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糖友的心理无障碍
2014-08-15依貂
很多糖友发现糖尿病后,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控制,于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其实只要正确认识糖尿病,糖友们还是能跟以前一样正常的生活的。
糖友心理障碍的临床特点
1.忧思过度。
常常遇到一些糖友,患病后思想负担很重,思虑重重,想法很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是积极想办法治疗,而是整日考虑治不好怎么办?出现并发症怎么治?对以后的工作、学习、前途以及家族会有什么影响等等。这些想法,都会使病人陷入苦恼烦闷和忧郁之中,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疾病痊愈,而且还容易使病情加重。
2.心烦不安。
有些糖友对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其治疗也缺乏耐心,想方设法希望找一名“神医”,出几帖奇方妙药,短时间很快就能把糖尿病治愈。 短时间药效不理想,或病有反复,或出现并发症,就心烦不安,夜不能寐,甚至焦虑烦乱,更加不利于疾病治疗。虽然糖尿病是不能根治的,但是只要控制好血糖,还是能跟别人一样正常生活的。
3.紧张恐惧。
有些糖友在得了糖尿病之后,思想上十分紧张,把这种慢性疾病理解成不治之症。特别是当听说有的病人死于酮症酸中毒,或因并发下肢坏疽而截住肢,或因并发眼底出血而失明时,就更加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因而思想沉闷,精神抑郁,纳谷不香,睡眠不实。恶梦纷纭,身体也日渐消瘦,终日在恐惧心理状态下,与病非但不利,反使病情加重。
4.急躁易怒。
有的糖友,患病后精神紧张,易动肝火,容易发怒,对周围和环境感到烦躁。常会因生活中一点小事而发火为,遇有不顺心或工作学习稍不如意就破口大骂,缺乏自制力和耐心。这种病人在临床上常常不能按医嘱而系统治疗。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者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所以病情总是反复无常,常因这种烦躁的心境而加重。
5.悲伤易泣。
有的糖友在患病后,特别是当出现多种并发症时,如糖尿病肾病,对治好疾病容易丧失信心,终日悉眉苦脸,垂头丧气,暗自饮泣,甚至沮丧、绝望,常常会出现厌世观念,认为生不如死,甚至绝望而轻生自杀。
糖友们如何走出心理误区
1.摒弃恐惧的记忆。
很多人在童年见过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的亲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其实大可不必惊慌,医疗技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糖友们今天能得到的治疗比以前的技术先进了很多。
2.学习吃饭和运动。
糖尿病治疗要坚持两个原则——“适度”、“持续”。糖友们要学习控制饮食,限制热量摄入,把必须摄入的碳水化合物总量分配到每一餐中。锻炼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适度、持续地进行。
3.少责备自己。
确诊糖尿病后,有的糖友可能会问自己:“我究竟做了什么得上这病?”并且为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感到悔恨、愧疚。其实,不要有这样的想法,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我下一步该怎么办?”听从医师的建议,学习糖尿病知识等问题,会为糖友的下一步做好准备。
4.保持乐观的心态。
很多糖友被确诊为糖尿病时,一听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就开始消极的对待。大吃大喝,不听医生的建议,不运动。导致病情控制的不好。其实从发现糖尿病的那刻起,糖友们就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自己得糖尿病是幸运的,它虽然是终身疾病,但也是慢性疾病,控制得好,和常人一样快乐的生活。
5.和糖友交流。
很多人一听到“糖尿病”心里就犯怵。他们很快会联想起注射胰岛素、刺破手指验血糖等情形。有的人甚至为不能再享受蛋糕的美味感到难过。其实有很多关于2型糖尿病的说法都是错误的,比如绝对不能吃蛋糕。多多和其他糖友交流,你就会知道,糖尿病人的生活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痛苦。
6.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治疗糖尿病的方法要依据病情而定。关键是,综合各种方法达到平稳降糖、减少并发症的目的。有的糖友不需要服用药物(仅靠饮食和锻炼);有的糖友只需口服药物,不用注射;有的只需要注射胰岛素;还有一部分糖友需要胰岛素与口服药结合治疗。
7.学会减压。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使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压的工作状态下,包括糖友。所以糖友们要学会忙里偷闲,在每日工作中,忙里偷闲数分钟,有助松驰神经,使你对四周发生的事情有更清醒的见解。每周安排娱乐、消遣或运动的时间。经常运动是缓和精神紧张的良方。身体健康使你精神焕发,影响你对周围事情的看法。
8.处理果断。
一般人都不知道,固执会引起多少精神紧张,他们不断等待,期待事情回复本来状况。当你应付多项选择,可以作出决定时,为何再花时间等候?应在适当的时候改变旧习惯,创造更好的新生活。
9.多听音乐。
糖尿病人听音乐有很多好处,比如音乐能解除孤独,音乐能解除烦恼,音乐是驱除悲伤、烦恼的良药。音乐能美化生活。音乐能让人亢奋。在欢乐时,音乐以它优美的旋律把人们卷进激荡亢奋的情绪之中,燃起你奋发向上的热情,催生你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起你直面生活的勇气。音乐能净化心灵。一首优美的歌曲,能荡涤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把人带到一个高尚的境界。音乐能激发身体活力。音乐能丰富语言等等。
温馨提示
糖友们在生活中感觉自己无法摆脱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可以尝试一下转移注意力。转移注意的原理是在大脑皮层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兴奋中心,通过相互诱导、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兴奋中心(不良情绪中心),达到缓解疏远的目的。当与人发生争吵时,马上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电视;当悲伤、忧愁情绪发生时,先避开现在所想的对象,不去想或遗忘掉,可以消解忧愁;在余怒未消时,可以通过运动、娱乐、散步等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有意识的转移话题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使情绪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