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可理解语言输入 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培养——以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6的教学为例
2014-08-15程燕军
◆程燕军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教育事务指导中心)
《中学英语教学法》倡导英语学习要用英语思维——think in English。英语教师要善于训练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和理解时,没有本族语思考的介入,没有‘心译’的介入”,从而说出真正流利、熟练的英语。笔者尝试从提高“可理解语言输入”的有效性着手,探讨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善用元语言策略,用英语教英语,培养英语思维定势
元语言是外语教学的有效工具,它既培养和提高了外语学习者使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了学习者描述语言、释译语言的知识和手段。《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本对此进行了阐述:(1)教师用来阐释语义的语言;(2)教师提问涉及意义理解的语言;(3)教师用于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涉及语言本身的语言;(4)教师在语言训练中用于操练组织活动的语言。使用“元语言”是英语教师坚持用英语教学原则的有效策略。英语教师要善于用自身良好的语言素质和话语行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促使学生逐步养成以英语为外壳的思维定势。
在Unit 6,Section B的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复习了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的话题,又在导入3a阅读环节时,使用元语言话语解释了opposite的词义,为学生阅读清除了思维障碍。
以下是元语言运用的一个实例。
T:Here’s 3 pictures of my best firend .Haha,She’s my girl friend .Can you tell me why I love her?
S:She’s beautiful.She is athletic.She has big eyes.…
T:Do you think we have opposite views and interests?Opposite means different,for example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but she doesn’t.I think Kobe is cool but she doesn’t.We have some opposite views and interests.Do you think opposite views and interests are important to friends?
二、坚持整体教学原则,把握语言的系统性,促进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培养
语言输入要注重整体性原则。以阅读教学为例,中学英语教学大纲针对课文教学有明确规定:“课文首先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教”,让学生“掌握各个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好地掌握整篇课文。”英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保持课文信息的完整性。通过有针对性的悬问设疑,促进学生用英语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篇章结构和布局的理解,熟悉表达的思路,熟悉文中意义的因果关系,熟悉语言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在Unit 6的教学中,该单元以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这一话题为主线,课文里设置的各种听、说、读、写活动均为这一主题服务。教师应该围绕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谈论人物的不同特征。要指导学生学会从人物的外貌、身高、年龄、体重、兴趣爱好、特长等特征进行归纳、对比、概括、评价,形成一套相应的语言表达技巧,以便在进行书面或者口头交际遇到相应的话题时能够熟练地提取相应的信息进行表达,娴熟、流畅地完成交际任务。该单元设置了SETION A,SETION B和SELF CHECK三个部分,各部分又设有1a,1b等多项语言训练活动。我们不能把这些语言活动割裂开来教学。笔者在听课时发现,王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把自己曾经赴美国参加英语语言进修学习班的经历与课文教学有机结合,把课文中的角色化为自己出外学习时遇到过的人物,以自己赴美学习的情境为主线展开教学,针对人物特征展开话题,听、说、读、写活动环环相扣,教学效果很好。在教学SETION A和B的Reading时,教师更是引导学生总览全文,观察领会语篇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理解文中因果、逻辑等关系,把握整体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三、中西方文化对比引导,缩小语用规则差异,促进跨文化思维习惯培养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语言结构和语用规则差异给学生英语思维带来很大影响。学生的英语思维往往被卡在两种语言结构和语用规则的不同之处。英语教师要重视对两种语言的语用规则差异的研究,善于从英美语言文化思维习惯的视角作引导,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缩小语用规则差异,打通英语思维瓶颈,培养交际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适当的语言输入也会造成学生理解语用规则的差异。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用英美文化视角去阅读,将会大大减少这一差异”。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输入时要讲究策略,在输入存在文化习俗和语用规则差异的语言材料时,可以先进行话题热身,让学生在听、读前就带着一种英美式听读视角去感受、体会和应用语用规则。
在Section B,3c Pairwork的教学活动中,像Job AD和Teahcer wanted这样的东西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校园中并不多见,而在英美国家,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和能力培养的理念和做法备受推崇,组织社会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去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事情很常见。此外,像Job AD这类的广告、通知等的文字表述也与学生平时接触到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英语教师可以此作引导,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跨文化意识,加深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和吸收。
四、设置信息差,激发探究欲望,促进创造性思维培养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英语课堂上,我们要善于“把握好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任务的多种情境,而后通过在情境中传递不同的信息,从而使交际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具有差异,学生带着对另一方信息的渴求去运用语言”。信息差的设置可以使课堂活动变得更生动有趣,语言输入环境更真实、自然。
以本单元Section B,3a Reading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为例,王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的语言输入后,结合三个人物特征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Question 1:Where is Huang Lei from?
Question 2:How old is he?Is he as old as you?
Question 3:Why?
Question 4:Where does he study?
Question 5:Who does he look like in our class?
Question 6:What is different between you and him?
英语课应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开发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放飞思维的翅膀,在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差”的语言活动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五、创新教学设计,打造精品课堂,优化输入环境
有好的剧本才能拍出好电影,有好的教案才能上出一节好课。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本身的英语知识和生活经验有限,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更要在教学设计上多花心思,对每一个环节知识 的生成和问题的出现都要作出充分的预见,确保教学流畅自然。教学设计要精益求精,努力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的教学设计才能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在教学Unit 6时,王老师以周华健的一曲“朋友”导入话题,然后以What is the song about?引入friends话题,借助歌曲视频中周华健、谭咏麟等大家熟悉的明星紧扣talk about personal traits这一目标以They are friends展开教学,语言活动迎合学生口味,深受学生欢迎,英语思维活跃。
教学既要务实又要创新,只要我们的教学源于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在课堂上总能不断地给予学生新奇刺激,产生惊喜,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定精彩,语言输入必定有效、高效。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35.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3]刘素霞.浅谈高中英语整体性教学原则[J].新课程中学版,2009,(6).
[4]祈小丽.语用功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3,(6):27.
[5]庄艳传.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差”设置常见问题例析[J].小学英语教与学,2013,(1):38.
[6]王明利.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