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三分钟 课改新舞台

2014-08-15

中学语文 2014年6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题目目标

王 云

课前三分钟 课改新舞台

王 云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分必修和选修两大块。虽说涉及面广,但选修教材多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必修教材也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模块,虽说“表达交流”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教学中,却形同虚设,教学中,教师多蜻蜓点水,简单点过,并没有真正落实,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阅读理解鉴赏分析讲解上。

众所周知,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轻听说而重读写。这样以来,学生有了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同时也缺失了听说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应强调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听力和表达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除了应该读得懂,还要说得出,用得上。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听、说能力的学习,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关键应该落实在教学中。语文学习讲究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同样听、说能力训练也应该落实在课堂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中。课前花三分钟,训练听、说能力,辅助读、写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一、制定目标,培养兴趣,循序渐进

语文教师必须对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全面了解,认真分析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听说读写能力水平了然于心,明白怎样引导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在高一开学之初就必须制定高中三年课前三分钟训练听说能力的整体规范化目标,培养兴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事实证明,做好一件事,目标确定都是十分必要的。

高一年级训练目标;能用叙述,描写方式,讲述一个故事,一个事件。描绘一个全面的人、物、景。题目可设计为:介绍自己、介绍别人、介绍家乡、介绍一个景点,讲述一个成语故事,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故事等。

高二年级训练有用评论的方式,评论《语文读本》的文章。朱光潜说:“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习所必守的程序。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发现,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必须多读书,广泛涉猎,所以利用课前三分钟,应该把读与听说结合起来。采取让学生通过阅读《语文读本》的某篇文章,然后再让学生按题目《读……有感》来说。也可采取结合选修课程,进行小说人物分析评价。古诗词鉴赏。有读有说,以读促说。

高三年级训练目标:能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讲小故事分析大哲理,通过学生叙述一则小故事,提炼其中的哲理,让其他同学用摘录本积累作文素材,活学活用到各次作文写作训练中去。还可让学生贯插展示自己的作文,有说有写,以说促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进入高中以来,沿袭初中已把握的方式方法,制定目标,培养学生说的兴趣,从叙述到议论、描写、抒情,各种方式、方法贯穿其中,讲熟悉的人、事、物到评论观点的各种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愿意说。有说、有听、有读,以读促说,以说促写,收益多多。

二、导之以法,落到实处,鼓励进步

制定了目标,又有了说的兴趣,愿意说,还要知道如何说,作为主持人的教师可具体要求说的方式方法。

要求全面落实,人人参与,有听有说有评。可先采取顺学号在规定的题目内,选择一个自己最擅长的内容,最有话可说的题目,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先写好稿子,反复训练,采取先在宿舍里讲给各位舍友听,逐步提高后到讲台前面朝全班同学说。讲前要求先把自己拟好的题目写在黑板上,上课时根据题目,有条理有中心地讲三分钟的话,这就训练了说。下面听的同学,听完别人说后倒着学号进行点评,评他说的有无条理,内容如何,描写绘不绘声绘色,评论到不到点子上,哲理突不突出,人物评价准不准确,全不全面,以及有什么好的合理化的改进措施。有思有写有说有听,有听有评,措施到位,精心安排,狠抓落实,提高听说能力。最后教师点评,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激励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大胆地运用语言来实现预期的目标,达成愿望,体验了说的过程,感受了说的意义,加之教师的鼓励,在他们完成了说的过程中,让他们也充分体验到自己也能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站在讲台上讲话的成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快乐,颠覆了教学常规中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

三、收获成绩,能力提高,有助高考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人,在以后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中,有较高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是一个生存必需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素养能力,往大处说,同时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总体素质。

高中三年是人生学习的最高贵,精力最充沛的时期,同时也是最能充实自己各方面知识积累的三年。因此,在高中三年学习过程中不可只被动地听老师的讲解分析,还必须主动出击的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通过花费课前短短的三分钟时间,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训练,不仅仅让学生收获了说的内容,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意义,同时也收获了读、听、写的能力。我们在交际中,在职场中能认真倾听,就能分析、概括说者的意愿,从而更好地去组织对策。如果你有幸成为一名律师、教师,那么听清听准对方的意愿,你才对应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愿。

因此,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能仅仅只重视高考的笔试成绩,一味地只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还应该做好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在说话能力的训练中,我们也安排学生训练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方式来说话,并且每次说话要求形成一段话,每段话有一个醒目的标题,如果把话记下来,也就成为一篇短小精悍的小短文,日积月累的训练说,同时也就积累下来各种类型的文本模式,可见,作文与说话紧密联系,相辅相承,不可分割。以说促写,辅助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四、三分训练,七分成效

课前三分钟目标,同高中语文高考目标紧紧联系,高一训练基本功,高二训练读说能力,高三训练说写能力,训练有梯度,训练有侧重,训练言之有物,有说有听,带读促写。

高一年级沿袭初中学习,简单叙述,复述能力训练,积累语文素材,注重基本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语文兴趣。

高二年级提高一定的能力层次,配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诗歌中的思想内容,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的鉴赏,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读本,选修课中小说人物评价,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评价能力。

高三年级,突出作文水平训练,学习别人先进经验,采用美文展示法,展示别人的优秀作文,展示自己的优秀作文,在同学们的轮讲中,既可通过展示别人的美文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也可通过展示自己的文章,通过别人的评议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一举两得。

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学生轮流说,教师引导点评,每次同一内容讲完后,评选出优秀一说,通过栏目框进行展示,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堂堂训练,日积月累,形成习惯,学生爱说,学生会说,学生能说,发展了能力,三分训练,七分成效,充分发挥了课改新舞台。

云南玉溪师院附中。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题目目标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