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阅读滋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4-08-15钟桃莲

中学语文 2014年21期
关键词:孔乙己规律诗词

钟桃莲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的阅读能力始终是让老师头疼的问题。没有阅读力,哪来阅读效率?学生的阅读出现这种情况,跟平时的教学不无关系:好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让他们既能读懂别人的语言文字,也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语言文字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俄国著名理论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乃思想的有机创造。它扎根于人的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想要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去发展它的思维能力,想单独地发展语言能力是不可能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有知识不等于有能力,要把学生的知识转化成能力,必须经过人脑的“高温演练”——思维。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一、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培养常规思维能力

任何知识都有规律可循,谁掌握知识的规律越多,谁的阅读技能就越高。

1.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规律

不同的文体构成的要素不同,它的阅读方法相应也有区别,帮助学生掌握这规律很重要。如记叙性的文体,它的主要构成是记叙的六要素,阅读时便应从六要素入手;说明类的文章,它的构成要素主要是说明对象及其特征,那就应从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入手;议论文的构成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那么阅读议论文就应从论点论据论证入手;小说的构成要素是环境、故事情节和人物,那么阅读小说就从环境、故事情节和人物入手。

2.帮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的一般规律

虽然说不同文体有各自的特征,但它们又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是用文字来传递信息,因此它们又有共同的阅读规律:整体——局部——整体。如果你一开始就从局部出发,很可能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现象,甚至自己的理解与作者的原意风牛马不相及。

学生掌握了阅读的一般规律,那他拿到一篇文章之后自然就知道了该怎么去阅读,读起来也就不会那么盲目了,效果当然也就会好很多。

二、引导学生做比较阅读,培养他们的求同和求异思维能力

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定能有收获。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

1.同一篇课文中相同的人对不同事件的比较。如《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因狗主人身份的不同而对狗的态度也相应不同的比较;《范进中举》中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张乡绅、众邻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及范进自己为人处世态度的变化比较;《故乡》中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比较、三十年前的杨二嫂与三十年后的杨二嫂的比较等等。通过分析这些比较,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2.内容相似的课文进行比较。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同样是揭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的文章,可两个主人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是终于中举了,飞黄腾达的日子指日可待,一个却始终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成为了别人无聊时的笑料,不同的结局为什么能反映相同的主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同样是写雪景,但诗人的感情却有天壤之别,这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课本中此类文章不在少数。

这些比较阅读,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让他们在比较中学会求同辨异,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有益处。

三、引导学生去填补作品空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篇好的作品,总会留有很多空白供读者去想象,让作品余味无穷。这些空白很能体现学生的个性阅读,而填补空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1.填补作品的情节空白

情节“空白”指作者由于构思炼意、谋篇布局的需要而省略的一些故事情节。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填补这些空白,学生往往积极性很高,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孔乙己》这篇小说,可以找到很多情节空白,如丁举人是如何打断孔乙己的腿的(课文中只在掌柜与酒客的对话中简略说出)?再如断了腿的孔乙己是如何度过那个中秋之夜的?孔乙己在小说的结尾死了没有?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无论填补哪个情节空白,学生都必须充分思考、分析孔乙己的性格,必须充分理解当时的世态炎凉及科举制度的罪恶,这样的孔乙己才是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2.为诗词配画,制作背景音乐

我们都知道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且许多诗词都是“诗中有画”。因此,在诗词教学中可以叫学生把这些诗词想象成一幅画,如《诗经》中的《蒹葭》篇,让学生去思考画中该有哪些景物?该怎样去安排这些景物的层次?假如把它制作成动漫,要配上怎么样的背景音乐才能把这诗歌的意境表达出来?要做好这些,除了要充分理解作品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还必须有创造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了。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进行选择。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这既是我们的职责,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孔乙己规律诗词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