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容”文化特色学校的思与行
2014-08-15许崇文
◆许崇文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
近年来,山东日照一中精心培育了“和·容”文化,并以此引领学校优质发展、特色发展,逐步形成了“师生共同成长,人人追求卓越”的“和·容”文化特色。
一、关于“和·容”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思考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特色学校建设的内涵是不同的,从整体取向看,大致分为活动取向、项目取向、课程取向、文化取向四个阶段。从“活动取向”到“项目取向”,特色学校建设从单一走向丰富;从“项目取向”到“课程取向”,特色学校建设从“突击性”走向“常态化”;从“课程取向”到“文化取向”,特色学校建设从“外显特征追求”走向了“内在特质追求”。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特色学校建设的华丽转身——走向文化。
学校是文化的圣地,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殿堂,一所学校要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要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用文化引领师生成长。为此,我们组织师生回顾学校近90年的办学历史,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在不断传承和弘扬学校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人文日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等核心理念进一步提炼融合,升华为“和·容”文化。
“和者,谐也”(三国·魏·张揖《广雅》),有和睦谐调、和衷共济之意,是一种相辅相成、共荣共生、互助共赢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和而不同”。建设“和”文化,就是要坚持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文内涵的教育功能,营造宽松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给教师一个成长和乐业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发展和幸福的人生,给学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容者,盛也”(东汉·许慎《说文》),有胸怀宽广、包纳容蓄之意,是一种兼容并包、涵纳万物的气魄,一言以蔽之即“容者大成”。建设“容”文化,就是要引领学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追求卓越的精神,构建兼容并包、多元共生的文化,引领教师塑造人格魅力、积淀学术素养,引领学生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蔚为大器。
“和”文化、“容”文化,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撑起了我校的“文化大厦”。“和·容”文化集中蕴含着合作精神、关心精神、日新精神、卓越精神“四种精神”
在此基础上,我们初步构建了“和·容”文化特色学校的体系:
一是“和合”课程。就是倡导“多元融合”的文化,尊重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尊重不同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重新整合教育资源,研发、开设“和·容”文化特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独特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构建“和合”的课程体系。
二是“和乐”教学。就是倡导“和谐快乐”的文化,改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内容,优选教学方法,完善多元化评价,倡导个性化教学,营造和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愉快地教,让学生愉快地学。
三是“和雅”德育。就是倡导“和谐高雅”的文化,优化和雅的育人环境,探寻和雅的育人方法,开展和雅的德育实践活动,提升教育的艺术和品位,使学校成为真正的“大雅之堂”。
四是“和顺”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构建和顺的学校管理网络,设计实施和顺的决策执行流程,建立和顺的管理机制,建立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
五是“和美”校园。就是秉持“和润校园,美泽人生”的宗旨,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营造温馨、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涵养学生的品格。
二、关于“和·容”文化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
(一)构建“和合”课程,培育“多元开放、人文创新”的课程文化
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我们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和合”课程,研发、开设了12大类、100余门校本课程,培育了多元开放、人文创新的课程文化。“多元”,就是建设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开放”,就是坚持开放办学,建立校内、校外、课内、课外、国内、国际相融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就是通过富有文化厚度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积淀一生幸福发展的后劲;“创新”,就是通过充满科学精神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社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二)构建“和乐”教学,培育“合作创新、民主和谐”的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由课程改革而引发的学校文化再造,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标志的。我们以“师生成长共同体”为载体,创新实施了“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策略,培育了合作创新、民主和谐的教学文化。“合作”,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要合作探究,共同研讨,不能搞自我封闭;“创新”,就是在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民主”,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和谐”,就是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产生谐振效应,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和谐发展。
“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策略的具体内容——三步是:自学—对话—评价;五环节是:定标自学—合作探究—展示分享—精讲点拨—课堂评价。在具体操作中,首先,是“规范常式”;其次,是“创新变式”,最终达到“教无定法”的境界。
(三)构建“和雅”德育,培育“亲密和谐、平等包容”的德育文化
德育文化是学校德育与学生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努力构建“和雅”德育,培育了亲密和谐、平等包容的“共同体”文化。“亲密”,就是要建立一种亲情化的师生关系,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和谐”,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关爱,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平等”,就是我们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走进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包容”,就是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把每个孩子都当作发展中的“人”来看,教育就是让人从不完善逐步走向完善。
“师生成长共同体”,是我们建设德育文化的有效载体。从高一入学开始,我们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9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一般由6名学生和1名指导教师组成,教师不光教书,还要育人,而且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我们的目标是把每个“共同体”都建成一个温暖和谐的“小家庭”,在这个“小家庭”中,特别关注和关心那些学习困难、家庭困难和心理脆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在“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整体规划下,我们还创新实施了“三步五环节”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模式(三步是:设计—实施—评价;五环节是:主题设计—情景体验—感悟交流—内化践行—总结评价),引导学生在实践与反思中获得道德体验,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
(四)构建“和顺”管理,培育“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科学管理、人文管理的集中体现。我们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为目标,努力构建“和顺”管理,培育了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制度文化。“科学”,就是让教育回归科学,也就是“遵循规律办教育,依靠科学抓质量”;“民主”,就是让教育回归民主,让民主的精神融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规范”,就是要认真落实全省素质教育办学规范,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高效”,就是要增强执行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
我们制定了激励教师出成绩、做贡献的管理制度,建立了使教师的劳动得到尊重、工作成果得到肯定的管理机制,制定实施了《五年发展规划》《教师手册》《学生手册》,修订完善了《教职工工作评价办法》《教职工专业发展考核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了以增值评价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性考核评价机制,较好地规范了学校管理,激发了办学活力。
(五)构建“和美”校园,培育“文明高雅、和谐优美”的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是物质层面上的学校文化,是师生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人的成长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同时又是不容忽视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首先要有培养这样的人才的阳光、空气和土壤,这就是环境文化。
我们以“和·容”文化为主题,努力构建“和美”校园,开展了校园景点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办公室文化等环境文化建设活动,培育了文明高雅、和谐优美的环境文化。“文明”,就是校园环境要能弘扬文明新风尚,能载“文明之道”,能催人奋进;“高雅”,就是校园环境格调要高,要健康雅致,能熏陶感染学生;“和谐”,就是校园环境布局、结构、景物等要相得益彰,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从而有利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优美”,就是整个校园环境要有美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和·容”文化特色学校的建设,较好地调控了教育场各要素的关系,使教与学产生了谐振效应,使教育回归到本原上,实现了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人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家园。
[1]张菊荣.试论走向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江苏教育,2012.
[2]季苹.从起点到评价:学校特色建设过程的思考.中小学管理,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