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员学术研究的困境与突围
2014-08-15何海
何 海
(1.上海大学文学院 上海 200444;2.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4)
1 前言
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给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得公共图书馆不得不在服务手段、服务模式、服务理念等多方面投入精力,从而忽视图书馆员所应获得的关注。图书馆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1〕如果说图书馆人文精神是“在图书馆工作时间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2〕,那么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对象不应只有读者和用户,还应包括提供服务的图书馆员。因此,我们认为,图书馆在用心服务读者的同时,也应给服务读者的图书馆员更多的关怀。本文拟从公共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入手,剖析图书馆员学术研究的困境,并提出突破重围的对策,以期引起学者们对图书馆员的更多关注。
2 公共图书馆员学术研究的现状
随着新科技手段的层出不穷、传媒信息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服务的大势所趋,图书馆员发现自己的服务已不能满足读者和社会的需求。研究发现: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5%来自图书馆的建筑物,20%来自信息资料,75%来自图书馆员的素质。就是说,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知识和智力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首要因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3〕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图书馆员必须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理论知识水平;而理论知识的提高,则有赖于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高层次的学术水平不仅能提升图书馆形象和影响力,还能提升图书馆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其个人价值和研究成果也可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赞许。
任意选择一个与“图书馆”相关的高频词汇在CNKI、独秀、维普等数据库中搜索,抽查检索结果不难发现,绝大多数论文作者机构都是高校和科研系统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屈指可数。据文化部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50个,其中,国家图书馆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37个,地市级公共图书馆32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2491个;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52688人,高级职称4177人,中级职称16724人。〔4〕如此众多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在全国120多种图书情报专业刊物上的发文量寥寥无几,这样的学术氛围和学术水平与公共图书馆系统庞大的从业人员队伍是很不相称的。
3 公共图书馆员学术研究的困境因素分析
3.1 公共图书馆
目前公共图书馆系统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普遍提升,尤其是事业单位推行改革后,将学术研究与职称、职务、绩效工资、津贴福利等挂钩,使得图书馆员不得不在学术研究上下功夫,这对图书馆事业的推动和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很有益处,但是弊病也显而易见。
3.1.1 对学术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从公共图书馆的性质看,其强调服务性,强调服务社会大众,并长期把读者服务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每年都会有相对增长的服务人次、借阅册次、点击量等指标来衡量图书馆员的职责任务完成情况。图书馆对学术研究的重视虽有提升,但还停留在“偶尔号召”和统计发表论文数量的层面上,主要是应对中国图书馆学会、省(市)图书馆学会的年会或论坛征文,日常学术规范和论文质量的宣传鲜有提及,没有将学术研究和服务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高度,更不用说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3.1.2 对学术研究的激励程度不够。图书馆每年投入相当比重的经费用于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文献资源的完备、环境的升级和改造等,相比之下,对学术研究的投入就显得捉襟见肘。当前,很多公共图书馆陆续出台了各种标准的学术奖励制度,但激励程度普遍不高。众所周知,图书馆员的工资水平大多处在社会水平的中下游,普通图书馆员(职称较高者除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1篇论文所需的版面费占到工资的1/3-1/4,且绝大多数没有稿费,而图书馆的奖励与发表论文所需费用仍有不少差距,更不用说图书馆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了。
3.1.3 对图书馆员学术水平的认知程度不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大多数图书馆存在图书馆员身份参差不齐的情况,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也不一,在缺乏学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前提下,图书馆员不可能作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另外,图书馆员多数来自图书情报学以外的其他专业,对图书馆情报学知识大多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没有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也不可能发表出图书情报学类的专业论文。
3.2 图书馆员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要素,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依赖图书馆员完成,这要求图书馆员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也需要图书馆员不断吸取新知识。学术研究就是衡量图书馆员素养的重要标准。囿于思想观念陈旧、工作任务繁重、科研时间碎化、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动力支持、投机心理严重、行政约束掣肘等因素,图书馆员学术研究成果普遍较少。
3.2.1 思想观念陈旧。长期的服务实践工作让图书馆员形成了“服务立馆,读者至上”定式思维,认为只要做好服务工作就是做好了本职工作,至于学术研究,似乎和他们不沾边。尤其是服务在一线的图书馆员,很多一辈子从事的都是借借还还、上书下架工作,凭借的就是经验,几乎没有学术研究的意识。
3.2.2 工作任务繁重。公共图书馆毕竟是事业单位,每年都有一定量的行政指令或指标需要完成;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带来很多新方法和新手段;读者需求越来越多样,需求层次也越来越高,更多服务不断推陈出新。这些都需要时间消化、吸收、应用,新事物和新任务,无疑加大了图书馆员的工作量。
3.2.3 科研时间碎片化。公共图书馆员没有高校图书馆员的寒暑假期,也没有图书情报院系教师们授完课后可供科研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都要按时上下班,难以抽出时间进行连续性的学术研究,碎片化的时间成为图书馆员进行学术研究和拥有学术思维的重大阻碍。
3.2.4 专业能力不足。大多数图书馆员不是图书情报学专业出身,多从事应用实践型工作,也缺乏专业阅读和学科交叉综合的学术水平,对学术研究望而生畏,能力不足为多数图书馆员所认同。
3.2.5 缺乏动力支持。图书馆工作环境相对竞争压力不大,服务氛围胜过学术氛围;图书馆员的收入水平不高,获得学术支持的经费也很少,多数图书馆员要为自己的学术成果买单,这都会造成图书馆员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反感厌恶心理。
3.2.6 投机心理严重。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图书馆员在上下级或同事、朋友的论文上署名;临时东拼西凑花钱买版面;抄袭和找人代写论文等方式投机学术,以实现晋升和评聘职称的目的。
3.2.7 行政约束掣肘。行政约束本不该成为掣肘学术研究的因素,但不少公共图书馆的行政色彩仍很浓厚。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本可发现很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选题和进行相关资料的累积,顾忌到领导的面子或干预,不敢也不能以事实为例进行反思梳理,以致公共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呈技术型、空洞化方向发展。
3.3 社会
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除了能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外,还希望获得个人价值和研究成果的社会认同感,此种认同感主要来自学术界的赏识、普通民众的认知和新闻媒体的好评等,而这些恰恰是图书馆员难以获得的。
3.3.1 学术界的漠视。首先,图书馆学会作为领导和组织图书馆员做好学术研究的管理机构,很少对图书馆员的理论水平、学术规范、选题角度、研究方法等做深层次的培训教育,更多的只是政策意见的传达和论文的征集;学术研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缺乏新意;各级学术研究团体组织开展会员活动少,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凝聚力不强,学术引导欠缺,高水平有创意的研究成果少;高水平的研讨会也不多见。其次,图书馆员的专业水平有限,对理论性较强的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难有挖掘,所撰写论文多数集中在新技术的应用、工作经验与心得、业务管理与实践等方面,专业学术期刊对此类方向的刊载兴趣不大。另外,据一位图书馆专业期刊的编辑总结,“图书馆员所撰写的论文,盲目追踪热点,缺乏深度;论文选题不当,落入肤浅;急于发表论文,东拼西凑;整体水平欠佳,影响质量。”〔5〕再次,图书馆界有部分功成名就且掌握规划权力和话语权力的“精英人物”,他们热衷于在专业期刊上发表文章或撰写专著,并借以在当前日益完善的知识体制内获取学术资本和权力资本,而无心在专业以外的场合或媒体上发表“公共关怀”的意见,导致图书馆学主要成为馆内学术和圈内学术,这也是图书馆员的社会认知度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6〕
3.3.2 多数民众的冷落。受经济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的影响,图书馆学、图书馆、图书馆从业人员地位不高,很多民众不清楚、不了解、也不屑于关注图书馆事业,他们的眼球主要被名人、明星的“精英文化”光环所吸引,对图书馆提供的“公众文化”、“草根文化”毫无热情,只是把图书馆当作是看书、借书、还书的场所,少有能理解图书馆员默默无闻、长年值守、无私奉献地向民众普及知识所付出的心血。图书馆员没有公务员的社会地位,也没有高校图书情报学教师和图书馆员的高尚称谓“老师”,更没有为社会仰视或平视的收入水平,其学术能力和学术水平的社会认可度高不起来,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只能在馆内和圈内流动,学术观点也只能学“束”了。
3.3.3 新闻媒体的误导。新闻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热衷于迎合民众的心理偏好,更多地关注娱乐、八卦、名人、明星等,很少宣传报道与图书馆相关的人和事。更有甚者为了博取版面和刺激眼球,鸡蛋里挑骨头,过分夸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如借书难、服务态度恶劣、收取延误费不透明等,这不仅不符合图书馆的主流服务水准,还会使普通民众对图书馆、图书馆员有了不公正认识,更会引导民众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歪曲的普遍认知。
4 公共图书馆员学术研究的突围
4.1 重视图书馆员学术研究,完善学术研究激励机制
首先,公共图书馆应将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纳入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长期规划中,争取经费投入并注重对图书馆员的关怀,“一个报酬低下的工作人员是不会以必要的热情去完满地执行他的任务的。虽然他也在工作,但不能指望,以为待遇低得可怜的人会有足够的热情和事业心”〔7〕。其次,图书馆应鼓励馆员多进行专业阅读和学术研究,并完善学术研究激励机制。阅读和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力度疲弱的激励政策,不仅难以激发图书馆员的研究热情,触动图书馆员的竞争意识,甚至会成为部分图书馆员逃避研究的借口和理由。再次,图书馆应为图书馆员提供继续教育或培训的支持。受专业不对口和学术训练缺乏的限制,图书馆员即使有满腔的科研热情,也无从开展学术研究。图书馆可以通过与高校合办学历教育研修班、馆内自设短期学术训练班等形式解决。
4.2 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组建或形成学术研究团队
中高级职称馆员是图书馆学术研究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并且热爱图书馆事业,组合凝聚这些高水平的研究队伍是图书馆学术研究持续深入开展的保障。图书馆应创造条件来发挥这些馆员的带头作用,以推动图书馆学术研究的深化。一是为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创建和搭造一个能够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平台,以激发图书馆员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二是对所在图书馆的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查,按专业门类相近的原则组织学术团队,对图书情报学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挖掘,也可加强与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学院系的研究队伍合作,开展重大课题项目的攻关。三是鼓励和支持图书馆员参加馆外学术活动,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或获奖的图书馆员给予高度表彰和奖励。
4.3 加强学术成果报道宣传,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应用
目前来看,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宣传以提升图书馆的形象、展示图书馆的风采,有的图书馆甚至成立专门的宣传推广部门,如湖南图书馆成立的宣传推广室,可见公众媒体的宣传报道对图书馆地位和形象的推广尤为重要。但是出现在各类媒体渠道上的图书馆信息,大多为活动和服务类的报道,殊不知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成果更能体现图书馆的内涵、提升图书馆的形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各种形式加强对研究成果的宣传报道,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都是有积极意义和价值的。另外,图书馆员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心得,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开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宣传报道的学术成果不仅能为所在图书馆应用,更能为其他图书馆提供借鉴,对图书馆员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提供了现实路径,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循环。
4.4 树立自学和终身学习理念,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
面对新时代、新技术、新需求,图书馆员必须转变思路,把做好服务和搞好学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主观上,认识到图书馆本身就是知识的宝库,专业能力不足可以通过自学来提升;工作任务重、科研时间碎片化是公共图书馆员普遍面临的问题,但要有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学术精神;抛弃投机心理,把做学问和做人等同对待;放下思想包袱,将学术研究和行政管理区分开来,树立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意识。客观上,坚持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积极参加各类研讨会、培训班、短期进修等继续教育活动,开阔学术视野,学习研究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工作中注意发现问题和积累经验,储备知识来源,并不时与同事之间交流学习,打开思路;与具有相同或相近学术爱好的馆员组建学术研究共同体,制定相关的研究计划等。
4.5 注重图书馆员与社会的交流,争取理解和宽容
图书馆员相对局限的工作环境,让其难以与社会交流,主要是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多。学术界对图书馆员的学术水平认可度不高,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多数只在高校或研究馆员中进行,学术“精英”们也鲜有对普通图书馆员提供帮助和提携,这是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所致,亟需呼吁学术界态度的转变,多给馆员机会参与各种层次的学术交流。其次,学术期刊应该重视图书馆员对工作经验和实践问题的反思,多刊载图书馆员的论文,鼓励图书馆员开展学术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再次,图书馆学会也应承担其相关职责,更好地为图书馆员的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或提供便利,尤其是在课题申报上给予倾斜或支持。最后,媒体和民众应该给图书馆员更多空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图书馆员积极工作的正面事迹或态度上,并对失误和不足给予宽容和理解,避免造成图书馆员更多的心理压力和敌对反感情绪。
5 总结
图书馆事业是以图书馆员的服务实践为根本旨要进行的信息传播过程,撇开图书馆员的一切实际效益都是空谈。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主体要素和业务工作的践行者,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高瞻远瞩的视角和扎实深厚的知识储备,这一切都集中体现在图书馆员的学术水平上。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只有具备高水平学术队伍和深层次文化内涵的公共图书馆,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一席之地。
1,2.肖希明.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图书馆 ,2000(1):11,10
3.袁豪杰.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现代情报, 2008(8): 107-109
4.“十五”以来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情况分析.〔2011-01-05〕. http://www.ccnt.gov.cn/sjzznew2011/cws/whtj_cws/201111/t20111128_153313.html
5.肖群. 加强馆员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由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引发的思考.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3
6.康延兴.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反思——并为图书馆员声辩//中国图书馆学会编.中国图书馆事业百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45
7.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