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荐书目与家庭藏书探析*

2014-08-15

图书馆 2014年3期
关键词:书目藏书读书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

家庭藏书和家庭阅读是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普遍关注全民阅读的当下,家庭藏书和家庭阅读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家庭藏书是家庭阅读的基础,但是,当下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家庭缺乏藏书。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如何为家庭阅读提供必要的藏书。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家庭藏书推荐书目的重要意义,因为家庭藏书推荐书目是完善家庭藏书的必由之路。然而,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往往是谈家庭藏书但没找到出路,忽视了推荐书目的功用,例如,《试论家庭阅读的重建》〔1〕分析了重建家庭阅读传统的必要性;《中国当代家庭藏书重建刍议》〔2〕分析了我国当代家庭藏书重建的必要性。谈推荐书目却忘了落脚点是为了家庭藏书与阅读,如《构建阅读社会,从推荐书目开始》阐述了推荐书目的导读功能,并认为构建阅读社会,应从推荐书目开始。将家庭藏书与推荐书目放在一起进行研究的文献成果不多,目前可见的如《共享书香人家——为家庭藏书编制推荐书目的思考》〔3〕。此外,家庭藏书推荐书目方面的实践成果,如《中国读者理想藏书》〔4〕和《中国家庭理想藏书》〔5〕等,集中反映了面向家庭和读者的藏书推荐书目,让我们意识到把家庭藏书与推荐书目结合起来研究的重要价值,我们需要在关注家庭藏书和推荐书目实践的基础上,深入认识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无论是反思家庭藏书缺席之惑,还是探讨家庭藏书与推荐书目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将家庭藏书和社会阅读引向百姓日常,为全民阅读铺就一条实现路径。

1 家庭藏书缺席

家庭藏书,是以家庭为单位,有一定的藏书和读书空间,藏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图书,主要供家庭成员阅读,古代称为私家藏书。我们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发现,当代中国家庭阅读和家庭藏书处于缺席的危机状态。

1.1 家庭藏书缺席之惑

由于种种原因,对家庭藏书的调查和观察是相当困难的,目前能够准确展现我国家庭藏书状况的已知数据不多。藏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读书,家庭藏书是对家庭阅读最直接有效的推动,我们可以以动观静的方式,从阅读的角度反观家庭藏书状况。1999年,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现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开始,到2013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全民阅读调查已经走过了十五个春秋。

十次调查结果〔6〕显示,最近十多年国民阅读率最低值是2005年的42.2%,最高值是1999年的60.4%,其余各年的平均值都没有超出这一值域。这说明国民当中有大半部分几乎不读书,这对一个民族和社会来说,是非常严峻的事实。况且,调查数据中的阅读率是指“识字者阅读率,即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换句话说,识字的人中有一半几乎不读书。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家庭平均藏书量为68.62本,40.5%的家庭藏书量在20本及以下,24.1%的家庭的藏书量在21-50本,藏书量超过50本的家庭不到26.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2本。2009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88本,是近年来的最低值。2010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25本;2011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5本。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家庭藏书量很少,全国几乎只有一半的家庭有藏书,并且大多数家庭的藏书只有寥寥几十本;此外,图书阅读量也很小,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不过5本。

1.2 家庭藏书缺席的后效应

家庭藏书缺席的严重后果,如同蝴蝶效应和木桶效应的叠加,由于最初人们没有意识到蝴蝶效应而承受了一只蝴蝶所引起的龙卷风对人类的长远影响和危害,同样,那块看似不起眼的最短木板对小桶整体盛水量的影响却最深刻。

1.2.1 家庭藏书缺席的蝴蝶效应

家庭藏书作为家庭教育的必备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家中有藏书且有经典图书,那么子女的大量课外时间就不会完全被电视、网络或者游戏所占据。如果子女在家中有阅读的空间,他们就不会迷失于放学后的无所事事或者游荡于街头的不良诱惑。家庭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相对自由和轻松,有利于子女培养更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获取更广博的知识。

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是读书学习,对于大多数职业人来说,工作日几乎不可能读书,可读书的时间主要限于下班后和周末的业余时间,阅读场所主要限于图书馆和家庭书房。然而,大多数人业余时间没有利用好图书馆看书,因而,职业人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主要集中在家里。如果家庭有藏书,就可以在自己家中读书学习或者“充电”,利用在家的时间和占领阅读的空间,获取知识,对自己事业成长和提升将会起到很大帮助。

1.2.2 家庭藏书缺席的木桶效应

家庭藏书是满足很多人阅读需求的必要条件,阅读是人心智修炼的道场,一个人的心智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人通过阅读,可以增强其心智成熟度。如果因家庭藏书缺席造成家庭阅读缺席,那么,必然会导致心智修炼的道场缺位,并进而影响一个人心智的成熟路径和不利于人生的圆满。

首先,家庭藏书是亲子阅读的必备。亲子相处和情感交流有很多种形式,对于很多中国家庭而言,亲子相处时除了玩些游戏之外,会有大量时间是父母陪读,那么,家庭藏书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其次,家庭藏书是夫妻个人修养的维生素,也是经营婚姻家庭的必备营养品。夫妻相处难免有摩擦,所以需要不断完善个人修养,为夫妻感情增添养料,而阅读是个人心灵修养的道场,因此家庭藏书是必须的。第三,家庭藏书也是家中老年人的必备。老年人常常独自在家,阅读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既可解闷也可增强大脑的活力,使得身心更加健康。但是,如果因家庭藏书缺席而使老年人的心灵世界长时间得不到慰藉,那么,势必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

2 家庭藏书观念重建

因家庭藏书缺席而导致家庭阅读严重缺失,首要的是形成家庭藏书的观念,因为只有家庭藏书建立起来,才能为家中成员的阅读提供基础保障。为了家庭藏书观念的重建,我们必须认识到家庭藏书与阅读的力量对于个体生命和家庭的意义。

2.1 阅读对个体生命的意义

王蒙先生在一次论坛上,对浅阅读敲响了警钟,认为“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互联网特别是微博的兴起,使以往碎片化的时间被充分利用起来,人们的阅读变成了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往往前一个热点话题刚刚兴起,就被接踵而至的新话题所取代,网民的兴趣点在页面之间来回跳跃,思维不再连贯,思考不再深入,在追新逐异中使思想应有的‘深入、深刻、深度’成为牺牲品。〔7〕这段话对网络阅读之浅的描写,可以说再简单形象不过了。在网络阅读的浅之上,还有一种不能承受之轻。当下网络信息如潮水一般涌向大众,过多碎片化的信息让人不再深入思考,甚至有的人常常被思考,短而快的获取答案,有信息而没有知识,久而久之大脑习惯于懈怠甚至不正常运转,那就意味着长久的无意识。大脑的无意识让肩上的头颅变得无比之轻,可谓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如何面对此不能承受之轻?借用王余光教授之言:“阅读,与经典同行!”〔8〕因为阅读经典,让大脑不再轻浮和浅薄,让生命充满活力。正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所希望的,“让阅读成为中国人的日常习惯”。

2.2 阅读对家庭的意义

当今,电视、网络等媒体占领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丧失了对家庭空间的主控权,放任被电视或网络所占领的话,我们将会失去读书的自由。因此,面对被浮躁和娱乐遮蔽的家庭生活方式,我们需要反思并主控自己的阅读时间和自由,掌控自己的阅读空间。

黄恩祝先生曾经说道:“家庭读书活动试图把自己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基本结构单位——家庭,让部分家庭从‘方城之战’、婆媳纠纷等等违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泥潭中脱身而出,逐渐进入到具有知识能量的幸福、欢快、光明的生活新层次。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活动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具有生命力”〔9〕。家庭成员自觉藏书、自觉读书有利于维护家庭的温馨和睦。家庭藏书与阅读可以让人心重新得到发育。

3 推荐书目与家庭藏书转型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下来的文献浩如烟海,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常常会感觉到茫然不知所措。面对这些普遍存在的困惑,幸而我们的先贤们创立了目录和推荐书目的方便法门,为很多人解答了疑惑。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曾有言:“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10〕。又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书”〔11〕。这段话表明,目录在读书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导读功能和价值,一部好的目录,可以为读书人指明方向并开启读书的大门。

相对于普通书目,推荐书目更加体现了目录的针对性功能。为了让我们对推荐书目有一些了解,我们先简要追述推荐书目的历史。《国语·楚语·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中有记载,楚庄王时,申叔时为太子推荐了九门课程,如教之《春秋》、《诗》、《训典》等,〔12〕可以说是较早期的推荐书目。汉代,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13〕(《汉书·武帝纪赞》),可以大略看到汉代主张推荐“六经”的意图和做法。唐初,有一套主要面向僧众或居士的推荐书目,即释道宣所编撰的《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大唐内典录》卷第九)〔14〕。今人在敦煌遗书“伯2721号”卷子《杂钞》中,发现一份“唐末士子读书目”,此目录专为士子读书而推荐。元代,程端礼在所编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引用朱子教读书之法,“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自八岁入学之后,读小学书”,“小学书毕,次读大学经传正文”,〔15〕依此时间推延,对读书进行了指导,不同阶段推荐读不同的书。明代,陆世仪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在《思辨录》中开列了一个推荐书目,按年龄分为三个阶段《十年诵读》、《十年讲贯》、《十年涉猎》,每个阶段分别列出推荐书目。〔16〕清代,李颙在《二曲集》卷八的《读书次第》中,为学者开了一份书目清单。〔17〕清代,张之洞任四川学政时,委托缪荃孙为成都尊经书院学生开列阅读书目,因而形成《书目答问》一书,主旨是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18〕1920年,胡适曾拟有《中学国故丛书》目录,列举古籍数十种,〔19〕以备中学生阅读。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列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20〕1923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记者之约,编撰《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并对推荐图书作点睛评介,〔21〕以便学生选择阅读。1924年,章太炎在《华国月刊》上发表《中学国文书目》,主要面向“中学诸生,年在成童以上”,推荐书目39种。〔22〕

综观上述近代及其以前中国历史上部分较知名的推荐书目,可以总结几个特点:从推荐对象来看,或者单一针对太子推荐,或者为某个群体如僧众、士子、学者、书院学生推荐,或按年龄划分针对不同阶段如八岁入学前后、中学生、大学生推荐。从推荐者来看,上述书目中,除了汉代“表章六经”的统治者行为之外,大多是个人编撰的推荐书目。从推荐内容来看,主要是按照中国传统学术分类,包含经史子集等内容,近代学者更是冠以“国学”书目的字样。

面对当下,我们如何看待推荐书目与家庭藏书转型之间的关系将是一个新的话题。可以说,家庭藏书转型与家庭藏书推荐书目的出现,是将推荐书目拉下高不可攀的“学术圣殿”,是进入寻常百姓家庭之实用,是一种“接地气”的做法。家庭藏书推荐书目是针对家庭藏书转型的一种专门书目。从推荐对象来看,家庭藏书推荐书目面向一个新的推荐对象和群体,家庭成员是其主要推荐对象。从推荐内容来看,因为对象的特殊性,推荐内容也有新的要求。从推荐者来看,个体推荐书目的方式显然难以适应变化,所以家庭藏书推荐书目对推荐者最起码的要求是由专业的团队而非个人来完成。

关于家庭藏书推荐书目的实践,我们可以从“百种中国家庭藏书书目公益推荐活动”中,看到推荐书目事业的当下进展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努力。这项活动是由中国红基会 和谐家庭公益基金与家庭期刊集团主办,由《中华读书报》等媒体协办的公益活动,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正式启动,一年后百种中国家庭藏书书目评选结果公布,最终出版了《中国家庭理想藏书》。百种中国家庭藏书书目推荐,可谓推荐对象明确,推荐者专业力量深厚,推荐书目内容凸显经典特色。首先,活动有明确的推荐对象,“为具备一定购买能力和阅读习惯的普通白领家庭”推荐书目。其次,推荐者是一专业的团队,主要成员由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知名文化人组成,推荐书目评审委员会成员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凤凰卫视主持人梁文道,著名作家毕淑敏,中国社科院《世界文学》主编余中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周国平,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著名作家梁晓声,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吴国盛,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第三,推荐书目内容和范围凸显经典,“向中国家庭推出一批经得住时间考验、堪称经典并具备收藏价值的图书书目”,范围涵盖中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家庭生活三个方面的内容。

读书需要选择和引导,从家庭藏书的选择层面来看,家庭藏书推荐书目,对于读者个体和家庭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参考和引导意义。一般而言,家庭藏书当然从经典开始。推荐书目也当从推荐经典开始,经典阅读是一副良药,能把遗失的优良阅读传统找回来,并引导阅读和家庭藏书的理性重建。从阅读经典开始,让大众对阅读产生兴趣,这样引导大众培养和形成阅读的自觉意识,然后大众才能自觉去买书读书和藏书。家庭藏书转型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家庭藏书推荐书目引发、引导、带动读者个体及家庭入藏和阅读图书。推荐书目是开启家庭藏书之路的法门,家庭藏书推荐书目为家庭藏书转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家庭藏书推荐书目是家庭藏书观念理性回归后的必由之路,是家庭藏书和家庭阅读真正的落脚点和开始。

1.王玮.试论家庭阅读的重建.图书情报知识,2004(5)

2.傅敏.中国当代家庭藏书重建刍议.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

3.吴永贵.共享书香人家——为家庭藏书编制推荐书目的思考.出版广角,2007(5)

4.王余光,邓咏秋.中国读者理想藏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5. 文建明,刘忠义.中国家庭理想藏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数据参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4-01-04〕. http://www.chuban.cc/ztjj/yddc/

7张贺.浅阅读,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人民日报,2012.8.3

8.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新华文摘,2009(13)

9.木牛.记“家庭读书活动研讨会”.图书馆杂志,1990(6)

10, 11.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1,53

12.韦昭.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48

13.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212

14.中华大藏经编辑局.中华大藏经 汉文部分(第5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2:644

15.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附纲领.北京:中华书局,1985:1-7

16.陆世仪.思辨录辑要//.丛书集成新编(23).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367-368

17.李颙.二曲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55-62

18.张之洞,范希曾,徐鹏.书目答问补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9, 20.胡适,季羡林.胡适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793-794,112-127

21.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9:1-21

22.章炳麟.中学国文书目.华国月刊,1924(2)

猜你喜欢

书目藏书读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天一阁藏徐时栋藏书题跋考释
我们一起读书吧
珍惜每一本藏书
“贲园书库”藏书楼及其藏书掠影
读书为了什么
本刊邮购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