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2014-08-15
(深圳市光明新区图书馆 广东深圳 5181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强调了在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中,城市如何增强自身的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在内的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以适应“人的城镇化”。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机构之一,厘清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做好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工作,是新时代环境下深化服务的一种责任与担当。
1 城镇化内涵与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1.1 概念与内涵
城镇化是指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1〕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从资本视角看,工业化水平发展的开始以传统制造领域的密集型行业为开端,这些密集型劳动企业需要大量对技术和知识水平要求不高的产业工人,农村社会劳动者恰恰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土地建立企业,这些土地只能来自农村,从而推动了农村向城镇化被动转化。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规模越来越大,迫使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由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向非农行业转变,由乡村生活模式向城市生活模式转变。城镇化对创造就业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世界城市》将“城镇化”定义为:“城镇化是一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业的工作;其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是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第二方面强调社会、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实质上这两方面是互动的”〔2〕。虽然,不同学科的学者对于“城镇化”认识的角度不同,但是,关于“城镇化”内涵还是形成了一些共识:①劳动者由农村朝城镇进行转移,城镇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人口的比例不断加大;②农村环境转化为城市环境。农民开始由分散而居的农屋生活场景向集中的高密度的楼宇城市生活场景过度,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不断完善;③生产模式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失去了土地,迫使他们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寻求就业的机会,导致城镇经济特征逐渐显现,重点表现在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在地理上的聚集趋势;④生活模式由乡村走向城市化。居住环境决定了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差别,农民进入城市生活后,必须逐步接受城市文明和城市文化,这与传统的通过教育、参军等形式的向上流动具有的过渡性不同,城镇化要求农民一蹴而就地进入城市生活状态,因此,需要社会成员加快文化观念的转变,快速适应并参与城市文化。
1.2 我国城镇化的现状与特点〔3〕
(1)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人口主体是农民工。近年来,沿海各省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输入农民工不断增加,而内地各省城镇化率的提高的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原有农村居民离乡数量的增加。以全国户籍人口与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河南省为例,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河南省农村人口转移速度不断加快,2011年底,河南省农村人口为6234万人,占总人口的59.4%,农村富余劳动力约3200万人,已实现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2465万人。
(2)农民工人口的流入,加速了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2007年,江浙与东北三省的城镇化水平超过了50%,广东超过60%,京津沪更是超过了70%。在如此高的城镇化水平的背后,京津都市圈流入的跨省农民工在593万人以上,珠三角流入1373万人,长三角则为1265万人。输出农民工人数最多的河南、四川、安徽等省,流出的农民工超过了500万人。
(3)城镇化的主要形式是流动就业,未完成农村人口在城镇的定居。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流入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绝大多数都是流动就业,举家迁徙的农村人口仅占2成左右。“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现象普遍也是这一特点的表现之一。
2 城镇化与农村公共文化的相互影响
当代人类学家认为:“城镇化并非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和城镇,而应该是指社会中城市与非城市地区之间的来往和相互联系日益增多这种过程。”城市与乡村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接触融合后,产生了一种整合的社会理想,既含有乡村文明成分,又含有城市文明成分,这种现象即为“乡村城镇化”。〔4〕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的基础即为农村社会成员的城镇化,这就向城镇化过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挑战。
2.1 城镇化对农村公共文化的影响
2.1.1 城镇化改变了农民落后的文化意识
城镇往往是地区或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合了区域或全国的各种优质资源,政治、经济、文化、人才等各种优势明显,使城镇比较容易成为先进思想、文化和技术创新的聚集地与发源地。农民工通过参与城镇化建设,感受城市文明的熏陶,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交往模式,自觉或不自觉的融入城市文化系统,农民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发生了质变。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意识造成了农民狭隘、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城镇化要求农民这种自然经济、封闭的思想意识,需要向城市文化中开放、创新的思想观念转变。在城镇化过程中,通过务工进入城市的农民与通过其他流动途径进入城市的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区域的社会成员交往,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在城市传播、整合,原有的文化开始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自然地引起农村文化底蕴的变化。
2.1.2 城镇化促使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转变
传统乡村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农村社会受到社会环境与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社会流动与社会交往相对封闭,文化交流不畅。在地域环境影响下,社会成员会形成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在中国农村,婚姻成为关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纽带,并由此衍生出血缘关系,农村传统的公共文化往往就隐秘在这些有关的活动中。农村公共文化的关系属性也多呈现在婚丧嫁娶、宗族仪式等活动中。当代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强势存在,从文化分层来看,城市文化代表了我国文化发展的中心,乡村知识精英和青壮年劳动力始终向城市单向流动,这就导致乡村文化走弱,文化力量上城乡二元结构加剧。虽然,国家一直致力于推行农村自治、政治参与,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人治思想、专制观念等落后的政治意识在农民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城市文化最主要的特质就是其开放性,由于人口密集、文化设施齐全,社会成员可以方便的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城镇积聚了各种文化资源、文化设施和文化人才,他们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向外扩散和辐射。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借助农村社会流动,城市文化对农村文化施加了强大的影响力,促使农村文化由封闭、保守向城市文化的开放、多样性转变。
2.1.3 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传统文化的衰落
城市文化相对于农村公共文化而言属于强文化系统,在为农村公共文化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农村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农村传统文化成衰落趋势。农村公共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各个民族的长期生产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既是社会成员的一种生活形态,也是对生命哲学的一种诠释,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理解特点。在特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下,社会成员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互动产生特定的文化类型。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文化保护意识严重不足,具有独特地域韵味的遵义老城民居、古朴端美的定海古城等大量代表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在城区改造中消失,我们拆掉的不仅仅是建筑物,也将传统文化与历史一同剥离。特别是在民族地区,没有很好地利用民族文化遗产,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为农村传统文化衰落的主因。另外,强大的城市文化从观念意识上,冲击着传统的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和道德文化,农村的传统文化与强势涌入的城市文化之间出现冲突与失调,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2.2 农村公共文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2.2.1 农村传统文化观念制约了城镇化进程
农村传统的文化观念成为束缚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我国农村教育普遍落后,农民文化素质处于较低水平,对于文化的感受力比较弱,对于城市文化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家族文化、宗族文化、裙带作风等影响农村社会成员迈向城市化的进程。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在农村社会保障明显落后于城市的时期,农民把土地看作最后的依靠。在小农经济思想意识作祟下,农民狭隘的保守的思想观念与先进的城市文化必然发生冲突,并由此衍生出诸多社会问题。城市经济结构的活跃性要远高于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快,结构性失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由于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自身知识水平较低,农民工提高技术水平和改善知识结构的意愿和动力不足,在失去就业竞争力后,往往会选择退守农村土地。因此,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并未从根本上融入城市。
2.2.2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能够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解决农村社会成员参与文化活动难的问题,通过建设如农家书屋、文化室等一系列的文化设施,有效促进农村社会成员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整体上提高农村社会文明和农民文化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社会生产技术、娱乐活动、生活方式的健康发展。随着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和农村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为城镇化进程提供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从而推进城镇化建设,这就是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正外部性现象。城镇化过程中,各种形态的文化相互冲突、相互交融,不仅打破了农村社会发展的封闭、僵化状态,也出现了价值观扭曲、心理失衡等问题,进而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养农民的文化接受能力、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引导农民能够尊重文化差异,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城市文化,并能够包容外来文化,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城镇化进程是涉及到劳动者、生存环境、生产模式、生活方式转变的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公共文化建设视角解决好人的素质问题,才能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
3 面向城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3.1 建立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预警机制
未来20年内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将有五亿人口进入到城镇。城镇将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需要建立预警机制,为农村公共文化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解决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冲突。首先,针对城镇化进程的需要,能够广泛获取文化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即将进入城镇生存发展的农村社会成员提供培养信息。公共文化信息主要包括农业科技类、文娱类、卫生类、教育类、政治类、经济类等,这些文化信息既是城镇化进程中社会成员需要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储备,也是现阶段农村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文化信息,能够使他们了解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竞争能力,并进行针对性的、代际间不同的培训和指导,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持续的劳动力资源。其次,建立就业市场信息发布预警机制。现阶段的城镇化进程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相融合,东部沿海开放城市劳动型密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并以高新技术产业予以替代。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机构通过对用工需求大的城市群产业发展研究,建立基于各地产业特征的就业市场信息预警机制,能够有效地降低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成本,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引导农村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选择正确的职业岗位。第三,建立农民社会流动的文化信息预警机制。农民工受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变化的三重压力,提前了解就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求职地的生活方式和当地的文化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农民工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并积极的参与到城市文化活动,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进而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3.2 面向城市文化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虽然,中国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形态,社会成员都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文化本身就是社会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思想观念体系,自然环境和物质生产条件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社会条件,不同的生产方式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文化形态。因此,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还是有着显著的差别。中国农业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并直接从封建半封建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村社会变革迟缓。农村社会成员的生产和生活往往局限在比较狭小的村落范围,农村社会信息闭塞,生产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因此,农民的文化特质中包含了守旧、知足常乐、创新意识不足的落后观念;农民社会交往对象以血缘和地缘为依据,他们家族观念和老乡观念较强;时间观念不强,生活态度比较悠闲。城市社会受商品经济和社会大生产的影响,社会成员具有较强的民主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注重人际交往和合作,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城市是一个高度聚集的文化氛围,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社会秩序和各种规章制度。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间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成员融入城市生活。在城镇化过程中,最难过的就是文化关。面向城市文化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目的是让农村社会成员能够对社会流动目标城市文化有所了解,能够以包容的心态接受城市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立城市文化信息传播机制不是对农村传统文化的改造,而是使农村社会成员有渠道了解城市文化,在今后的务工、创业向城市社会流动过程中减少文化冲突,为城镇化发展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
3.3 基于延伸服务理念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图书馆延伸服务是促进农村社会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在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村社会成员道德素养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虽然,延伸服务还只局限在东部沿海城镇化发展比较集中的地区,但是,这种服务理念能够为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提供借鉴。当前的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没有形成体系,不同机构开展各自的文化服务活动,比如农林管理部门的农村农业科技扶持活动,新闻出版部门的农家书屋项目,文化部门的送书下乡、送戏下乡活动,以及各式各样的基于市场行为的农业网站。由于农林、新闻等部门缺乏向图书馆、文化馆这样的服务型机构,其共同特点就是时间短、效果不佳、文化影响缺乏可持续性。建立在延伸服务理念下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就是要改变各自为战的文化信息服务现状,整合所有的信息服务资源,为农村社会提供农业科技、文娱、卫生、教育、政治、经济等全面的文化信息服务。传统上的管理体制下,高级别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局限在城镇范围,并没有面向农村开展具体工作的内容,而是逐级命令式的实现工作目标。因此,急需建立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管理机构,这一机构应该高于同级的新闻、农林、文化等政府职能机构,并在管理机构领导下,设置专门面向农村社会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机构,可以根据各个部门的社会功能特点,将之挂靠在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机构负责调研农村公共文化信息需求,其他政府管理部门按照制度配合向其提供公共文化信息,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机构对有关信息进行整合,并通过网络、现场等途径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1.林创彬.试论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6):262-265
2.StanleyD·Brumn,Jack F·W illiams.Cities of the World, Harper Collins:College Publishers, 1992
3.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上).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1):32-34
4.G·E·Guldin.Urbanizing China, Westport, Conn: Green wood,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