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情画意品古诗
——让多媒体走进古诗鉴赏的语文教学课堂

2014-08-15罗彦君

中学语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诗情古诗情怀

罗彦君

诗歌作为审美的结晶,具有启迪人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的作用。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需要有诗一样润湿的心田,诗一样艺术的语言。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感悟,诗歌鉴赏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古诗文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传播文气,积淀诗情

中华诗歌语言高度凝炼,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蕴含着浓厚的感情或深奥的哲理。司马光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往往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的语言成为了一种变形了的语言。这些特点影响了诗歌文化的传承,成为了提高古诗鉴赏教学效果的一大障碍。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认识到,教师只有让学生走进文本、进入诗的意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也才能受到美的熏陶。也就是说,鉴赏诗歌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拥有一桶水来做基奠,为欣赏诗歌做好铺垫,蓄好诗情。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借助多媒体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传播诗歌文化的精神和气韵,帮助学生积淀诗情。

1.利用多媒体把影视作品引入课堂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感积淀和渗透,可以把握作品的“文气”。部分影视作品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古代社会现实,帮助学生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理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特殊情感。例如在鉴赏鲍照的《拟行路难》时,观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电视片段,了解魏晋时期森严的门阀制度,理解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前,让学生观看了《杨贵妃》的电视片段,了解李白生活的社会现状,体会李白赐金放还后的悲愤情怀;在学习《一剪梅》之前,观看了电视《李清照》的片段,感受李清照曲折的一生造就了她凄清哀婉的诗歌风格。影视作品的可观赏性,以饱蘸的情感熏染了学生,帮助学生积淀诗情,欣赏诗歌时也就会文气十足。

2.利用多媒体将名家讲堂引入课堂

名家讲堂往往是主流文化传播的平台,名家名人睿智的思想和独特的视角,对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分层解读,时尚的语言表达,声情并茂的讲解,权威的论证,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走进诗歌,对比探究生成自己的认知和思想。例如鉴赏杜甫的诗歌时,先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观看“唐之韵”,绘声绘色的讲解,图文并茂的画面传递了一份感伤的情怀,然后理解杜甫的诗歌,沉郁敦厚的文风自会了然于心;在讲《长恨歌》前,让学生观看了百家讲坛的片段,了解了杨贵妃的进宫始末,再来学习《长恨歌》,作者借帝妃之形貌来表现常人之间朴素的爱情,白居易的文风不难把握。课堂上感染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也是情。

还可以将 “华夏神韵”“子午书简”等节目引入课堂,感悟古人的风格和情怀,为古典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诗趣,引入诗境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多媒体进入课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我在上诗歌鉴赏课时,更注重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难发现,许多古诗词被发掘重新创作成了歌曲,于是就适时地引入诗歌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李清照的《一剪梅》,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李煜的《虞美人》等,学生先歌唱后鉴赏,韵味倍增。将现代流行歌曲《孔雀东南飞》、《问君能有几多愁》等引入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学生很欣赏名演员潇洒的气度,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些能展示才情的影视画面,如曹操临江赋诗,黛玉葬花赋诗,曹植七步作诗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借助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将原本遥远的诗歌拉近了距离,仿佛诗人就站在自己面前,作者的故事就发生在昨天,诗歌鉴赏不再抽象,也不再艰涩。

三、利用多媒体品读诗韵,感悟诗情

朗诵诗歌是对诗歌的一次再创作。在诗歌教学中,充分利用声响、动画、色彩等效果,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诗歌意境、情感和主旨。在朗诵中体味,在体味中朗诵。可借多媒体品名家朗诵,也可随音乐自主朗诵,与诗人共知共鸣。学生的忘我吟诵,是诗歌教学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在上诗歌鉴赏课时,大量引进名家的美读作品,如康桥的配乐朗诵《春江花月夜》、《将进酒》,雕良的配乐朗诵《离骚》,王庆祥的配乐朗诵《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高美胜的配乐朗诵 《声声慢》,践离的配乐朗诵 《醉花阴》、《阁夜》,方明的配音朗读《苏幕遮》等,无论借铿锵的音调传达出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还是借柔和的音调传达山川美景的秀丽,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无不萦绕心头。此时诗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在古诗文教学中适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悠扬的乐曲中朗诵诗歌,也能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在学习《春江花月夜》时,播放《高山流水》的曲调,那舒缓、悠扬的曲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古曲的韵律将学生带入了佳境。此时,和着悠扬的古曲诵读诗句,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令诗歌形象更有立体感。学生对诗词有了更新的认识,他们的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思维空间会更加开拓。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了难以名状的美。学《离骚》时,配上了《潇湘曲》提高了朗读的感染力,提升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体味诗意,拓宽诗境

多媒体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同一界面,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拓宽视野,提供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思维材料。所以,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巧插图画,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感悟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怀。

如鉴赏《题西林壁》时,诗中涉及的许多事物是学生未曾见过的,鉴赏时很难唤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再现庐山“真面目”,把学生带进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真实情景中,是解决古诗重点难点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于是,我从网络上搜集了许多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庐山美景。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图像:山岭绵延起伏,山峰巍然耸立,山势高而陡峭,悬崖峭壁处处皆是。再加上课件上山涧潺潺的的水声,青山绿水的美景,这一切都震撼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刺激着他们的视觉、听觉。这样,学生在欣赏了庐山美景的同时也领会了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

多媒体辅助教学,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教材和自然生活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把更多的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对文学的鉴赏能力。例如理解古诗中“月”这一意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出不同的诗歌作品让学生体会、归纳,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的;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的;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的。在集中的鉴赏阅读中,形成知识的体系化。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可比的效果。

在系统的诗歌阅读中,教师只要适时抓好契机,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诗情,还可以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思维视角,碰撞出更多知识的火花。例如在对“月”蕴含的情感归纳之后,我让学生再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每首诗中“月”的特点。他们很快归纳出——松间明月:王摩诘令明月蒙上淡淡禅意;鉴湖皎月:李太白引皎月作为人生知己;秦淮旧月:刘梦得请旧月见证悲凉历史。学生作业上出现了以下佳句:江心秋月:白乐天邀秋月聆听人间仙乐;柳岸残月:柳耆卿借残月渲染离别情怀;赤壁江月:苏东坡酹江月感悟人生哲理;西楼满月:李易安向满月倾诉闺阁忧怨等等诗句。看到学生从对诗歌的排斥到激情满怀,诗兴大发,欣慰之余,我更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总之,诗情画意品古诗,让多媒体走进诗歌鉴赏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但能传播文华,积淀诗情,还能充分发掘诗歌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且能够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诗情古诗情怀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拟古诗”之我见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冬至一阳生 塞上畅诗情
诗情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