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2014-08-15黑龙江王现德王树松

职业技术 2014年2期
关键词:警民公安机关民警

黑龙江 王现德 王树松

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为民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公安机关行使好行政执法职权的重要保障。当前,在公安机关内部仍在影响警民和谐关系的不良因素。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提升群众服务理念、转变群众工作作风、改进群众工作方法、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切实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一、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1.宗旨观念不强影响和谐。少数单位和民警宗旨观念不强,平时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挂在口头上,但一遇群众投诉和处理具体矛盾和纠纷,就把群众利益放在一边,不能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是用法律法规、政策框框等各种理由来搪塞。

2.执法质量不高损害和谐。有的民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工作态度不端正。有的民警对待群众报警出警慢,处警马虎,出警不及时,错失取证良机,致使不法分子不能受到打击;有的在接到报警时,只重视大案,忽视小事,与群众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3.“四难”作风难得和谐。有的民警承诺办证办事随到随办,上门服务,而实际上按部就班,让群众人难找,有的平时还对群众冷言冷语,把群众当管理对象,摆架子、耍威风,但在工作需要群众配合与支持时,却一味埋怨群众觉悟低、法制观念差,存在着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四难作风”。

二、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切实做到“三个必须”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公安机关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新形势下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重要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公安机关要做好群众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必须切实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提升服务群众的理念、必须转变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必须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一)必须提升服务群众的理念,不让人民群众伤心

一要更新服务观念。新时期,要有新观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依托和力量源泉,认识到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二要牢记服务宗旨。每一位公安民警务必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宗旨,植根于心、嵌之于脑,并在日常的执勤、处理突发事件中认真践行。

三要强化服务意识。打造和实施民生警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最现实、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在充分发挥打击和防范职能的同时,更加强调服务意识。

(二)必须转变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不让人民群众痛心

一是要有良好的生活作风。警察形象、仪表、言谈举止、遵章守纪对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从当前队伍的实际状况来看,少数民警警风不正、警纪松驰,严重影响警民关系和谐化建设。有的民警一心二用,在岗不敬业、履职不敬责,把心思用在或明或暗参股企业和做生意上,警不警、民不民,在群众希望出现警察的地方不见踪影,在不希望出现的地方如:娱乐场所出入频繁,社会影响很坏。有的民警利用职务之便,暗里充当一些特行特业的保护伞,从中收取“好处费”,甘心被人收买。有的民警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出入娱乐场所,忙碌于吃吃喝喝,醉心于打牌赌博,一面抓赌一面自己赌,群众嗤之以鼻。

二是要有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有的群众反映说,平时觉得人民警察爱人民这句话不错,但是要到公安机关办几次事,就感到人民警察再也不可爱了,因为个别公安机关存在着严重的“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四难作风”。有的窗口警种承诺与实际行动不一致,对办事求助群众态度冷漠,说话不和气,给群众一种衙门作风的感觉。有的承诺办证办事随到随办,上门服务,而实际上按部就班,让群众人难找,跑来跑去。有的平时对群众冷言冷语,把群众当管理对象,摆架子,耍威风,但在工作需要群众配合与支持时,却一味埋怨群众觉悟低,法制观念差。要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出实招,认真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制定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寓管理于优质服务之中,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克服“四难”作风,讲究文明礼貌,尊重群众,服务群众,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是要有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近年,公安机关着力纠正了乱关乱押、随意执法等乱作为行为,集中处理了一大批因执法问题引起的群众上访疑难案件,推动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对执法质量要求更加严格,监督和纠错机制也更加健全和完善,对执法质量不合格的单位在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但有的民警却因此错误地背上怕出错、怕担责的思想包袱。有的民警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作为多挨批评,少作为少挨批评,不作为不挨批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工作态度不端正。有的对待群众报警出警慢,处警马虎,特别是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刑事和治安案件,由于出警不及时,错失取证良机,致使不法分子不能受到打击,群众意见大。有的在接到报警时,觉得是大案、刑事案件就认真对待,对一般治安案件就马虎对待,与群众的期望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平时既要注意破大案,又要注意破小案,既要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又要注意对小矛盾、小纠纷、小事情、小求助的解决,勿以事小而不为,只要是有关群众平安的事,都要认真去做,才能保平安,建和谐。

(三)必须改进群众工作的方法,不让人民群众揪心

“打铁必先自身硬”。民警队伍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关系到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成效,关系到良好警民关系的形成,必须大力提高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通过政策法规的学习,熟悉国家政策、特别是法律法规,为执法规范化打下基础。二是通过“轮训轮值、战训合一”培训、案例分析、疑难案件会诊、“传帮带”等方法,规范广大民警的执法办案,提高民警的警务实战技能。三是通过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典型示范、专家授课、警民互动等途径,使每一位民警善于与群众打交道,善于做群众工作。四是通过新时期新战法集中培训,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如适应公安博客、微博客的建设需要,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民警经营博客、微博客的能力,为警务现代化培养储备高素质警力资源。同时,在与群众打交道过程中,必须把“三懂四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大限度地增强群众工作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公安机关要认真总结群众工作的经验,逐步建立一套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群众工作制度体系,使之成为民警必须遵守的规范。

[1]曾页九.关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6,(7).

[2]韩宝忠,王鑫,何英华.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公安研究,2009,(2).

[3]吴航.论提升执法公信力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与作用[J].公安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警民公安机关民警
等利交换原则下警民关系联结性研究
博物馆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公安机关处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实证研究
让百姓看得见、找得着、叫得应——武夷山市全国首创“警民和谐服务联系点”纪实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