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苏武——兼论语文教材人文价值的挖掘
2014-08-15赵高峰
赵高峰
在西安杜陵苏武庙有这样一副对联:“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鞴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该联精辟地概括了西汉名臣苏武一生的业绩,传达了后人对苏武的景仰与赞美之情。千百年来,苏武“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民族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斗苦寒、耐寂寞的坚毅刚强,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和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仁人志士建功立业不竭的精神动力。在今天,苏武的执着坚守,更是对浮躁空虚、物质至上的社会风气的强烈照射,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一直在呼唤的人性价值。
正因为如此,《苏武传》才会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成为学生的研习资料。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民族气节,塑造其健康的精神人格、心理品格,引导学生探讨在新时代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如果通读《汉书·李广苏建传》就会发现,教材是作了删节的。《汉书》中,苏武的事迹在其父亲苏建的生平之后。《汉书》中的苏武虽有局限,却更真实。教材编者保留了有助于表现苏武“高大全”的部分,而将自认为有损于苏武光辉形象的内容毫不客气地删掉。如果你以为你所看到的就是真实的苏武,则大谬不然。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苏武,非常必要。
下面,我们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结合相关文献,走近真实的苏武,并对“如何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价值”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呕血”与“冷血”
在世人心目中,苏武是被目为民族英雄的。著名的爱国歌曲《苏武牧羊》就很能传达这一认同:“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旌落犹未还。历经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不过,支撑苏武苦忍十九年依然“心如铁石坚”的原因,恐怕不是一句“心存汉社稷”所能简单概括的。
教材中保留了李陵第一次劝降时苏武的回答:“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我们大抵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苏武的精神支柱,除了坚守民族大义,还有对武帝的感恩和忠诚。而在君国一体的封建社会,爱国即是忠君,忠君即是爱国;君即是父,既是臣子的性命之父,更是臣子的灵魂之父。而且,君在臣心目中的地位,一般是远远高于生身父母和其他亲人的。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苏武在得知汉武帝驾崩后的表现: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呕)血,旦夕临数月。
汉武帝刘彻的死,竟让身处匈奴的苏武痛哭至吐血的地步,且每天早晚祭奠,长达数月之久。这与此前他听到兄死弟亡、母死妻嫁后,不为所动的“冷血”形成了鲜明对照:
前长君(苏武之兄苏嘉)为奉车(都尉),从至雍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苏武之弟苏贤)从祠(祭)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掌车马之官)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这是李陵劝苏武时说的话,或许有煽动情绪、挑拨是非的意味,事实却不会有出入。这事实是:苏武兄弟二人都因为一点点小事,“龙颜一怒”,就吓得赶快自杀;其家庭遭遇巨大变故。但是,苏武却回答说: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这简直是令人匪夷所思!苏武父子,在汉武帝时所谓的“位列将,爵通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苏建曾“以校尉从大将军青击匈奴,封平陵侯”,后来“以右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亡翕侯,失军当斩,赎为庶人。其后为代郡太守,卒官”。苏武“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栘园中马厩官员)”。苏武的父亲因功封侯,理所当然,但仍一波三折,充满险恶;苏武兄弟三人担任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官职,犯得上“肝脑涂地”、“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吗?苏武之愚忠与人格扭曲,于此可见一斑。
班固特意写此一笔,当然意在表现苏武对皇帝的忠,无限的、无条件的忠。班固笔下的这两处描写,正是相映成趣、相映成泪的笔墨,它写尽了中国古代忠臣的悲剧人格与悲剧命运!
李陵还说了一段话,可以说是汉武帝晚年“写真”:“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另一张面孔是喜怒无常、刻薄寡恩和残忍嗜血,这是人所共知的秘密。姑再举一例以佐证。《史记·酷吏列传》记载,酷吏王温舒以杀人为乐,残忍成性。汉代处决犯人,以十二月为限,春天到来,不能再杀人了。王温舒迎风感慨:如果让冬天再长一个月,我的事(处决犯人)就办完了。(会春,温舒顿足叹曰:“嗟乎,令冬月益展一月,足吾事矣!”)司马迁对此直言不讳:“其好杀伐行威不爱人如此。天子闻之,以为能,迁为中尉。”汉武帝欣赏并提拔这样的杀人魔王,只能说明二者臭味相投。其“口味”如此之重,真是叫人夫复何言!
苏武对汉武帝的另一面,不会一无所知,但他依然为之“呕血”,却对自己遭受的人伦惨剧没有或不敢有任何情感的流露,专制与愚忠对人性的戕害,在此一览无余。虽说对古人应抱有“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苛求是不对的,但在今天,如果还对苏武的这些局限性熟视无睹,反而一味唱赞歌,其居心又何在呢?
二、苏武与“胡妇”
一般人不知道苏武曾经有过一段跨国婚姻,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班固写到这一节时,故意轻描淡写;二是我们主流的宣传中,刻意回避这一史实。仿佛这是苏武行迹上的污点,说出来苏武就不伟大了。
关于苏武的异国婚姻,班固的记载十分简略,也十分隐讳: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宣帝)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中收录了李陵写给回汉后的苏武的一封回信《李少卿答苏武书》,最后一段有这么一句:“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虽然从唐代起就有人认为这封信是后人假托李陵而写,连苏东坡也认为是齐梁间人所作。但即使是假托,也源于《汉书》中这一记载的真实源头。
可见,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汉武帝对此不会完全不知情,汉宣帝主动问起,亦可见他并不以此为忤。皇帝都能够宽容苏武在匈奴娶妻生子,班固为什么不写呢?我们推测,班固不敢写,是怕有损苏武形象。而后世的道学先生,更是极力掩盖真相,盖因此“胡妇”是个麻烦,让他们“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无法自圆其说,持节不屈与娶妻生子并行不悖,着实让他们感到很“窘”。
然而,在我看来,忠义如苏武,刚烈如苏武,坚韧如苏武,拒绝了匈奴的荣华富贵,却没有拒绝匈奴的女人,恰恰体现了他的真实。
其实,苏武的经历并非个案。《汉书·张骞李广利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被匈奴扣押,“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还是苏武的后人苏轼看得通脱,他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太守杨君素、通判张公规邀余游安国寺。坐中论调气养生之事。余曰:“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张云:“苏子卿(苏武)啮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死生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绔疏之下乎!乃知此事不易消除。”众客皆大笑。余爱其语有理,故为录之。
苏轼赞同、欣赏他的朋友的话,认为苏武如常人一样,有人之大欲,如此而已。有必要遮遮掩掩、藏藏掖掖吗?
张中行先生所说:“谈苏武,我们要历史主义。但我们也不应该忘掉生于两千年后的自己,至少我看,那就应该换为人文主义。”把苏武还原为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把他视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这是今人应该持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