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14-08-15郑师恩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意义生命

郑师恩

生命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教育形式,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即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精神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说到底,生命教育即为“人”的教育,它更加关注认知、情感、意识等核心内容,是一种较为理想化和人性化的教育。语文本身就是人文主义情感居上的,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命态度,本文将以中学语文教学为背景来展开对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一、在语文教材的学习中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的教育是真正意义上人的教育,它的终极意义是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思考人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生命观走好人生的旅程。中学语文在教材的选取上不乏对于生命教育的相关内容,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通过深情细致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于生命最深刻的见解,即使命运坎坷但仍要坚持写作;《石头缝间的生命》一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粒种子的坚忍不拔,那种对于生命的渴望和追求,让我们对生命充满了敬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要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生命中难免有不幸,但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顽强地生活下去,实现生命的价值。

二、善于启发式地通过课外阅读增强生命意识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阅读是最能够开启学生智慧、减轻内心压力的途径,也是学生汲取动力的源泉。阅读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熏陶作用,无论是作文、文学著作,还是哲学类的书籍,都是中学生可以阅读的资料。例如杏林子的 《生命,生命》,林海音的《我们看海去》;周国平的《我们只有一个人生》、《一直在路上》,这些书籍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让他们体会到最深刻的道理,明白生命的意义所在,不轻易放弃,而要勇敢地在人生的旅途上探索,在不断地摸索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多开展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活动

由于学生尚处于成长的阶段,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很难做到理性、深刻,这就需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来对他们进行引导。比如进行诗朗诵、以生命为话题进行写作训练、播放与热爱生命有关的电影等等。各种各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的美好,一切的生命活动都是以生命本身为依托的,一旦丧失了生命就根本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诗词,例如食指的《相信未来》,汪国真的《热爱生命》,它们真切地诠释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热爱,即使困难重重依然要坚定地走下去。积极地组织这些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能够广泛地开启学生的内心情感,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寻找生命的意义。

四、引导学生从中国文化中寻求合理的生存状态

要想从根本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就需要不断地引导他们重温我国的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诠释的是积极入世的生存态度,提倡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以老庄为首的道家则是逍遥自由的,寻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佛教则是一种清净利他的情怀,五蕴皆空,寻找生命的解脱之道。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化,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结合起来,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随着社会的突飞猛进,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往往会让学生们产生畏惧、消极的心理,仅仅依靠一种学说很难让他们辨证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只有将这些文化统一起来,才能够为学生的生命思考提供更多的空间。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能够引领学生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进而不断地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首先从课本中选取典型的课文进行生命教育,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还要适当地将内容延伸,让学生自发地从课外读物中汲取滋养,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人生的思考,辨证地认识人生存在的无限可能性,使他们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创造人生的辉煌。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意义生命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迈进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真境地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生之意义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诗里有你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