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文明,传递孝道

2014-08-15杨泉英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远游祖先孔子

杨泉英

中华先民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创造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繁荣的农业造就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制度成为传统社会制度的主体。宗法制度讲求氏族成员间亲缘关系,因此“孝”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从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上看,孝道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礼教的熏陶和影响。中华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的和谐共存。

古人云:天道远,人道迩,所谓孝道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孝的本义是什么呢?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孔子思想和儒学就具有几千年的主导地位,而孝敬长辈、善待父母则是孔子思想和儒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孝”作为子女起码的道德和责任是任何社会都不可缺少的美德,甚至可以这么说,“孝”是一种永远不会过时的民族美德。父母长辈对儿女的恩情,是无比深厚的,也是无私的,更是伟大的。而我们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就是做人的起码道德了。

可是,如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怪现象却不得不让人深思:笔者所在的农村,有许多儿女众多的老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女抚养成人又把孙儿带大,最终却落得无人赡养的凄凉下场;一些年纪轻轻有劳动能力的年轻人,不愿到任何单位吃苦、磨练,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安安稳稳地在家里呆着,成为了“啃老族”。

社会在前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难道人们的思想、观念反而不如几千年前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我们不得不重拾经典,把我们遗忘甚至丢弃的孝道灌输给学生,让孝道重现时代的光彩。

笔者就自己阅读《论语》的体会,简单谈谈中学生该传承哪些“孝”。

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敬”、“爱”、“顺”的观点。“孝养”是上古时期“孝”的基本涵义。而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指子女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从精神上和情感上去慰藉、尊敬和善待父母。因此,孔子在“孝养”的基础上提出了“敬”、“爱”、“顺”的观点。

第一,对父母要“敬” 所谓“敬”指的是子女要发自内心尊敬父母,和颜悦色侍奉父母。《为政》篇载: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从孔子对子游简短却意味隽永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满足父母的物质要求,保证他们吃饱穿暖无饥无寒只是做到了“能养”,至于犬马也能做到“养”。在“养”的同时还要“敬”。从本质上来说,子女对父母的“敬”是对父母为子女辛劳一生的承认和尊重。而只有真诚感情的投入才能标明和提升人区别于犬马的价值和地位。所以孔子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语重心长地说“色难”。有劳役杂事子女去做,有酒食供父母吃喝,缺乏对待父母和颜悦色和毕恭毕敬的态度,这也不是真正地尽孝。孝行所难得的不是晨昏定省、衣食供养无缺,而重在有一份诚挚的爱心和虔敬的孝思。只有心怀诚敬,才能善事父母。否则,再好的但毫无敬爱之心的供养,也只是“犬马之养”。细看周围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众多学子,毕业后一段时期,不仅不能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还得伸手求父母支援,我们不能像孔子那样要求他们如何孝敬父母,但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对父母心怀敬意,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和毕恭毕敬,却是为人子女该做的。

第二,对父母要“爱” 所谓“爱”指的是子女关怀、体贴父母和温暖父母。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孔子认为,作为子女,要多加关心父母,尽可能地保持其健康长寿和精神愉悦。作为孝子,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一方面因父母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因父母日渐衰老而心生恐惧。父母的年岁越增,在世的时光也会越来越少,孝子应陪伴在父母身边及时行孝。否则一旦当操劳一生的父母突然去世,子女将再也没有尽孝的机会,徒留许多悔恨和遗憾。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体逐渐衰弱,难免疾病缠身甚至卧病在床。这时父母最需要子女的体贴和关照。子女要尽心尽力地照顾好父母。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子女如果远游,则无法侍奉父母,是不能够很好尽孝的。所以孔子主张“不远游”。但同时孔子也不是极力反对子女离开父母远游,如果非要离开父母,则需要“游必有方”。“方”有方向、方法、地方和礼法规范等多种含义。“游必有方”是说子女出门远游,一要讲清去处,一旦有事可招之即回;二要安排好老人,使年迈体衰的父母得到照应;三是到了目的地及时告知父母,以释父母之挂怀;四是在外面守规矩,行为合乎礼法规范,不让父母为其担心。其最重要的意思是强调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外出时要从各个方面考虑到父母,切实安顿好父母,保证老人在物质上无忧精神上无虑。广告片中那个房子、电视、家庭影院什么都不缺的老人是都市有产者孤独老人的写照,虽然孤独但她的物质生活是充足的,并且她还有电话的慰问。可是农村里的许多父母,生、老、病、死无人问津在本地农村还很普遍,子女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是正当的理由,但对于养育他们的父母就找不到赡养的理由?别让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孤独是留守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而且是必要的课程。要对老人敬孝心,关心、关爱、体贴要先行。

第三,对父母要“顺” 所谓“顺”指的是子女要承顺于父母,尽量不触犯父母,但孔子同时强调“顺”不是对父母毫无原则盲目顺从。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里仁》)几谏,有不断委婉劝谏之意。孔子认为,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为人子应当尽力规劝,但劝谏时态度要委婉,不要粗暴。即使是反复劝谏,父母仍不接受自己的意见,也应恭敬而不违礼。显然,在孔子看来,父母做事不一定都正确,也有不是的父母。因此也不能一味地去顺从父母。孔子告诫我们父母做事也有不正确的时候,但倾听父母的心声,尊重父母的想法,也是必不可少的。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也是我们无以为报的恩人,为人子者只有在父母的在天之年尽自己微薄的孝心,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追悔莫及,更不能在父母的脸上抹黑,随时把有权有势的父母拿出来当挡箭牌,告诉别人“我的父亲是李刚”那你就是不孝之子了。

父母在世时要对他们尊重、理解、倾听,好生侍奉父母,有朝一日父母离我们去了,孔子认为子女尽孝还没有停止,“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中庸·十九》)在孔子看来,父母虽然过世,但儿女对他们真诚笃厚的感情永远存在。父母去世后仍需尽孝,才是达到了孝的极至。而侍奉的方式便是慎终、追远。所谓“慎终”指的是谨慎地办理双亲的丧葬之事,把给父母送终当作大事。慎,指的是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正如孔子所说的“丧事不敢不勉。”(《子罕》)但也不能一味推崇厚葬,要根据经济条件办理。《先进》篇载: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可见,对于丧葬之事,孔子并不推崇厚葬。对于父母之葬,孔子极为强调怀有悲痛哀戚的感情。他说:“丧,与其易也,宁戚。 ”(《八佾》)又说:“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孔子的弟子子游说:“丧致乎哀而止”,曾子说:“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这些都突出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旨:哀戚的真挚感情是丧葬的根本和灵魂;没有它,丧葬再讲究也会流于毫无意义的形式。所谓“追远”指的是虔诚地祭祀双亲和祖先。

对于祭祀,孔子并不要求一定按仪式办,仍是注重虔诚的思想感情。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八佾》)实质上,祭祀是对父母祖先思念缅怀的一种寄托方式,它仍源于儿女后代对父母祖先的敬爱之情。作为子女,能够善于继承父母祖先的志向,善于继续父母祖先的事业,这也是孝。思念父母祖先,不忘他们的教诲和嘱托,把他们的优秀品德宏大理想继承下来,把他们的未竟之业发展下去,从而使父母祖先流芳百世,就是对父母祖先的最好的祭祀。

猜你喜欢

远游祖先孔子
乌龟:想不到祖先最早是“宅男”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远游
始祖鸟不是鸟祖先
父母在,共远游
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在路上的梦工厂:“远游志”网络旅行杂志的众筹之路
谁说我们一定要像祖先一样过
坐飞机去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