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探究法”的思考
2014-08-15吴德炳
◆吴德炳
(福建省寿宁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愈加关注重视,以及对教学方式的不断反思,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日益受到质疑,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问题探究法逐渐成为主线教学方法。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常犯的错误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其产生原因,据此精心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借助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轻松愉悦环境下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问题探究法试图做到真正的“授之以渔”。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问题探究法的一般步骤
(一)激发学生产生疑问
数学作为工具类学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缜密性,在数学问题中对某个细节问题的忽略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又会经常忽略掉某一环节,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例:已知 x1,x2是方程 x2+2xsinθ +cos2θ =0 的两个实根,求 x12+x2
2的最小值。
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如下结论:因为这一题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sin2θ+cos2θ=1,即可得出解,因而一些学生常常忽略了判别式Δ≥0这一基本条件造成结果的错误。根据问题探究法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可以稍作修改,问:求x12+x2
2的最小值,以及当其取最小值时的Δ值。这样当容易犯此类错误的同学在计算第二个问题时,就会自然而然的对自己上一问题的结论产生质疑。
(二)引导学生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与同学共同探讨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样,以上题为例子继续说明,教师通过观察同学的做题速度,在同学得出第二步结论之后,统计答案,大多数犯错误的同学会在得出第二步结论的时候发现错误的所在,进而得出正确结果,对于仍然没有找到问题关键的同学,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提示。例如教师可以说:我们知道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对判别式Δ有什么要求啊?所以是不是有同学在第一个问中忽略了这一点呢?这样基本所有的同学都会注意到这一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结论。
(三)针对问题做总结
教师或者同学对此类问题作出总结,教师通过观察,找出犯了此类错误的同学,可以通过暗示,鼓励其对此类问题的解法作出总结。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同的问题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或降低该类问题在试卷或课后题中出现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避免题海战术,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探讨问题。
虽然数学问题有着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步骤,但绝不是教条的和唯一的,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有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例如对一个代数问题,可以从几何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问题的简化。而这一点往往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想不到的,因而,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提醒。对于学生发现的解题方法,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解决单一问题的速度上看,问题探究法的效率可能明显低于“填鸭式”教学的方法,但是问题探究法加强了学生对该类问题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在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时的重复讲解,从总体上说提高了教学效率,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问题探究法在实施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一)学生缺乏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热情
一方面,很多学生从小就处于被动接受教师教授内容的位置,不习惯进行独立思考,对于数学教学,也是死记硬背,根据教师传授的步骤死记硬背,这一方法对于以前出现过的题目屡试不爽,但是,一旦题目发生改变,即使是换汤不换药,也会导致这类学生手足无措,略作思考之后便放弃该题目,继而进一步打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虽然一些同学在思考教师的问题,但是对于教师的问题没有热情去回答,并不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本着被叫到才回答问题的心态应对教师。教师无法得到学生对某一题目的了解情况,影响教学进度。
(二)教师受教学进度压力影响,难以从一而终
问题探究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较为长期的递进的过程,不但短时期内效果不明显,而且由于学生的接受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教学进度也是较为缓慢、无法作出具体估计的。通常状况下,学校对教师的教学的内容量以及进度有严格的要求,不利于问题探究法的实施,因而存在着在教学初期教师细心引导、教学后期便恢复“填鸭”的现象,难以从一而终。同时问题探究法要求教师和同学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保持与学生的亲近感,这对于教师形象的建立无疑是富有难度的。
三、问题探究法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的建议
(一)加强教学情境的设置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必须要科学设置教学情境。数学老师通过合理教学情境的营造,将所学数学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运用生活素材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平面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正是寒冬季节,课间学生一般会插上插销把门锁上以抵挡寒风。教师给学生提了个问题:“怎样可以让门不被风吹开?”“用插销插上就行了。”教师接着问:“把插销插上后,为什么门就不能被风吹开了”“我们把门看成一个平面,墙面也看成一个平面,门与门框间的缝隙看成一条直线,门上两个合页及插销分别看成是三个点,当关门时,插上插销,风就不能把门吹开,是什么原因?”学生尝试着回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教师又继续问:“合页加插销这三个点,既在门上又在墙壁上,这时墙壁所在平面与门所在平面贴合在一起,看上去像一个平面,这意味着什么?”“两个平面是重合的,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只有一个平面。”师生共同总结出公理3: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接着又追问:“门不用插销,增加合页的数量,二个,三个……n个合页,会怎么样?”这时学生自告奋勇回答:“门会更加更牢固,但是门可以随意开关不住了。”“这是什么道理?”经启发学生自然想到:“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确定无数个平面。”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交流讨论、整理总结后不但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也体验到了探究问题、成功的快乐。
(二)科学设置数学问题
问题探究法要求教师设置问题时严格设计问题探讨的落脚点、问题的深浅、层次性和递进性、技巧性,使学生能够沿着教师设定的线路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达到由点及面、举一反三的目的。首先,由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存在差别、已有的知识和掌握情况也不同,因而如果问题设置的太深,只能为少部分人提供思路,就会忽略大多数学生的感受,不利于教学工作的而完成、阻碍教学进度。如果问题设置的较浅,就不会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形同虚设;其次,提出的问题多少要适量,要留给学生做够的思考时间,如果教师连续不断的提出问题,学生来不及思考,就会使学生放弃思考,所谓的问题探究法就会流于形式,仅仅是走个过场而已;最后,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问题探究法不同实施过程针对的学生也应该不同。该方法实施一定阶段后,如果仍然将提问对象设定在少数几个学生中,就会使其他学生产生被忽略被排斥的感觉,因而,教师应该在特定的时期设置特定的提问对象,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师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认为:讲完课等于任务就完成了,走下讲台就无需呆在教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缺乏必要的交流,甚至存在学生上完一学期课都不曾单独和教师说过一次话的现象,不利于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有碍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因而,学校应该尽可能多的开展师生间的活动,加强学生与教师间的接触,对情况允许的教师实行教师坐班制度,方便建立愉悦的学习环境。与此同时,问题探究法在具体问题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针对同一关键点提出不同的问题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不同提问方式产生的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最适宜的提问方法,提问时间等,有利于提高问题探究法的效率,并为以后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留下宝贵的经验。
四、总结
问题探究法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困难,通过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能够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提供帮助。问题探究法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各位教师进一步的支持与交流。
[1]刘琛.“问题探究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06).
[2]王永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实践探究[A].华育,2010,(11).
[3]陶健.问题探究法的教学实践 教育与管理[J].2011,(02).
[4]周芳.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法的实施注意点[J].数理化学习,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