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课改的几点认识
2014-08-15桂银海
◆桂银海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小学)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我们自觉或不自觉的置身其中,脱胎换骨似地改变着曾经的自我,感受着课改的浓浓春意,沐浴着创新教育的缕缕阳光,课堂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师生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课堂充满了生命气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发展、价值观的形成,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已成为大多教师的共识。不少学校总结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模式,在全校不分学科、不分年级、不分教师推而广之。也有不少学校为了推进自己学校的课改,组织了一批又一批教师到已有成功经验、可行模式推广的学校学习,不加甄别地套用人家的模式。这两种形式固然有其可肯定的地方,但其在推广过程中的不切合实际的模式化是对课改理念的一种否定,是对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一种极大漠视。如何正确认识课改?课改要坚持什么?怎样正确运用课改模式?浅谈几点认识。
一、实施课改先要深入理解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因此课改改的是观念、思想、意识,强调要转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重新建立一套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课改不是对已有东西的全盘否定,更不是对别人东西的盲目照搬,是继承、发扬、借鉴、吸收、创新。就师生关系而言,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是主导,不是你说我听,也不是教师的单打独斗(一言堂),教师是指挥员,作战术指导,学生是战斗员。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师生、生生协作的集团战。学生能完成的,教师决不包办;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指导;学生协作能完成的,教师决不参与;大家都不能解决的,教师决不旁观。同时,要依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要改革课堂评价与教学成绩评价方式,传统的课堂评价与教学成绩评价,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一人“独唱”轻学生感受,重分数轻能力,重标准答案忽视学生的不同见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新课程改革呼唤要建立起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成绩评价方式。素质教育喊了多年,不少学校的评价方式却依然是应试教育那一套。评价方式是导向,是指挥棒,是推进器,是加油机,若评价方式与新的课改不配套,课改就无法顺利进行,就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就会阻碍课改的进行,就会使课改有名无实。明白了课改的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转变观念,顺势而行,大胆探索并不断完善与课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成绩评价方式,使课改始终沿着正确轨道进行。
二、实施课改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研透教材、学生、教法
不少老师谈起课改,激情澎湃,认为课改就是要与过去完全决裂,就是全盘否定过去。无论什么时候,推行课改的主力军都是教师;无论怎样课改,都必须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这是课改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吃透教材、研透学情,才能明白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方式去教。为什么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除了固化的角色定位意识外,其根本原因是死教书、教死书,不顾教材编排者的意图。为了成绩,把教材肢解成无数个小片段挖空心思地设计成各种测试题,试题答案的标准化、唯一性,“自古华山一条道”,没有殊途同归,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不同见解;教师居高临下,滔滔不绝地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群体思想的复杂性及学生个体感受的独特性。“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教育者本身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却抱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应试教育思想?抑或兼而有之。所以推行课改研究教材、学生、教法仍是课改的重中之重,是绕不过去的坎。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是就课论课,很少先去整体研究这一课在这一单元或一章中的地位、作用,难以理解教材编排者的意图;很多学校强调要加强教学研究,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教研的效果,一个单元两周时间的教学内容教师在一节或两节就研究完了。即便都是老教师,每年学情不同的客观现实,教师就有必要深入研究确定怎样指导学生去有效自主学习,预见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不是一节两节时间都能够解决的。何况教师、教材、学生都在不断变化。不作深入研究,就会使课堂教学始终处在一种盲目状态中。这很像开车去某一地方,作为司机,你光有过硬的技术但不熟悉车况、路况想快速到达目的地将难以实现。所以,课改不仅要坚持研究教材、学生、教法,而且还要在时间上给予足够的保证,规范教研内容,真正解决研什么、怎样研,才能解决怎样教、教什么的问题,夯实课改基础,练好内功,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像卖油翁酌油、疱丁解牛那样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才能真正打造高效课堂。否则,课改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要正确理解并科学运用已取得成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源于课堂教学实际但又高于课堂教学实际,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模式是一种教学理念、思想的体现,但模式又不等于教学理念和思想。教学理念和思想不是简单地可以用模式来表现。对模式的运用应灵活而不是死搬硬套,被模式禁锢,囿于模式,必然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课改的最终目的,课改最终会走进死胡同。形象地说,课改模式如练拳,光会几个招式没有真功是不行的,那就是花架子,是花拳绣腿,打不倒敌人,贻害的是自己。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不分教师用统一的模式去要求,更是严重背离实际的错误做法。模式的推行应坚持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想让教师走下讲台,学生登上前台,教师专下来、学生动起来、课堂活动起来。依据这一目的,课堂教学已经体现了课改理念且效果很好的教师则不应要求去套用模式,而对那些观念陈旧、不知道怎样落实课改理念的教师要指导性地运用模式,还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去变化体现课改理念与思想的模式。同时,在教师们入格后要尽快指导他们出格、破格,让课改之魂留在课堂、植根于心、显于过程。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龚孝华,徐勇.新课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