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道”、“立极”、“立命”新探—— “横渠四为句”的版本流变及其时代精神

2014-08-15肖发荣

天府新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万世开立命绝学

肖发荣

张载不仅是关学学派的创立者,也是宋代理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以《正蒙》为核心而建立的气论哲学,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西铭》所揭示的理想境界,对宋代以后的中国知识阶层人格理想的塑造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经典的文本之外,张载还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笔者称之为“横渠四为句”。自宋代以来,“横渠四为句”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中广为传颂。即使论者未曾深究张载哲学之宏旨,或不知《正蒙》、《西铭》为何物,亦能对此略发议论。“横渠四为句”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于此灼然可见。然夷考其实,古今所引“四为句”的版本流变颇为复杂,其思想内涵及时代精神也值得探讨。故拙文拟对此问题略作考述,以求教于海内外方家。

一、“横渠四为句”流传情况概述

自张载提出“四为句”之后,它就在以理学家群体为核心的知识阶层中广泛流传。一直到南宋中后期,“四为句”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版本。

据笔者所查阅的宋以来文献,“横渠四为句”之首句,古代、近现代学者所引均无歧出。1978年,中华书局校点本《张载集》首次出版,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通。在这个“权威”的版本中,“横渠四为句”首句却成了“为天地立志”。〔1〕受此影响,海内外有不少学者将首句都引作“为天地立志”,如台湾学者陈政扬博士即以“立志”四句分析张载对于生命意义的探寻。〔2〕但笔者认为,此“立志”之“志”乃属“心”字之误。这本是文献整理者或排印者的失误,不必以讹传讹。我们暂且将此看作是一个“变体”。第三、四两句,各种版本在文字上略有差别,如第三句“为去圣继绝学”,或作“为前圣继绝学”,或作“为往圣继绝学”;第四句“为万世开太平”,或作“为天下开太平”。四句当中,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二句,或作“为生民立道”,或作“为生民立极”,或作“为生民立命”。根据以上考察,笔者将“横渠四为句”的各种流传版本划分为三种版本系统,即“立道”系、“立极”系和“立命”系,其经典的表达是:

“立道”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极”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立命”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从历史上看,“横渠四为句”三种版本系统的流传情况可概述如下:

第一,古今人物,不论是帝王、政要、学者,还是普通民众,凡引述“横渠四为句”者,大多属于以上所述的三种版本系统,或属于《张载集》的“变体”。也就是说,前辈学者所谓的“两种版本”①关于“两种版本”说,请详参张岱年先生《试谈“横渠四句”》,《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1期。之说,并不足以涵括“横渠四为句”古今版本流变的复杂性。在这三种版本系统中,从文献存录的先后关系来看,“立道”系形成最早,收录于张载《语录》中,这应当是张载的原话;“立极”系、“立命”系相对较晚。三种版本系统的形成虽有先后,但是到南宋中后期都已成型。

第二,三种版本系统在历史上的流传,各有其时代特点。在宋代, “立道”系、 “立极”系和“立命”系均有引述,然称引“立极”系者最多;引“立道”系者次之,且多为“道学”人物,如朱熹、度正、叶采、王柏等,其文献依据则为《横渠语录》与《近思录》;引“立命”系者极少,如陈淳、文天祥等。元人所引,仅见“立命”与“立极”二系,引“立命”者稍多, “立极”系渐趋衰退。明人所引,三者均有,然“立极”、“立道”二系为少见,引“立命”者大有笼罩天下之势。清人所引, “立命”最多, “立极”、 “立道”虽平分秋色,然亦少见。近代以来,引“立极”者很少见,引“立命”者则远多于“立道”。从整体上看,“立极”系在宋代最为流行,然而时代愈后愈趋于衰歇,至今则几于绝迹;“立命”系宋元人引之者极少,但自明清以来,却最为流行;“立道”系通过《横渠语录》 (《张子语录》)和《近思录》流传至今,不温不火,绵延不绝。

二、三种版本系统溯源

上面,我们对“横渠四为句”的流传及版本情况作了简要的说明,并将各种流传版本划分为三种版本系统。那么,这三种版本系统是如何形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问题进行初步考察。

1.“立道”系四句

“立道”系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它源于《横渠语录》。从传世文献来看,《语录》的祖本早已亡佚,但是此四句必然出于《语录》则无疑。原因有二:第一,今人所见,“横渠四为句”的最早著录是在《横渠语录》中;而今天可见的宋刊本《语录》,当以1168年以前刊刻流传的《诸儒鸣道》为最早,②关于《诸儒鸣道》的刊刻时间,详见陈来《诸儒鸣道略论》,《北京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田智忠《诸儒鸣道原刻年代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2期。吴坚在福建漕治的刻本次之。这两种版本的《语录》均录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③详参《诸儒鸣道》所收张载《横渠语录》,《孔子文化大全》,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版,第328-329页;吴坚刻本《张子语录》收入《四部丛刊》第49册。《诸儒鸣道》所收的《语录》是所有文献中对“横渠四为句”的最早存录,堪称“横渠四为句”的“原型”。第二,此四句又见于朱熹与吕祖谦在1175年合编的《近思录》一书中。在此之前,朱、吕二人曾从四川汪应辰处得到“前所未见”〔3〕的张载后人所保存的《语录》传本。根据《近思录》所引用的“横渠先生著作”目录,我们可以断定,《语录》的确是《近思录》编纂的资料来源之一。而且从时间上看,《近思录》的编纂要晚于《诸儒鸣道》。也就是说,《近思录》所辑录的“横渠四为句”是源于《语录》,而《诸儒鸣道》又是传世《语录》的最早版本。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立道”系四句不仅是形成于《语录》之中,而且应当是“横渠四为句”的最早版本,之后的各种流传版本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在历史上,“立道”系四句的流传主要是通过《语录》和《近思录》两条途径。

2.“立极”系四句

“立极”系四句,从传世文献看,最早著录于真德秀《西山读书记》。真德秀 (1178-1235)说:“张子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又曰:‘此道自孟子后千有余岁,若天不欲此道复明,则不使今人有知者;既使人有知者,则必有复明之理。’此皆先生以道自任之意,故附焉。”〔4〕这很可能是“立极”系四句的最早版本。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将周密《癸辛杂识》、黄震《黄氏日抄》所录四句与此作一比较。

周密 (1232-1298)在《癸辛杂识》中引述沈仲固之语作“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前圣继绝学”。〔5〕不难看出,此四句与《西山读书记》所载四句在文字上完全相同,仅有先后次序的不同,这说明二者必同源所出。《癸辛杂识》成书于宋亡之后,但是根据周密所说,他听闻此语时“年甚少”,当在1240年左右。周密在书中又称沈仲固为“老儒”,这就说明,“立极”系四句至少从南宋中后期就已开始流传。根据《横渠语录》和《近思录》辑录“四为句”的先后次序,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沈仲固所引决非“立极”系的原本。因为无论是哪个流传版本,其基本的先后次序都是“立心”为首句,“继绝学”为第三句, “开太平”为末句。据此可知,周密《癸辛杂识》中沈仲固所引四句必为《西山读书记》所引四句的变体。

黄震 (1213-1280)在《黄氏日抄·论张载之学》中引作“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6〕与真德秀《西山读书记》所引相比,其他三句均无异文,差别只在第三句“往圣”与“前圣”的不同。从笔者所查阅的宋人文献来看,引第三句作“往圣”者,黄震之前仅有文天祥。文天祥虽晚黄震二十三年生,却与黄同为宝祐四年 (1256)进士。文天祥早在当年的廷试策文中就已引用“横渠四为句”,而黄震《日抄》则为其中晚年之作。〔7〕故黄震“往圣”之说亦必晚出,而且当属“前圣”之变体。由此看来,黄震《日抄》所引四句的流传要晚于《西山读书记》所引四句的流传。

通过以上对南宋三位学者引述“立极”系四句文献的考察,我们认为,“立极”系四句的最早版本应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真德秀的《西山读书记》。真德秀是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但是在对“四为句”的引述上,他却并未完全遵循《近思录》“立道”系的传统。据此我们推测,“立极”系四句很可能是真德秀对“立道”系四句的继承和发展。

3.“立命”系四句

据笔者所查阅的宋人文献,完整引述“立命”系四句者,最早当属文天祥 (1236-1283)。宝祐四年五月八日,年仅二十岁的文天祥在廷试策文中曾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这在《文文山先生文集》和《宝祐四年登科录》中均有记载。①宋代不知何人所编之《宝祐四年登科录》卷四中亦存录了文天祥所引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文天祥:《御试策一道 (有题)》,《文文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第217册。那么, “立命”系四句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文天祥之前,朱熹高弟陈淳在《与朱寺正敬之一》中引此四句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②陈淳书中提到“每思前年更化之初……闻两年间甚崇尚道学”云云,即此书作于其师朱熹逝世两年后的1202年,早文天祥三十三年。陈淳:《北溪先生大全文集》,《宋集珍本丛刊》第70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131页。比较二人所引,第一、四句文字全同;第三句中,陈淳作“去圣”,文天祥作“往圣”,但其含义并无不同;最为关键的第二句“立命”,二人所引也完全相同。从宋人文献来看,第二句引作“立命”者,陈淳为最早。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可以作一个可能的推测,即文天祥所引“立命”四句的形成有两个重要节点:一个是以陈淳为代表,从“立道”转向“立命”,这是一个重大的、关键性的变化;另一个是以文天祥为代表,在“立命”的基础上,把“去圣”变为“往圣”,最终形成明清以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为句”版本。何以见得?

我们知道,陈淳是朱熹最重要的弟子之一。按学缘讲,陈淳引述“横渠四为句”应当是源于乃师所编的《近思录》,即应当属于“立道”系统。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先将二者作一比较:

《近思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陈淳引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二者在第一、三、四句文字上完全相同,这正是陈淳继承《近思录》传本的结果;第二句差别较大,陈淳所述“立命”可以说是对《近思录》传本的发展。综合来看,可以说,陈淳所引是对《近思录》传本的继承和发展,但这还不是后世最为流行的“立命”系版本。

再说文天祥在“立命”系四句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贡献。文天祥引第三句作“为往圣继绝学”,这是文献所见引述“往圣”最早者,之后又见于黄震《日抄》。据黄震所述,他是引自《横渠语录》。如果黄震所述不误,那么他所见《语录》必为《张子语录》之别本。也就是说, 《语录》录存的四句本身就有“立道”与“立极”两个版本,而“往圣”之说也是来源于《语录》。但是,这一假设难以成立。且不说《诸儒鸣道》,即以朱熹来说,不论是以横渠子孙传本《语录》为依据编纂《近思录》,还是广搜异本以校补《横渠集》,他都持以虔诚和严谨的态度,〔8〕也从来没有提到“四为句”的异文。而且在黄震之前,尚未见有人称引《语录》而第二句作“立极”者。这就排除了《张子语录》有“往圣”之说的可能。因此,“往圣”之说很可能就是文天祥创造发挥的结果,而“立命”系四句的完整表达也是出自文天祥之手。还值得说明的是,不论是《张子语录》,还是《近思录》,主要是通过私家刊刻而流传,其范围虽然也比较广,但是对于“横渠四为句”的传播来说,毕竟还是有限的。文天祥则不同,他是宝祐四年 (1256)宋理宗钦点的状元,而且他对“立命”系四句的最早引述恰好就出现在殿试策文中;他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在宋元战争中坚守民族气节,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名篇;他对宋元之际包括之后的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些因素都推动了“立命”系四句的传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说,“立命”系是对“立道”系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形成经历了从《张子语录》的“立道-去圣”到陈淳的“立命-去圣”,再到文天祥的“立命-往圣”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陈淳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即从“立道”转向“立命”。但是,最终使“立命”系四句得以定型、成为至今广泛流传版本的则是文天祥。

三、三种版本所承载的时代精神

现在我们来对“横渠四为句”的三种版本系统作一评析,从思想内涵、历史影响等方面以彰显其时代精神。

1.“立道”系四句

我们在前面已说过,“立道”系四句最初辑录在《横渠语录》中,当属张载原话,它是“横渠四为句”的最早蓝本,之后的各种流传版本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那么,“立道”之说与张载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发展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张载作为理学的开创者,他一生精思力践的集中体现就是《正蒙》。从历史因缘看,张载生活在“学绝道丧”、“千五百年无孔子”的儒学衰微之际,他发愤著《正蒙》,其首要目的就是对抗佛老,将佛老“往而不反”、“物而不化”的痼疾大白于天下;扭转儒学自秦汉以来“知人而不知天”的局面,为儒学挺立“天道性命相贯通”、“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一整套核心价值及“体用不二”的运思方式。从现实境遇看,张载晚年“妙契疾书”而著《正蒙》,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以其“天道性命相贯通”的“稽天究地之思”,来反衬和对抗王安石熙宁变法“教玉人琢玉”的“苟道”。①关于《正蒙》成书的历史因缘、现实境遇以及张载哲学思考所突显的问题意识,可详参丁为祥《张载为什么著〈正蒙〉—— 〈正蒙〉一书之主体发生学考察》,《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要理解张载的“为生民立道”,决不能忽视张载所面对的这一历史机缘和现实境遇。

从张载自身来看,他在自述中曾多次表露出对自己“倡道”的自信,〔9〕以及对“道行于家人”、由“验之一乡”到“行之天下”的期待。〔10〕也就是说,张载之提出“为生民立道”,对内来说是“成己”,对外来说即是“成物”,化成天下,化民成俗。但是,这只是从理论上分解言之。实际上,张载屡言“合内外之道”,虽然他的本意是讲修养工夫,但不能否认其精思力践的最终目标是为天下生民树立一套可以遵循且行之有效的规范。司马光尝言:“子厚平生用心,欲率今世之人,复三代之礼者也。”〔11〕欲复三代之礼,就必须有可行之途径、可遵循之规范,而这就是张载“为生民立道”之“道”的基本内涵。且不论“三代”是否真的可以复致,仅以张载精思力践的不懈努力来看,他“以道自任”的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从理学的话语系统看,“道”自在天地之间,无所谓“立”与“不立”。张载自己就曾说过:“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矣。己身则死,此则常在。”〔12〕从这个意义上说,“为生民立道”的“立”决非是人为地去创立、或建立一个“道”,而只能是去挺立、去显豁,从而使这一“常在”之“道”真正被老百姓体之于身而践之于行。因此,我们可以说,张载作为“理学” (或“道学”)的开创者,他所提出的以“为生民立道”为核心的“四为句”,代表了第一代“理学家”(或“道学家”)为儒学、为百姓、为天下所做出的努力,真正堪称是“宋儒的集体文化纲领”。〔13〕

2.“立极”系四句

如果说“立道”系四句是张载的原创,那么“立极”系可谓是张载之后理学家群体对“立道”系的继承和发展。“立极”系在南宋中后期非常流行,成为“儒者常谈”之语。〔14〕前文已说过,真德秀作为朱熹理学的正宗传人,却并未完全遵循朱熹《近思录》“立道”系的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四为句”的理解偏离朱熹理学的视野。

我们知道,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建立庞大理学体系的过程中对北宋五子均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在北宋五子中,朱熹的学思路向及为学风格最接近程颐。但从他对北宋五子的道学定位上看,他对周敦颐极为尊崇,将其奉为“道学宗主”。在他的学术生涯中,对周子的《太极图说》、《通书》等都作了大量的校订和注解工作,并与同时代的学人展开了一系列的论战。这些工作未必能令论敌折服,但毕竟极大地推广和传播了周子的著作,扩大了周子的道学影响。

周子在《太极图说》中曾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立人极焉”,朱子解释说:“(圣人)其行之也中,其处之也正,其发之也仁,其裁之也义。盖一动一静,莫不有以全夫太极之道,而无所亏焉。……此其所以成位乎中,而天地日月、四时鬼神,有所不能违也。”〔15〕“极”为标准、规范之义。也就是说,周子认为圣人为天下之人树立了“中正仁义”的道德标准和规范。朱熹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指出圣人之居处动静禀全“太极之道”,合乎“中正仁义”,这是世间万有均不能暌违的。对于从周子到朱子的这些思想遗产,作为朱熹理学重要传人的真德秀,他自然是不能也不可忽视的。

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说的, “道”自在天地间,无所谓“立”与“不立”。如果说成是“立道”,其语意难以自足,尚需进一步解释。可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真德秀才来了个“移花接木”,巧妙地用周子的“立人极”置换了张子的“立道”之说,从而形成了“为生民立极”。从这个意义上说,既然是要为天下之人树立标准和规范,那么,与其说是“为生民立道”,还不如说是“为生民立极”,因为这样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而且,真德秀生活在南宋中后期。此时的宋朝,内部是奸相专权,朝政糜烂;外部是金人、蒙古人的先后南侵,外患不断。在如此困窘的现实面前,儒家知识分子竭力宣扬“为生民立极”——为老百姓树立人生的准则和规范,可能更为贴切和实际一些。这样一来,谢枋得说“立极”系四句在当时是“儒者常谈”之语,就很容易理解了。

可以说,以真德秀为代表的理学家,借用周子“立人极”的思想资源对“为生民立道”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为生民立极”的表达方式。这不仅丰富了“横渠四为句”的思想内涵,而且也集中体现了处于内外交困世局中儒家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与承担精神。

3.“立命”系四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立命”系四句也是在“立道”系四句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陈淳和文天祥在其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看待“立命”系四句呢?

首先,此四句与孟子的“立命”思想完全契合。甚至可以说,它是直接承继了孟子“立命”思想的表达方式和精神内核。孟子说: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16〕这可以说是儒家“立命”思想的源头。在孟子看来,人对其自然生命是很难掌控的,此所谓“夭寿不贰”;既然如此,人可以致力的是通过修身,挺立自己的道德生命,从而将人的生命提升到“正命”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为生民立命”不仅接过了孟子“立命”的修养工夫,而且把“立命”从个人修为的层次提升到了为整个生民指明人生方向——挺立道德生命——的高度。

其次,此四句虽然并非张载的原本,但与其致思路向是一致的。张载提出“为生民立道”,这是要为生民树立人生的准则和规范。但是,这一准则和规范所导向的终极目标究竟为何,至少在文字表达上还不甚明确。与此不同,“为生民立命”则直接指向了这一目标,即要让生民挺立其道德生命(正命)。比较二者,一个是突出方法或途辙,一个是突出目标和结果;提供了方法并不一定能达致结果,但在目标的形成过程中却一定是有途辙可循的。所以说, “立命”隐涵了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比“立道”的内涵更为丰富和全面。从整体上看,二者在进德层次上虽有所不同,但毫无疑问,其基本方向是一致的。进一步说,孟子所指的“正命”,也就是张载所说的“道德性命”。张载认为“道德性命,是长在不死之物。己身则死,此则常在”,〔17〕人应该努力改变或提升的是其道德生命,而非自然生命。因此,“为生民立命”虽然不同于“为生民立道”,但与张载所强调人应追求“道德性命”的致思路向并无不同。

最后,此四句虽然也形成于宋代,但和其他两个版本系统相比,它的流传范围最广,影响也最为深远。它不仅是理学家的人格理想,而且是整个宋明理学的精神纲领。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近一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人格塑造的核心价值与精神象征。它虽然不是张载的原本,但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塑造上和中国文化精神的丰富上都有重大的意义。

四、结 语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文作一简短的总结:

第一,张载作为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他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成为理学的经典话语。“横渠四为句”在张载著作中仅见于《横渠语录》,张载的及门弟子,以及与张载同时代的思想巨子如二程、邵雍、司马光等人均未见提及。因此,此四句很可能是张载在晚年总结其一生学思历程时提出的。它既是张载的个人总结,也是其自我期许的理想表达。

第二,“横渠四为句”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立道”、“立极”、“立命”三个经典的流传版本,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立道”系、“立极”系、“立命”系三种版本系统。“立极”系在宋代最为流行,时代愈后愈趋于衰歇,今天已很少有人引述;“立命”系宋元人引之者极少,但自明清以来,却最为流行;“立道”系通过《张子语录》和《近思录》流传至今,不温不火,绵延不绝。

第三,“立道”系四句作为张载的原创,它充分体现了在“道学”崛起时代,第一代理学家“以道自任”勇于担当的精神。在张载身后,一代又一代的理学家及其他知识阶层人士,都从各自的思想资源和时代背景出发,不论是解释还是评论,抑或是创造性的发挥,这些都可以说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横渠四为句”的思想内涵,彰显了其独特的思想魅力和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立极”系、“立命”系的形成,可谓是一代代仁人志士,如陈淳、真德秀、文天祥等精思妙契的最好写照。

第四,“立命”系四句虽然并非张载的原本,但是经由陈淳、文天祥等人的创造性发挥之后,此四句成为自明清至今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的“四为句”版本。它所彰显的挺立道德生命的价值目标,在把人从自然生命提升至道德生命的进德征途中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不仅仅属于理学或儒学,而是已经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最后,我想说的是,“横渠四为句”虽然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版本,但它所承载的儒学真精神却并未改变,它所彰显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则是历久而弥新的。这种真精神、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对如今生活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环境中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十分稀缺的,也是值得我们认真体之于内并践之于外的。

〔1〕〔9〕〔10〕〔11〕〔12〕〔17〕张载.张载集〔M〕.中华书局,1978.320,291,384,387,273,273.

〔2〕陈政扬.张载思想的哲学诠释〔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174-175.

〔3〕吕祖谦.东莱吕太史文集〔A〕.宋集珍本丛刊:第62册〔C〕.线装书局,2004.319.

〔4〕真德秀.西山读书记〔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6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98.

〔5〕周密.癸辛杂识〔M〕.中华书局,1988.169.

〔6〕黄震.黄氏日抄〔A〕.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8册〔C〕.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415.

〔7〕张伟.黄震与东发学派〔M〕.人民出版社,2003.56.

〔8〕肖发荣.朱熹作过《横渠集校补》吗〔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12,(5).

〔13〕刘梦溪.为生民立命:“横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J〕.中国文化,2010,(1).

〔14〕谢枋得.新刊重订叠山谢先生文集〔A〕.宋集珍本丛刊:第87册〔C〕.线装书局,2004.370.

〔15〕周敦颐.周敦颐集〔M〕.中华书局,2009.6-7.

〔1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78.349-350.

猜你喜欢

万世开立命绝学
豆腐是怎么来的?
知识分子的传统和志向
适合十二星座的武林绝学
少林绝学昭阳拳(一)
——释德扬法师演示
草 命
师父的绝学
儒士文人一为万世开太平
《了凡四训》浓缩的智慧
历史性的握手
文化的安身立命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