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探讨

2014-08-15国剑飞

中学语文 2014年9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文情感

国剑飞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渗透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内心情感

教育氛围对学生情感活动影响非常明显,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渗透,首先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感渗透教育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主题,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种与之相关的教学情景,将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出来,使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文章情感把握的准确度。

比如,在经典课文《背影》的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父亲》,以音乐艺术的感染力,来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一方面唤起他们对于自己父亲的感恩之情,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在主观情感活动的支配下,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此时他们对于课文情感的掌握与理解会更加清晰、有效,能够使他们的心灵与情感受到洗礼。

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人格品质

在情感渗透与情感教育过程当中,学生应当是绝对的主体,他们的情感体验直接关系着情感渗透与教育的有效性。只有使学生亲身体验文中的情感过程,才能使情感渗透与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比如,课文的主要情感因素是积极向上的、自信的、愉悦的,那么在学生真正体验到这些情感后,便能在生活中、学习中表现出同样的情感品质,勇敢克服各种困难,迎难而上,并时刻保持乐观的心理情感态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人格品质。

如在《沁园春·雪》的教学中,老师应当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主观体验。上阕要引导学生去体验那种豪情万丈的情感态度,下阕要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尤其是最后三句,要让学生能够体验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以使学生也能够养成一种坚韧而胸怀宽广的人格品质。

三、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陶冶学生情操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蕴涵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形成崇高的品质起到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情感因素进行语文教学,通过不同的作品让每堂课都充满情绪激昂、兴高采烈、悲凉凄苦等不同的情感,以此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自己的主观体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文中的《我的母亲》、《背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课文,均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因素。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包括方方面面,根据课文主题,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挖掘,可以全面陶冶学生情操。

四、丰富情感渗透方式,提高情感教育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与情感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性,我们还应当对情感渗透的方式与途径进行拓展与丰富,将情感渗透的有效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比如课后写作与阅读就是可取的情感渗透方式,通过写作和阅读,能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增强与巩固,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组织阅读、写作兴趣小组,让学生之间通过日记、周记以及读书笔记等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学习积极、健康的读写审美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专题性的讲座,来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渗透与情感渗透,使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得到巩固,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讲座的专题可以以古典文学为主,例如《三国演义》、《红楼梦》或是其他的唐诗宋词,在讲座中学生一面吸收语文基础能力知识,一面探讨作品当中的情感元素,并最终对其自身起到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黑板报、墙报、简报等形式,结合语文教学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情感故事或是名人名言,使学生能够经常得到情感的渗透与熏陶。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以及辩论赛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教育与情感渗透方式,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而且通过对诗文的诵读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语文的情感体验,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还应当注意适度性。老师应当把握好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平衡点,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与教学内容进度,要绝对防止空洞说教、牵强附会的现象出现,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课文情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