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中学生写作心理现象举隅

2014-08-15孙文静

中学语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定势审题思路

孙文静

一、审题时的思维定势

审题是写命题或半命题(材料题)作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审题能力是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综合反映。审题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十分活跃。能看清题目对作文提出的限制范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审题的过程,是抽象思维形成定势的过程。一般学生审题往往顾此失彼,没有把题目看懂看透,就忙于下笔,这其实是思维没有形成定势的表现。很多学生没有对文章题目作语法分析的习惯,抓不住概念、判断和推理,这是他们的抽象思维比较薄弱的表现。还有的学生虽然明白了题目对文章内容、写法和体裁的要求,但又被这些要求束缚了手脚,导致思路被局限,于是构思、选材就难以进行了,这是联想、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薄弱,思维没有形成定势的另一种反映。优等生往往既看清了题目限制的范围,又能发现题目不曾限制的方面,找到了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天地,这是由于他们凭着对题目的分析,加上以往的经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很明显,这是过去感知对当前事物感知所给予的影响而形成的结果。

二、立意时的自觉意识

立意是学生从思维向表达迈出的坚实的一步。立意就是要确定文章的中心,并且考虑如何表现这个中心。文章的中心表现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生活、理想等问题的看法,表现了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这种自觉意识是学生思想倾向的直接体现。中学生一般都具有通过立意表达自己思想的积极要求。在立意过程中,学生内在心智的活动非常激烈,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这是他们在寻觅中心,提炼主题。你可以观察到那些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他们的精神非常兴奋,有的学生眼睛显得特别明亮,可以看出,他们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而且能预见到将要完成的文章的轮廓。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这个环节上往往犹豫不定,他们要么是想不出一个中心来;要么是想了好几个中心而不能确定其中的一个,这说明有些学生的自觉意识还不足以对文章的中心形成很好的抽象概括。

三、布局中的思路定向

文章的中心确定之后,就要依据这个中心考虑文章的构思以及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写作心理主要表现为思路的定向,学生的思路反映在文章里就是文章的结构线索,结构线索的清晰说明思路定向的明确。优等生的布局可以考虑到文章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甚至开头结尾、个别句段的安排等等;中等生的布局仅集中在文章的内容方面,而无暇顾及结构及表达;差生则往往想一句写一句,如果说他们有思路,这种思路是没有定向的思路,它的轨迹是紊乱的,伸展的速度也是缓慢的。

四、开篇时的超越自我

学生作文常感到开头难,这是一种思维障碍问题。很多同学急得抓耳挠腮想不出文章的第一句,有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可能想了很多种开头而拿不定主意。开篇是思维转化为表达、思想付诸于文字、抽象凝聚成具体的一个飞跃,所以不容易。一个人能够把思维转化为表达,必须克服思维障碍,摆脱心理方面的困难,这是超越自我的表现。不少学生文章的开头都是搬用头脑里储存的一些公式化的句子;有的则模仿范文,或者用现成的句子作领起句。写议论文更是如此,“古人云”、“俗话说”、“革命导师指出”之类的开头特别多,这是思维贫乏、单调、缺乏个性的表现。

五、续笔中的发散思维

续笔是对文章细部的雕琢和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扩展。这里语句的组织,辞汇的选择,表达的推敲,内容的详略,过渡、照应的安排等,都需全面考虑,这就需要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对文章的走向,内容的扩展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说,发散思维素质好的学生,作文内容就比较丰富,特别是议论文,论据比较充实,议论方式也较富有变化。他可以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一个主题或论证一个观点;也可以由点到面生发开去。从多数人的情况看,学生作文大量时间都花在续笔阶段,而续笔主要依赖于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自有其重要意义。

六、暂停中的思维调整

暂停反映写作这种脑力劳动的节奏。学生在写作中常常间有停笔片刻的现象,这就是暂停。暂停最主要的功能是进一步调整思路,开拓思路,生发内容,开启新段落。学生每次作文过程中,暂停的次数与写作习惯有关系,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也有一气呵成的。总之,比较复杂的文章暂停次数总是多一些。学生在暂停时会重读一下已写的部分以启发自己的思维,回复以往的思路,照顾到前后的呼应,防止内容脱节和重复,或是文章中心的偏离和转移。有时,学生借暂停的机会对已写部分加以润色。思维应该是有张有弛的,借暂停的机会进行思路调整,是学生作文心理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七、修改中的逆向思维

作文修改包括改错、换词、增删字句、重组句段等。修改意味着作者对自己思维成果的局部修正或否定。中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一般缺乏自我否定、自我指头的心理素养和习惯,所以应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注重文章修改。修改包括写作间和写作后的修改,有些学生习惯于写作间的修改而不愿花力气进行写作后的修改,这种习惯是不好的。因为写作间的修改容易分散注意力,干扰思路的畅通,抑制对文章全面内容的构想,故应提倡写作后修改。修改程序和写作程序也是呈逆向的,应先以全篇中心内容着眼,然后是段落、语句直至字词。

猜你喜欢

定势审题思路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不同思路解答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三招”学会审题
缜密审题,准确建模,学以致用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七分审题三分做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