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生路径与区域实践*

2014-08-15王元亮

区域经济评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共生城乡农村

王元亮

我国城乡分立的发展路径尽管有着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已经不符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乡一体化正进入更为开放的进程并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是通过资源、资本、劳动力、信息等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而形成的地域关系,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重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互动,进而建立一元城乡发展机制的根本举措。然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关系如何改善,需要对问题有本质的探析、清晰的思路和可行的路径。同时,城乡一体化既受到国家区域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影响,也受到地方资源禀赋、区位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环境条件的制约,城乡一体化在局部、地带之间格局差异显著;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发展路径意义深远又迫在眉睫。

一、城乡一体化与共生

在城乡一体化研究方面,西方学者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典型的有田园城市、卫星城镇、邻里单位、广亩城市、有机疏散、Desakota模式及城乡边缘区等。尤其是基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Desakota模式,注重城市要素对农村导向作用的同时,着重探讨城乡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双向交流引起的地域空间变化,对我国有效地组织城乡经济活动和一体化共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国城乡一体化理论课题源于改革实践,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转型,城乡一体化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综合不同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总结出主体发展视角的城市主导、小城镇主导和城乡区域一体化三种模式,以及产业发展视角的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和消除传统分工、走城乡融合道路两种模式。虽然城乡一体化理论层面研究较为成体系,但实践上仍未建立成熟的模式。

究其原因,城乡一体化是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问题的方方面面,需要有更广阔的思路和站在更高层面分析。城乡一体化不是局限于中心城市自身的发展,而是统筹城乡关系,寻求差异互补,实现共同发展;也不是单纯的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而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整体,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政策措施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平等、产业互补、资源互通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之间的融合过程与共生结果。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共生理论作为种群生态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研究复杂种群之间信息传递、物质交流和能量传导的有效途径。在我国,1998年共生理论引入经济领域之后,共生的融合思想也逐渐应用到人类社会尤其城乡发展之中,成为一种追求异质者积极共存的理想形态以及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良性的结合方式。把城市和农村看成共生的单元,一体化就是单元之间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共进、区域协调的共生体的过程。因此,就城乡一体化的机理、内容和目标而言,与共生理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适用性。

二、国外城乡发展的启示

世界其他国家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发展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欧美模式和拉美模式。在欧美国家,美国先实行城市化,再由城市化向城郊化过渡,由居住功能郊区化,发展到商业功能和产业功能郊区化,最终形成“边缘城市”。英国于1949年启动了大伦敦计划。在距离中心城区一定距离选择地价较低的农区建立新城,解决了城市郊区的过度不平衡。法国于1965年通过了“巴黎地区整治和城市规划方案”,制定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经济措施解决了城乡矛盾,促进了一体化发展。意大利积极引导市镇的合理布局,全国八千多个市镇已全部覆盖了农村。德国重视农村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变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忽视农村建设和农民大量迁入城市的不良状况。对于拉美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工业化速度,产生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严重脱节的过度城市化,引发了生活环境恶化,城市暴力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冲突。

欧美国家成功经验表明,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乡两大系统不断朝着要素优化组合方向发展,并逐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反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蕴含着强烈的共生思维。欧美的成功归根结底是由于起步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够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市场来实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化,带动国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生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而拉美国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尚未健全国家制度和政府宏观政策下推进城乡发展。也正因历史条件的不同和基本制度的制约,我国不能重复欧美模式,更不能重蹈拉美模式。但欧美注重发挥市场机制和规划立法、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积极引导合理布局城镇,将城乡一体化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做法值得借鉴。

三、我国城乡一体化共生路径

城乡一体化进程产生的不可避免和难以逾越的问题,根本上是由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失衡所致。城乡一体化不是城市农村同质化,而是在承认城乡存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城乡产业经济互补,城乡生态环境共治。因而,实现城乡一体化须转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思维,树立共生理念来统筹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基于共生视角透析城乡一体化渐进式演进的过程,旨在引导城乡系统共生关系的形成,探寻城乡共生体之间以及与自然、社会、生态的动态激励机制,进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尽快达到互惠共生状态。此外,我国自然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基础的非均衡性,造成城乡一体化的区域差距显著,尤其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不够深入,发展的多元性相对突出,这就意味着城乡一体化路径会有所不同。因此,基于共生理论探索一条既富有参考价值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可以为区域的城乡统筹及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一)“城-镇-村”三元互动

城市和农村的关系是人类主体间的关系,城乡关系实质上也应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关系。城镇村是异质的人类聚落空间。当把城乡独立空间结构看成一个共生整体时,城市、县镇、农村便成了相互进行能量、物质、信息交流的共生单元。另一方面,三者之间本身也是一个难以清晰界定的地域单元。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内在兼容性不言而喻,各种资源和市场的联系使得城乡之间日益成为难以割舍的共同体。因而,城镇村互动共生是多元载体参与的以实现城乡地位平等、要素互补、节点有序、和谐共生的路径。

对于城市,发挥城乡一体化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既定的空间发展规划,突出特色功能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环境,提升城市档次和品位,从而更好地聚集资源要素,带动城乡协调发展。此外,要坚持区域中心城市的培育,加快城市群的发展,提高城市人口集聚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对于县镇,发挥联结城乡的纽带作用和承接作用。镇是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链接、串联城乡的节点,对城乡矛盾起着显著的缓冲作用。因而,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梯次推进、分类指导,打造特色镇。主动承接城市产业,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聚集,使之成为带动和辐射农村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点。对于农村,要推进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城乡产业链价值耦合

在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要使城乡一体化形成共生的状态,就必须在城乡的产业上形成关联。城乡历史上一直存在紧密的联系,既是彼此互通有无的市场,又是多种产业链的上下游客体,城乡之间本应存在广泛的价值共生。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主要表现为能源、生物、高新技术的兴起与原有工业的升级改造,以及由此带动的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而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除了改造传统农业外,还要沿着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城市产业逐渐背离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基本目的,农业产业化缺乏物质依靠的两极化发展途径,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隔断了城乡之间的产业链,取而代之的是对劳动力、资源、资金、土地和政策等要素的竞争以及基础设施在城市的浪费和在农村的匮乏。

因此,必须发挥城市的门户优势和农村的生态优势,加强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形成城乡分工合理、资源充分交换的产业体系以及产供销一体化的价值链和通畅便捷的物流。城市应把工业作为推动一三产业的驱动产业。以市场为导向、骨干企业为依托、产业园区为载体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培育涉农的产业集群,形成辐射农村的城市经济板块。农村应把农业资源融入二、三产业循环的大体系之中。确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城市边缘农业和都市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村制造业基地建设,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创新涉农金融体制机制,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最终实现城乡资源上的共享与互惠,产业上相互补充推动的价值共生。

(三)城乡生态与环境有机生长

在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造成大气污染尤其雾霾天气增多,人口集聚而产生的生活废水直接向江河排放不可避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活垃圾大量增加。而与环境问题频发的城市相反,拥有相对优美自然景观的农村成了久居城市人们青睐的放松减压的地方,这为城乡生态与环境共生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城乡一体化不单是经济社会的融合,更是生态资源有机双向互动。农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修复和适时进化的特征,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生存和发展。城市是复杂而脆弱的人造生态系统,离开了农村无法独立生存。农村的生态基础性和保障性功能越突出、越稳定,越有利于城市快速发展。因此生态与环境有机共生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传统城乡关系对生态空间作了清晰地二元性划分,生态系统被分割、切断,相互交流变得困难起来。城乡的生态共生使得自然环境和农地被保留下来,城市公园不再是分散设置而形成绿色走廊,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安全的通道,也成为所有小动物生息的回廊;城乡之间采用农田和森林带状交替造林;城乡生态共生使农村高度符合城市功能,农村风光流向城市。例如为了再利用水,路面采用可浸透铺设,雨水返回土壤成为街树和森林的水源,污水经净化处理作为森林和农业的用水;为了产生能源,将包括生活垃圾在内的城市垃圾作为固态燃料实现城乡共用。

四、城乡一体化的共生实践

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起着引领和带动作用,所做出的探索和先行,对区域的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城市以城乡一体化为统揽,充分发挥全域、全程、全面规划的先导作用、中心城区的承载和辐射作用、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改革创新的动力作用,实现城乡空间布局、人口适度集聚、产业体系和公共环境的联动发展,形成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利用集约化且兼具区域特色的多点共生、重点发展的二元分割向一元统筹转变的格局。

(一)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空间关系。按照“市域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三规合一的“全域城市”理念,对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进行科学布局;确立以城市建设为引领,重点建好中心城区、复合型居住区;按照县域经济的理念规划小城镇和重点镇,激活镇(街道)发展活力,促进镇(街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统筹规划农村建设,坚持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宜改则改、宜并则并,因村施策、分类实施,形成城乡空间共生格局。构建城乡主体关系。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出台一系列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文件,深化户籍、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着力突破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构建城乡主体利益共生的新格局。

(二)产业体系

做实传统产业,做强新兴产业,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整合优势行业,打造新型的产业集群;协调发展和逐步融合一二三产业,推动产业分工一体化共生,增强农村与城镇产业的共生度,实现产业发展由多点共生组织模式向连续的共生模式转化。推进优势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产业集聚区、高新技术园区着力发展工业;中心城区核心功能区、生态经济功能区、生态旅游功能区发展服务业;高效农业功能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城乡高效完整的产业链。重点打造工业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商贸业、休闲养生、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等现代化农业。

(三)环境与公共服务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推动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共生。在中心城区积极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等“五化”;在农村建立“村(居)收集、镇(街道)运输、市(域)处理”的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有效改善生活环境;积极争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功能一体化共生。建立由中心城区综合服务设施、镇服务站、村服务中心互为补充的城乡文体服务体系,由市级医院、镇卫生院、社区分院、村标准化卫生所相连接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包括村(居)信息网点建设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村村通的信息服务体系。环境与公共服务的共生推进了城乡之间的软硬资源的无缝对接。

五、结语

城乡经历了从农业社会的并存,工业社会的对立,到生态社会的共生。城乡一体化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不断推进的现实。利用共生理论分析城乡一体化,可以厘清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与乡之间的关系、发展的现状和阻碍的因素,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及对策,为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指导。下一步的研究重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共生政策制定和体制机制创新。即是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把城市和农村放在更加平等的地位,纠正体制和政策上的城市偏向,突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立长效稳定的发展机制。一言以蔽之,真正使城乡成为人类宜居之地,未来城乡一体化要走一条共生发展道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地区也必然是社会和谐、经济共生、环境友好的区域。

[1]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75-79.

[2]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4):118-128.

[3]曲亮,郝云宏.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71-374.

猜你喜欢

共生城乡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