与心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