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因“分层”而阳光——浅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分层策略
2014-08-15陈允贤
◆陈允贤 王 云
(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学)
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分层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数学教学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学生优势明显的学生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学困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综合多年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和家庭环境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明显。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学习状况不一样,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
结合我校实施的“4+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何在“预习、交流、展示、提升、当堂检测”各环节实效有效的分层,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均能得以不同程度的发展,我校数学组开展实施了“农村初中数学多元化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在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分层进行了些许尝试与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预习环节,教师设计预习题和自主学习笔记卡。在学新课前,布置学生认真预习,找出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要提前设置不同层次的预习、探究活动,实现课前人人有事儿干,不同层次的学生带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去探究,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提高探究思维含量,而对于学困生,则更多地关注对本节课新知探究有关的旧知复习,或简单的概念学习、定理推导等,可侧重于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能够完成的内容设计。
展示环节,我们每次都考虑学生的不同基础,采用设置疑问、实物、图片、创设情景等呈现新课内容,不同梯度的问题让对应基础的学生起来回答,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兴趣。这里,要特别关注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以不同形式的展示机会,要善于暴露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问题,问题暴露后,鼓励学生大胆纠错,“课堂因错而美”,相信,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课堂的“试误”环节,必会生成更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探究交流环节,精心设计探究交流活动,设计的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活动设计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活动能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活动遵循理论联系教学实际的原则;遵循反馈评价、及时调整的原则;遵循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遵循实验手段可行性与操作流程协调的原则。活动有针对性,所设计的活动应吸收全体学生参加,而不仅是让能力和水平好的学生参加。因此,我们就必须把活动设计为若干种形式,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效的分层次教学,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并完成一定的任务。
当堂测评、巩固、反馈环节,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课堂中所学主要内容。其他同学相互补充,教师适时点拨提升,同时,并精心设计巩固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维,让他们进行横向、类比、逆向联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环节,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机会,让每位学生得以不同程度的提高。
当然,实施有效地分层教学,合理的分组显得尤为重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是我们分组的主要依据,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理,首先对影响学生的相关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即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测试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兴趣、个性特点、能力水平、数学想象、数学思维等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结合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
经过分层教学实验后,我们会定期组织教学调研,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对于分层教学实施研究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交流、总结、评议、提出改进意见。每次研讨活动都有明确的议题并由专人记录,对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情况进行间断性总结。在分层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以此为契机,设置研究平台,共同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不断的探索与研究,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不再那么乏味,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有事儿干”,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以不同程度地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树立数学学习的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课堂上得以不同程度的发展”,也成为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的共同追求。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课堂也必会因科学、合理的“分层”而更加阳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