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从日本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启示:从贫富扩大现象进行分析
2014-08-15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仲玉娇
青海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仲玉娇
日本经济是经历战后恢复和制度改革后迅速崛起的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经济在资本自由主义经济冲击下已经表现出颓废的态势,并一直处于低迷期,同时出现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日本贫富分化现象愈发严峻。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日本“贫困率”在发达国家行列中已经高居第三位,相比10年前高出1倍。因此,了解和认识日本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贫富问题的现象,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贫富分化现象提供了较好的借鉴意义。
1 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异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先后经历五次不同大小的经济危机影响,包括石油危机、泡沫经济危机、亚洲金融风暴、互联网危机及最近的金融次贷危机。其中对日本经济造成最大影响的是1989年的泡沫经济大崩盘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倒退了20年。随后,世界经济危机依然重演,日本经济也经受着极大的生死考验,从1989年到2000年底,日本经济平均指数缩水70%,住房价格累计下跌40%,商业用地价格下跌60%左右。虽然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对很多国家来说是致命的,但对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状态中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在2000年,日本经济GDP总量40789亿美元,人均GNP为37528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今天的中国,全世界都可以看到这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变化,一直保持高涨态势的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而且所谓的“中国经济模式”也为很多国际学者追捧。从这些表象可以了解,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与日本20年前的经济状况非常的相似,这种“惊人的相似”中,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让人们疑问:“中国经济发展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日本?”这也是很多国内经济学家担心和经常提起“中国重蹈日本经济覆辙”的基本逻辑。提出这种假设的前提是对当年日本经济出现危机后该如何采取更合理、更稳健的经济政策进行假设,但事实是不可以假设的,人们需要摆脱一味评论经济政策得失的层面去了解日本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异同,可以从两个国家的收入水平和贫富差距出发,分析经济发展的状况。因为,经济的发展会导致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收入差距扩大既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也是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不可兼顾的必然结果。从经济学中衡量贫富差距的标准来看,在过去20年间,日本的基尼系数指标一直处于0.27左右的正常指标中,中国的基尼系数指标常处于0.4以上的警戒状态,因此可以知道,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确实比日本经济要快,但同时伴随的是贫富差距比日本要大。从本质上看,中国贫富差距扩大也折射了中国经济畸形的社会形态和体制的不公,收入分配不均现象无处不在,收入分配不均的扩大会直接导致中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所以,认真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与贫富扩大的矛盾所在,充分了解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差距是非常必要的。
2 日本经济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原因分析
2.1 经济体制变化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日本的经济体制原本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主的,强调的是政府本身的指导、产业政策和职员终身雇佣的行政措施。80年代后,日本经济政策基本转向了新自由主义的新立场,新行政改革以取得国民预算平衡来解决国家财政危机为目的,实行政府内部裁减公务员,将国有企业私有化,并对很多产业领域采取解除政府管制的行政措施。21世纪初,小泉政府上台后更加推崇资本自由主义经济的政策主张,在这场制度改革下,原有的日本企业终身雇佣、企业工会和年功序列等制度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临时雇员、民营化和能力主义等新概念。资本主义新自由经济改革是一场不平等的改革,日本经济社会机制越来越有利于有钱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工资差距也越来越大,工薪者收入差距也在增大,很多人感到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困难。且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民众收入缩水,生活安定感缺失,结果导致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使贫富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经济评论家荻原博子在接受《日本新华侨报》采访时指出:“如今能够享受到所谓景气上升恩惠的,只有大企业和高收入者,一般的工薪阶层不仅工资没有涨,而且税金和社会保险金负担还加重了。被各公司优化组合所淘汰的那些50岁出头的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寻找条件恶劣的‘非正式员工’的工作。这种经济体制只能带来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恶果。”因此,经济不景气和贫富差距扩大,日本各政党就这个问题也展开了各种激烈的争论和角斗,所以近年来,日本的政权频繁更迭,社会治安条件也愈加恶劣。
2.2 经济制度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匀
很多人称资本主义有三大顽疾,即经济危机、就业危机和贫富差距,这三大顽疾正让资本主义走上末路狂欢,这些顽疾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体制下根本无法解决的,而解决顽疾的最佳途径是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法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皮克提在《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一书中也称“资本主义必然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人类社会未来会进入寡头时代,资本主义是一种携带自我毁灭基因的制度”,皮克提通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贫富差距数据分析发现,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贫富差距都在近年来不断扩大。通过分析以上的观点,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跟国家政治制度是分不开的,其带有保护色彩的自由市场经济更加有利于上层社会和大企业的资本持有者,“不平等”、“不均匀”造成资本持有者和劳动者获取收入间的不平等,如果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即使经济增长的繁荣时期,也不可能使社会成员全部受益,且财富与收入的分布都不均匀,只能使富者更富、贫者更贫,结果是造成贫富差距日益加剧。
2.3 与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竞争的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市场竞争也异常激烈,发达国家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扩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市场的迫切需求,导致发达国家劳动力使用下降,生产力也会随之下降。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萧条,使过度依赖美国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日本也受到了重创,强调弱肉强食的自由市场竞争,忽视了弱势群体和民生,造成日本贫富差距拉大,“劳动贫困族”增多,日本终身雇佣制受到削弱,就业形态更不稳定。与此同时,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与日本经济相比损失会较少,因为中国较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加上相对较廉价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市场内需,吸引了众多的外资企业,使中国经济在金融海啸中较平稳地渡过难关。这种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的、文化的、甚至地缘性的经济条件是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在国际竞争中无法比拟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最终使日本国内相关的产业逐渐走向衰亡,造成人员失业,收入水平不断降低,贫富分化更加明显。
3 中国从日本经济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其时代的独特性,与日本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仍然可以借鉴日本的经济发展经验来指导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对日本经济导致贫富分化问题进行分析,中国面对同样问题时会有什么样的启发,对以后经济的发展会有什么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学习日本经济逆境中求发展的经验。日本经济危机后,日本在财政收入锐减的情况下,能够不谋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从新帮助日本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鼓励发展短期有效的文化产业,淘汰高耗能产业;鼓励大企业把低端产业向海外转移,实行在哪里生产在哪里销售的战略。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日本经济最低迷的时期,日本政府积极应对而非回避经济危机。这种逆境中求发展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但是时代背景在变化,我国在面对经济问题及贫富差距的问题时,要结合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规律和条件,解决经济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经济制度,实行正确的政策。从日本实施的经验来看,经济制度的政策会对分配收入产生极大的影响,市场竞争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经济增长的产物,如果需要调节这一分配的不均,只有政府通过对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进行调节,施行正确的调控政策,即通过对高收入者征税,对低收入者进行有效资源转移。但从我国现在的实情来看,我国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高收入人群收入越来越高,低收入人群缺乏政策保障,所以,完善经济制度,实施正确的经济政策对我国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摸索。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日本经济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社会多层次、多种类、多领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也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它是对社会分配进行再调节的重要经济杠杆,既要保证经济的发展,又不能造成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及其他不可控的经济问题出现。实现多层次、多渠道、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我国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利用的保障。
4 结语
综上所述,日本经济的发展的确有着很多经验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既要汲取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也要规避日本经济掉入的陷阱。中国虽然通过经济政策手段使得贫富差距问题还不很明显,市场经济“泡沫”危机还未显现,但也要清楚知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使跟随美国的日本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经济失败的事实,所以中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和企业走到时代的前列,通过与国际的合作与交流,创造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经济发展的道路和价值理念,进一步缩短民众的收入差距,降低贫富分化现象任重而道远。
[1]王海涛,谭晓军.日本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及趋势分析[J].国际资料信息,2008(04).
[2]蓝庆新.新自由主义的失败与美国金融危机的警示[J].国际资料信息,2008(04).
[3]周赛.浅论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J].经济导刊,2009(11).
[4]李超.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成效与经验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8(04).
[5]托马斯·匹克迪.二十一世纪资本论[M].哈佛大学出版社,2013.
[6]崔健.论现代日本的阶级(阶层)与经济差距的关系[J].现代日本经济,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