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寿阳傩舞爱社艺术特色的再认识

2014-08-15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1期

白 天

(寿阳县文化馆,山西寿阳045400)

山西省寿阳县平头镇流传的傩舞爱社,也称艾社,俗称“耍鬼”、“闹鬼”。爱社傩舞,发源于远古时期黄河流域中部,是黄河文化发祥地极为古老和原始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借助于“鬼”傩的形式表现了“轩辕大战蚩尤”的创世传说,表现了远古人类狩猎时代神鬼崇拜中的一种“鬼”图腾,和中华民族勇于斗争、勤劳勇敢的古老民族精神。现今仅流传于太行山西麓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境内。寿阳古称上艾、中艾、下艾(今盂县),爱社(“爱”、“艾”谐音)即是由此而来。

爱社主要内容是轩辕黄帝的将士们假扮二十四家魂头鬼混入鬼门关,攻占了蚩尤城。表演时由24人组成,6名大鬼戴鬼脸面具主要表演,18名小鬼站成城郭形两边助阵,表演程序分武势(基本动作,表现战前准备)、倒上墙(摆阵对垒)、直墙(队形变蛇蜕皮)、小场(攻城失败,重新布阵)、过关(脱靴偷袭,越城夺旗)、耍桌(攻城胜利百姓沿街犒赏)等。整个演出约50分钟。主要用于为轩辕黄帝过生日、祭祀、祈雨等。《寿阳县志》记载,每年阴历七月十三,爱社和邻村三大社都要到本县阪泉山附近的北神山轩辕庙进行祭祀表演,据说是为轩辕黄帝过生日。而爱社是唯一被允许进入轩辕庙内进行表演的社火,其他三大社的节目只可在庙外表演。

通过对爱社鬼傩的挖掘整理以及对它的再认识,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古代人类崇拜形式——“神鬼”图腾,从而可以追源到中国古老面具艺术的源渊信息,和人类远古的狩猎文明形成的“神鬼图腾”到农耕文明形成的“动物图腾”的演变进程。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渊源演绎进化,对发掘和弘扬山西乃至中原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爱社的挖掘整理工作

对于爱社的挖掘整理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2年寿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曾深入爱社的发源地和流传地平头镇的沟北村、韩沟村进行了调查整理,初步记录了爱社的相关文字资料并先后在馆办刊物《农村文化站》和省办刊物《研究与辅导》、《文化信息报》以及国家级报纸《中国医药报》发表文章,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1990年文化馆又与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合作,进行了细致的恢复排练,详细记录了有关演出的文字、图片、照片和艺人传承资料,并耗时两个月拍摄了录像资料,收编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90年县文化馆又偕同山西师大戏曲文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再次实地考察,深入走访,进行了第三次调查。之后有论文《黄土高原傩文化的新发现》由山西师大与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戏曲》(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表,由此介绍到国内外。2006年县文化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爱社申报为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7年进一步挖掘整理完善资料,申报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拓展项目,并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文化部分别命名授牌正式确认。

二、从爱社的历史渊源看它的原始特色

远古时期,演绎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创世英雄故事,爱社表现的就是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在当时,由于黄帝将士以鬼饰面具作战获胜,子民们便对黄帝的崇拜转为对“鬼”的崇拜,成为一种“鬼”图腾。到汉代这种鬼图腾演变为角抵戏、蚩尤戏,在寿阳境内也留下了一种竹马戏,但形式内容则演变为戏剧。只有爱社还保留了远古鬼图腾的形式和内容。到明代以后,傩舞演变为傩戏,傩分支为两类,一类是娱神重文情(俗称文鬼),一类是驱鬼重武技(俗称武鬼)。傩舞爱社由于地处平头武术之乡,侧重于武技,但内容仍为崇尚轩辕。明清年间,由寿阳县平头镇沟北村王府勇主演。据沟北村老艺人王志恭(1897-1985)回忆,他的四爷王府勇牙行(贩卖牲畜)出身,练得一身好拳术,爱社是由他传给王树桧,而后再传给其他人的。当时学会爱社表演的有王志恭、王全、王有聚、王志俭等六人(演出时的“大鬼”至少六人一班)。到清末以后,王全随母亲后嫁到距沟北12里的韩沟,即在韩沟组织人员练习爱社,同时他还从沟北请来王某某为师傅,由该师傅先传给其外甥韩某某,而后,在韩沟组成一班,进行演出,遂有“韩沟的耍鬼是沟北的外甥所传”之说。直到解放初期,能够表演爱社的也就只有沟北、韩沟两村。到六十年代中期,沟北的爱社表演艺人已构不成一班人,只剩下王志恭等零散艺人。而韩沟由王全组建王某某传授后,一直延续流传至今。1985年以后,沟北村完全失传,现仅有韩沟村民韩富林等一班人表演。近年来韩富林又培养了少量年轻人进行表演,自此可以上溯到五代艺人。

爱社虽然通过现有的口传资料和文物资料难以确定其准确的起源年代,但从对它的源流分析看,它具备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它所表现的历史事件的原始性。轩辕黄帝战蚩尤的故事在全国各地流传较为普遍,但具体到某一次战争、某一种战争策略(计谋)的实施,特别是“假扮鬼面”的策略,里应外合攻占蚩尤鬼门关的故事,历史上还没有如此详尽而独特的记载(或表现)。二是它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性。它的表演动作简单粗犷、非常抽象,队形变换不够复杂,打击音乐的重复少变,实际上就是围绕篝火“舞之蹈之”的原始舞蹈的过渡阶段。三是它的鬼神崇拜仪式的原始性。爱社表演的主要道具傩面具、绫条背架、绣鱼等,不仅制作工艺原始古老,而且它所寄寓的图腾意识也非常远古,傩面具的模型是依照龙头和鬼脸的多种特征结合塑造的,虽是鬼脸,却是龙的子孙、龙的精神。因此大致就可以认定爱社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原始的傩文化、傩艺术。

三、从爱社表演的历史地理环境看它的地域特色

爱社在历史上一直用于朝圣(轩辕),也即为轩辕黄帝过生日和祈雨祭祀。寿阳县城西北七十里处有座北神山,此处建有轩辕圣帝庙。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当地传说为轩辕寿诞之日)村民都要去朝山。爱社是轩辕黄帝最喜爱的社火,所以它总是被排在社火队伍的最前面。社火队伍到了轩辕庙门前,中门大开,以最隆重的方式迎接爱社的演出。同时由于轩辕黄帝的喜爱,爱社也是唯一准许进入庙内表演的节目,而其它的红火只能在庙周围的山上表演。在表演时间上,爱社进入庙院后,从祭祀活动的开始,一直表演到祭祀结束。

和其它社火一样,如遇大旱之年,爱社还要参加祭神祈雨。据《寿阳县志》记载:当时的祷雨之法为,“置瓶于神案,焚香虔祝,神至庙中辄有声,或有蝴蝶生物飞出,用纸探瓶中,湿即迎去,必有甘雨。”到了秋后,为了感激轩辕圣祖的恩赐,乡民还要把祈到的水再送还北神山,当地人叫做“交水”。这时,爱社和其它红火也同去谢圣表演。除此而外,爱社在其它的一些祭祀活动中也有时去进行表演。

在当地民间,类似爱社表演的分文社火和武社火,也称为“文鬼”和“武鬼”,爱社被称为“武鬼”,邻近的盂县南社“耍鬼”被称为“文鬼”。文鬼意即武功差,惟有沟北、韩沟的爱社为正统武鬼,功夫十分要强。古时,当地人们把北神山周围的村庄按四个方向划分为东西南北四社(平头片为东社,沟北片为北社,董家庄包括韩沟片为西社,盂县东凌泾村片为南社),东、西、北三大社现今均在寿阳县境内,南社在现今盂县境内。朝山时,除了有爱社节目的社以外,其它各社的大竹马(郭家沟)、耍叉(黑水)、圪榄队(李家山)等节目均在四周山上表演,同时还供奉着各自抬来的木刻圣祖神像。

解放后,随着封建迷信活动的扫除禁绝,爱社由于当地群众的喜爱,便改为每年正月十五上街头表演了,只要爱社的队伍过来表演,各家各户店铺都要抬出桌子,摆上贡品,以示犒赏爱社将士,或祈求扮演者在门前多多表演,以期驱走牛鬼蛇神,带来好的运气。

爱社的表演地在寿阳北神山轩辕圣帝庙,而该庙的建立与爱社的形成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据老艺人王志恭、袁振华讲,《爱社》是唯一受轩辕黄帝喜爱的社火,那么,轩辕庙的建立说明与爱社的产生、流传有密切关系。据《寿阳县志》记载:轩辕圣帝庙一在县西九十里阪泉山(与阳曲县交界),一在县西七十里北神山。阪泉山者,山北有石洞数穴,又有白龙黑龙二池,祀轩辕帝。“晋地志云:晋文公卜,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因立庙于此。”(《寿阳县志》)北神山者,“庙中兼祠十二乐王。考元成宗时,以三皇为先医,而以十大名医崇祠嗣后。斯庙之初,盖为享先医而建。”三皇为何人?至今无定论,有说天地人者,有说燧人、伏羲、神农者,据《郑玄·月令》说,则为春太昊、夏炎帝、中央黄帝三者为三皇也。照此推测,两庙建庙时间一个当在春秋,一个当在元代。同时也说明远古时的寿阳也应为轩辕黄帝活动的地域,这和许多学者所考证的轩辕黄帝大战蚩尤在晋南解州一带并不矛盾。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都可认定为包括轩辕、炎帝、蚩尤、尧、舜、禹等古人类的活动区域。而爱社所表现的内容与轩辕庙如此密切,这也会说明爱社傩舞所形成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只不过在日后的历代演变中由无数艺人或武术爱好者在寿阳当地的古傩艺术中融入了个人或外地的艺术(武术)特色。

四、从爱社表演的艺术形态看它的戏剧特色

爱社属于一种群体舞蹈,上场人物为24人(均为男角),用来扮演24家魂头鬼。其中6人头戴鬼傩面具扮演大鬼,为攻占鬼门关的将领,是整个节目中的主要表演者。其余18人扮演小鬼(选儿童),只排成半圆阵势,敲击小锣以示众多兵卒助威喊阵。打击乐队鼓、大锣、镲三至四人,小锣(小鬼)18只。大鬼的服饰:

上衣:黑色对襟衫,双白襟边,白扣结十八道。

裤子:黑色中式裤,裤腰为白色,穿时将裤腰在小腹前交叉叠起,用腰带系紧。

腰带:红布双层,两端有缨穗,约四尺长、一寸半宽。

鞋:快靴,与戏剧武生所穿快靴相同。

丝络:与戏剧武生所罩丝络相同。

战裙:紫红绒布做成,上绣银白色鱼鳞,四角绣白色云勾图案。

头盔(面具)六副:用龙头形状的木制模具上敷纸浆约半指厚,外裱麻纸涂以各色桐油或油漆。头顶部有赤发三缕,用牛尾染成,分披前、左、右额,面具颜色以红、紫、粉红、绿、灰、蓝六色为序,眉凸眼凹,鬼脸眉心贴一银锡箔剪的蛤蟆,两额角各有一束五色纸条竖立,舌头用铁片染为红色,呈伸出状,口内有轴可任由嘴唇衔着上下转动,耳垂挂有杯口大小的耳环。六副面具中蓝色面具青面獠牙,长舌血口,俗称“恶鬼”。

背架:用二尺长的木条或竹条制架,每副架上十五根五色绫条等距离间隔固定排列,上方各挽成小绣球状,肩披一块大绣球花布罩。

绣鱼:白布手工缝制,先用袼褙剪成金鱼样图案,外包一层五颜六色小花布,中间以棉花填充,外用彩色丝线缝缀。每对绣鱼腹下有两根弹簧固定,表演时两个并在一起。演员右手握绣鱼,左手舞白毛巾,上下舞动。

小鬼的服饰:

上穿黑色对襟衫,双白襟边,白扣结十八道。下穿黑色中式裤,胸前斜挂红色绫带,胸口挽一绣球花。头上扎白毛巾。每人手持小锣、锣槌各一。

乐器只有大鼓、铜锣两大件。锣鼓节奏只有强弱缓急之分,鼓点不变。

整个表演分六个段落。

开场:十八小鬼分列三面成半圆队形,自始至终不变。六个主要表演者在小鬼中间分两行,两两相对。

(一)武势:①推门(开门护脸,共10拍。注:此拍数均按整理时记录,原无。以下同);②搂势(共8拍);③亮势(分左右亮势,共16拍);④跨腿(共8拍);⑤倒侧(共6拍);⑥挽半叶(分别向左、右各转半圈,共8拍);⑦斜势(分左右斜势,共12拍);⑧软势(骑马势,共10拍);⑨猴势(共12拍);10○跨腿猴势(共8 拍);11○追罗小猴势(共12 拍);12○十字足(共14拍);13○搭脑(共26拍);⒁珍珠倒卷帘(共24拍)。以上武势动作是全场表演中的基本动作。表现作战前的积极准备。

(二)倒上墙:①护眼拳(1人);②二人拳(2人);③四人拳(4人);④工字墙;⑤倒上墙。此程式穿插做武势动作中①-○12组合动作,由单人各自表演依次改为二人对练、四人对练,并不断纵横换位,逐步增加到六人对打,然后变换队形。表现来到城门下,攻城对练及所摆阵势的变换。

(三)直墙(蛇蜕皮):此段始终为一路纵向队形,演员依此退下续上,多次循环反复。此程式做武势动作①、②、⑤、⑥、14○,而后换位重复。似表现武士攻城中登梯袭城,前赴后继之意。

(四)小场:此段前半部分为二人拳(戊己对打)同时表演;后半部分为六人拳(六人对打),在打拳同时二人换位、四人换位,后六人“走八卦”,变换队形。表现队形多种变化,为重新摆布阵势,穿插迂回,包围城郭。此间打击乐可无限延长,武势动作中①-○14全做。

(五)过关:此段恢复纵向队形后,分别做虚拟动作三势脱靴(偷袭);②五势跪门(爬城墙六人,用以搭脑、倒侧、珍珠倒卷帘等动作);③眊旗(以示眺望城头旗旌);④夺旗(儿童二人);⑤推门(开门,每个演员依次拟做观望鬼门关动作,后被同伙拉下);⑥对弈(意双方对打);⑦拉弓放箭。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校企、产学深度融合,企业文化已然成为培育高职学生文化自信又一切入点和突破口。辅导员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分析学生就业前景,主动对接行业企业要求,积极接纳并大胆引入企业文化,进行班级企业化管理,借鉴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开展班级日常事务管理、特色活动运行,按照企业员工标准定位班团干部职责,每一位学生职责,借鉴企业考核要求考核每一位学生。定期邀请企业行家里手、已毕业的优秀毕业生为学生作报告,立足实训基地,打造“基地解说员”,开展“学生助教团”活动等,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促成学生执业纪律,训练学生职业思维,养成学生职业道德,形成“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校园文化氛围。

(六)耍桌:此段表演场中增设高桌一张,演员不断围绕桌子表演。表现攻占鬼门关后,大破蚩尤,百姓沿街摆上贡品,犒赏爱社武士。武士们则用打叉、猴势、抹壳、抖等表现获胜喜悦心情和急不可耐欣赏贡品、互相嬉闹的欢庆场面。此时小鬼“嗷嗷”嚎叫以助其威。

最后原地转圈,结束。

由此看来,爱社所表现的内容题材比较简约,舞蹈语汇也单调少变化,但在表演程式以及情节安排上却秩序井然,形象完整,面具服饰的配备也复杂而细致。这似乎就构成了一种自相矛盾和不协调。但是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整个爱社的表演中,最重要的两个古老元素都没有丢弃,一个是鬼傩面具,一个是戏剧主人公轩辕黄帝。而其它的情节设置、服饰道具,包括场景的安排等,都可以看做是它从“舞”走向“戏”的演变。说它是“舞”,是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是沿用“舞”的手段;但发展到后来,它又加进了服饰、道具、乐器甚至台词(语言)的元素,又可称其为“戏”。或许有人会说爱社是没有台词(即语言)的,请看,那十八名小鬼的“嗷”叫声,既是群体性语言,又与戏剧内容联系紧密,由此而称之为“戏”也是不错的。

五、从爱社表演的艺术特色看它的细节审美特色

爱社在表演中,可以从任何一段开始或结尾,也可以一直返头作尾不停地重复表演下去。同时它的整个演出绝不受制于打击节奏的约束,有时打击乐只作为一种渲染声势,与演出者的节拍发生错位,这会使人想起乔装攻城时的“声东击西”。这种自由随意的艺术特色,正可以说明爱社在它诞生初期就纯粹属于民间的自由创作,由此而带来了爱社的生动、自然、原始、野性,甚至是荒蛮中加一点灵动和智慧。《爱社》在表演中还善于抓住“鬼”的特征,经常出现“抖”(脸部左右急速摆动)的动作和“抹壳”(即摘下面具,与受祭的神和两边观众互相交流),所有这些细节的设置和表演,使神、鬼、人、怪完全按照民间的想象给以艺术的再现,使爱社在自始至终的表演中,完全与土地、百姓、民俗和原始崇拜,融为一个艺术与神话的整体,给人以极高的原始艺术的审美享受。

以上为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十分期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教正,并由此期望对爱社这一傩舞节目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探讨。

附:爱社的主要保护工作

1982年起,县文化馆开始对寿阳爱社挖掘整理;

1984年,《寿阳爱社的调查》在山西省群艺馆《研究与辅导》发表;

1985年开始建立文字相片档案;

1986年,文化馆整理编写并绘制爱社演出舞台记录本及照片,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

1988年投资8万元,由寿阳文化馆舞蹈干部与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专家重新排练爱社,并录制音像资料,

1990年,爱社论文《黄土高原上的傩文化》发表于《山西文艺报》;

1995年,撰写爱社调查提交“中国傩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于《中华戏曲》论文集;

1985年-2005年县文化局规定每年进城参加调演;

2005年组织排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7年获准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拓展项目;

2008年,投资27万元,演出队伍由一班24人增加到两班50人。为俄罗斯、法国、巴西、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以及中国傩戏学会、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民间戏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观摩演出,受到中外专家好评;

2009年爱社为“台湾记者三晋行”大型采访活动和中央电视台专题栏目进行了表演;

2009年,联合云南、安徽等八省市由中国傩戏学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2010年,投资27万元,演出队伍增加到6班200人,参加中国(晋中)民间社火节大型街头表演,由山西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世界现场直播;

2011年,通过挖掘整理,目前已拥有爱社的相关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70余件,并大部分建立了专门的图片、文字、音像资料库;

2011年,爱社传承人韩富林申报为国家级项目爱社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底由文化部公布;

2012年,寿阳傩舞爱社被列入国家级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项目,至年底国家拨给保护资金111万元,用于爱社的传承保护工作。

(本文于2008年9月应邀提交中国傩戏学会、山西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外民间戏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包括美国、巴西等20多位与会中外学者专家等专程观摩爱社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