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夯实基础 努力开拓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新局面
2014-08-15南阳市国土资源局
□南阳市国土资源局
2012年以来,我们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地质环境保护与管理职责,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创新机制,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2012年,我市6人被省厅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个人,西峡县局被省厅评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西峡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验在2013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一、突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坚持科学预防,在健全机制与网络体系上下功夫。一是健全应急指挥系统。结合南阳的实际,2009年我们成立了“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划分任务,明确责任,保证防灾工作有效落实。二是周密安排部署。每年在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对地灾防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三是科学编制年度地灾防治方案。每年的年初我们组织开展地灾隐患点的全面排查工作,核准数据,摸清底子,认真编制市县级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时更新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汛期到来之前由政府发布实施。四是强化宣传教育。我们积极开展上门宣传、街头宣传、电视报刊宣传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传播地灾防治知识,通过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全民防灾减灾基本技能,不断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
(二)坚持强化督察,在健全防治工作责任制上下功夫。我们在履行部门职责的同时,更加注重与相关部门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形成防灾合力,营造“全民防灾、共同防灾”的工作局面。以市政府文件为依据,出台了《南阳市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度》,规定了国土、水利、气象、公安等23个部门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责任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明确相关的奖励和责任追究机制。
(三)坚持改革创新,在不断提高防治成效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投入机制的研究。近年来,市政府参照国家、省财政两权价款及矿产资源补偿费投入办法,每年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人员培训、器材购置和隐患点应急治理。二是加强预警预报机制的研究。积极与气象、交通、水利部门沟通联系,借助先进科学技术,积极探索重点隐患点气象预报的定时定点预报。三是加强丹江库区蓄水后地质灾害形势对策的研究。根据省厅重大课题研究的要求,我们上报的丹江口库区蓄水后地质灾害形势对策的研究课题被列入省重大课题研究计划。
二、大力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一)严格保证金制度的落实。保证金制度的落实是今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的基石。我们研究下发了《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关于严格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制度的通知》(宛国土资〔2013〕26号),把保证金缴存作为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目标责任,列入年度考核内容。
(二)扎实推进项目实施。一是积极协调解决遗留问题。针对5个历史遗留项目,我们深入了解情况,查找问题根源,与县政府、县国土局、县财局及项目单位研究解决办法。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对2010年前的11个项目督察,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采取每月汇报和定期约谈县局分管领导、项目承担单位领导的办法加快项目进度。三是及时完善结题资料。从项目实施开始,重视结题材料准备工作,项目验收前材料不全的,不予验收。
(三)科学规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一是增加方案评审前的会审会议。召开局内部会审会议,由相关科室及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对提交单位的资质、方案编制科学性、市场价格与矿山开发的相符性进行会审,对会审通不过的不予评审。二是从严通过方案评审。邀请财政部门、财务人员参加评审会,加强方案评审专家组财务专家力量。三是严格规范方案备案。明确专人审查专家评审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修改不全面、图件等不全的不予备案。我们要求县级矿权方案评审必须在市局备案。
三、努力提升地质遗迹保护与地质公园建设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实施。两年来我们先后完成2010年度地质遗迹保护项目1个(风山地质公园)、2011年度地质遗迹保护项目两个(淅川西峡内乡带残剩恐龙化石抢救性发掘项目、西峡恐龙遗迹园二期),还有两个项目正在实施中(桐柏鞘褶皱洞穴群、邓州杏山地质公园)。二是加快推进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中评估前期工作。在省厅环境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洛阳拓展园区共同建立了中国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部署2014年度中评估工作。三是认真做好自然保护区与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针对南阳1个自然保护区和8个地质公园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研究,反复论证,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南阳市地质公园管理办法》,为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了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