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及保障机制

2014-08-15黑龙江郭玉峰

职业技术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校企基地

黑龙江 郭玉峰

计算机发展迅速,普及率高,应用价值大,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已经离不开它。无论是国家开放式大学,还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都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实训技能的实践。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需要调动相关人员、资金、设备等因素,需要建立使这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长效机制。

一、投入驱动机制

1.政府投入带动机制

人才培养是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目标。虽然校内实训基地有教学、生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多样化功能,但育人是其首要功能。在当前学习中心、中职学校实训设备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试图全部依靠社会力量投入建设学习、实训基地是不现实的。要建设高水平的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中央财政带动地方政府资金的持续投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即中央财政投入建设资金,地方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建设资金。尤其是共享型公共实训基地,在一次性投入建设资金的基础上,政府每年都要投入一定比例的运行维护经费,确保学习、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转。这次在学校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中,市财政投入50多万元,解决了计算机器材硬件建设,带动了企业相关投入,使得计算机实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满足了教学需要,是学校的成功经验。

2.校企利益驱动机制

在政府投入带动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的特点,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优势,通过人、财、物的市场化运行与管理,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学校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主动与新中新集团合作,在与企业的合作中构建校企合作的基础。例如,为新中新集团提供场地、部分生产型设备、培训员工等,学校先进设备优先对合作企业开放,科研机构为合作企业提供研发支持。只有为企业服务好了,才能赢得企业持久的合作与支持。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作为一种回馈,也会主动为学生提供校内外顶岗实习岗位,分担实训任务和实训基地运行成本,从而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二、运行管理机制

1.教学管理与生产管理协调机制

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中,教学实训是一条线,生产服务又是一条线,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学、生产管理协调机制。

首先,要建立组织机构。以计算机或专业群为单位,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组成可以根据不同的政校企组合模式而各不相同,但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基地的正常有序运行。委员会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职能部门的指导。

其次,明确相关职责和权益。在基地管理委员会这一主体框架内,学校和企业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合作期间的责、权、利。同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确保企业生产的有序进行,保障企业的利益,并推动学校积极参与企业职工的培训,承担企业的技术研发任务;另一方面要明确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功能,如引进校园的企业要完成多少课时实训指导任务,限制企业40%以上的生产能力用于实践教学等,以确保生产性实训的效果。

2.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协同机制

在计算机实训基地,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企业生产绩效的考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建立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的质量监控与绩效考核协同机制,不仅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对于提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⑴要建立实训指导教师管理与考核制度。对实训指导教师(企业员工)的考核,要以到岗率、学生评教、企业评教作为主要依据,学校主要考核其指导学生的质量,企业则考核其对生产工艺的改进、设备的维护及耗材的节约等。

⑵要建立学生实训质量评价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学生(企业准员工)的考核,要以学生到岗率、教师评学、企业评学作为主要依据。学校主要考核其生产性实训任务的完成率,企业则主要考核其生产产品的合格率。

⑶要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与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的反馈意见,融入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岗位要求和学校标准,不断改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⑷要建立激励机制与退出机制。出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绩效考核及奖励办法》,对校企合作好的教学系和人员进行表彰。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绩效考核,对人才培养效果持续不佳、运行不顺畅的引进企业和合作项目要坚决予以清理出场。

3.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均衡机制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财务管理与利益分配直接关系到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营,也关系到校企双方的核心利益。作为企业部门,存在着原材料、设备维修费用、学生薪酬等运营成本;作为实践教学场所,也存在着实训耗材、指导教师课时等办学费用。

⑴制订生产性实训经费管理办法,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对生产性实训使用的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严格执行生产性实训经费预算,认真做好校内生产性实训成本核算工作。

⑵明晰相关的利益分配关系。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各种利益分配问题。现在很多院校采用“成本互抵”、“待遇双免”的办法模糊利益分配关系。这只是权宜之计,生产性实训基地要真正实现良性运转,必须明晰各种利益关系,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核算系统,主要用于学生实训项目的耗材、企业技术人员的实训指导课时费、参与教学课程建设的工资等都要计入学院的办学成本,企业对参与顶岗生产的学生要支付一定的报酬,对学校提供的场地、设备要支付一定租金,以及设备的维护和场地的水电等运营费用都要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这样,实训基地产品生产的利润,或是对外产品加工、技术服务、技能培训鉴定产生的经济收益才有分配的依据。最终,校企双方要通过协商的方式明确利益分配。

⑶要建立生产性实训设备设施的运行、维护与管理制度。对生产性设备的采购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集中采购,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统一管理,对固定资产购置实行全过程管理。

三、沟通交流机制

1.信息沟通机制

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专业教研室主任和车间主任、教师与师傅的日常对接机制,及时沟通情况,互通有无。

2.人才融通机制

计算机实训基地要实现工作团队的融合,必须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身份融通机制,鼓励校企双方人员的相互聘任和兼职,即企业的技术和业务主管不仅要承担专业实践课的教学,还要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学校专业教师则要在企业担任具体的技术或业务工作。同时,对企业技术大师和高级人才,学校和企业要启动“共引共享”机制,共引共享行业内顶尖的技术大师和高级管理人才。

【1】郭玉峰.一体化教师队伍培养模式的研究.职业技术,2012.05.107.

【2】郭玉峰.校企合作模式下“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职业技术,2013.5.73.

猜你喜欢

生产性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