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鉴赏的本源

2014-08-15杨建平

中学语文 2014年15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

杨建平

诗歌鉴赏要了解作者,包括诗人所处的社会时代、生平遭遇、思想主张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对于历代文学大家,应该了解掌握其经历、风格。了解作者,知人论世,对诗歌的鉴赏是很有帮助的。作者是诗歌鉴赏的本源。

一、看作者风格流派

明了诗歌作者的风格流派,对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就有了便捷的途径,至少可以知道大致的方向。读到李贺诗歌应该想到他艺术形式上的鲜明创造性、独特性、陌生化美学效果的追求。用词求冷求硬,立意新奇不俗,章法奇突跳荡,境界惝恍朦胧。他的凄惋哀愁的思考,总能使人体会到诗人情思的冷僻,清冷的意象使得诗歌境界异常清幽。读到王维,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风格含蓄生动,清新明快淡远,有“诗中在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读到孟浩然应该想到他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是可以把握他的诗歌风格基本是淡而远的。范仲淹词苍凉悲壮,苏轼词雄健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

二、看作者生活范围

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是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境界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

三、看作者思想倾向

诗人们由于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在鉴赏古诗时,看作者思想倾向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倾向不同,对同一事件同一人物,也就有不同的看法。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同是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更多地是表达自己被排挤时的心理。

四、看作者所处时代

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即把握时代特征,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盛唐之时,鲍照生活的时代,正是门阀制度盛行的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身寒微的文人往往空怀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不得不在壮志未酬的憾恨中坐视时光的流逝。仕途的艰难,世人的冷眼像铅似的乌云笼罩着诗人敏感的心灵,而在精神压抑中迸发出来的愤懑之情,也往往在他的笔端化为警示的闪电,直指黑暗的现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式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

五、看作者个人经历

同一诗人的不同人生阶段,对待外物的感受,对事物的看法都有相当巨大的差别。如李白,年青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期待,对自己相当自信,才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狂放的诗句。到长安赐金放还后,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志表达。后来的《独坐敬亭山》,可以看出,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只好到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再如李清照笔下,多有今昔盛衰之感,个人身世之悲。前期多闺情,“此情即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反映出他那种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到后期,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就是词人因只身流落金华,加之眼前又见赵明诚遗著《金石录》,睹物思人,无限感慨而在其词中投下的心灵阴影。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诗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思想主张,都对诗歌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把握个人经历,往往就把握了诗歌的感情脉络。

六、看作者人生追求

许多情况下,诗人的追求、遭遇直接影响着诗人的心境,而彼时彼刻的心境又给景物蒙上了或悲或喜,或忧或愁的特定色彩。看作者人生追求,对把握诗歌中景物描写所寄托的情感很有帮助。如杜甫,正因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样的人生追求。在寄人篱下时,还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在贫病交加穷途末路之时,还有“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样的忧国忧民之心。东晋诗人陶渊明厌恶污秽的官场,向往自由在的田园生活,他42岁辞彭泽令后,写下了《归园田居》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读者不仅能看到乡村的榆柳桃李,还能闻到黄昏的狗吠鸡啼。田园景物此时在他的笔下显得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景物的这些特点,只有诗人在摆脱官场羁绊、心存逸致时才能感受到。相反,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人以为美好的“春花秋月”、“小楼东风”,在后主的眼中不仅黯然无色,甚至令人厌恨。其原因,作为原南唐皇帝的李煜,此时正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遂不觉厌烦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

七、看作者处境遭遇

了解作者当时处境和生活遭遇,有助于把握诗歌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他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当时,由于苏轼以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贬到黄州。仕路蹭蹬,壮志难酬,又自感苍老。此时,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联想到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就很自然了。词中借用周瑜的典故,正可以看出,词人多么渴望自己有如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这里对典故的理解,就离不开对作者处境的了解。再如汪元量的《湖州歌》:“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作者面临的是国破家亡被俘的处境,此时抒发的情感自然是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可知作者是借诗来抒发政治失意和人生感叹。

八、看作者当时心境

作者的心境,对诗歌的创作往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鉴赏诗歌时可以从作者的心境进行深入思考。比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多年漂泊“剑外”,备尝艰辛,因战乱而不能回乡。叛乱已平的捷报忽然传来,作者喜极而泣,悲喜交加。首联就逼真地表现了这种情况。颔联写与作者患难与共的妻子、儿女闻讯后笑逐颜开喜气洋洋的表现。颈联上句写“喜若狂”之态——放歌、纵酒,下句写“喜若狂”之想——回乡。这首诗与杜甫的沉郁顿挫的风格迥然不同。原因无他,就是杜甫当时的心情使然。再看李白的《朝发白帝城》,或许有人以为是他的早期作品,其实不然,老年的李白因李璘案,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惊喜交加,旋即放舟东下。全诗洋溢的是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

九、看作者性格特征

作者的思想性格,对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考生应当认真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作者的性格特征、志趣爱好等信息。明代诗人郑板桥把百姓疾苦挂在心头,荒年为民请赈,还帮助农民和大户打官司,主持公道,人称“郑青天”。得罪豪绅,遭到诬告打击,他一怒之下弃官而去。写《自嘲》诗云:“宦海归来两袖风,逢人卖竹画清风。”真是一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廉洁君子。刘一止的《小斋即事》,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琴棋的描述表现情怀。注释这样交代:“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这个注释中的“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是重要信息,暗示了诗人的性格特征——正直耿介,在理解诗歌“言志”的内涵上有着提示作用,考生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时心中有了依据。

总之,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风格流派等,进而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我们就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就很容易把握诗歌的内涵。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
诗歌不除外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诗歌论
诗人与花